海峽兩岸科學家發表地磁倒轉重大發現

2020-12-04 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8月30日電(記者賀飛)海峽兩岸學者近日研究發現,地磁倒轉速率或可快於預期,並提出地球磁場近150年來已減弱10%到15%,若持續加速減弱,未來或可發生地磁倒轉。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臺灣大學周佑民博士、福建省溼潤亞熱帶山地生態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的姜修洋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劉青松教授為研究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臺灣大學沈川洲教授和周佑民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

為了研究歷史上地球磁場倒轉的速度和過程,研究人員在遵義三星洞採到含有磁鐵礦的石筍標本,使用臺灣大學地質系高精度的鈾釷定年技術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的低溫超導磁力儀分析,經四年測量最後取得180個古地磁數據及70個定年點,成功重建了發生在十萬年前、具有數十年際高解析度、歷時一萬五千年的地磁紀錄。

研究發現,在十萬年前地球磁場很弱且非常不穩定,石筍數據顯示出不斷重複發生、相似性極高的不對稱性地磁極南北飄移模式與周期。地磁極從正向僅需一百到幾百年就快速倒轉到反向,隨後馬上反彈,先轉回到中低緯度區域,然後再歷經數百年到數千年才慢慢轉回高緯度的原正向位置。

更驚人的是,研究發現在九萬八千年前,地磁極僅需一百到兩百年之間,即可以從正向快速地完全倒轉到反向。

福建省溼潤亞熱帶山地生態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由科技部和福建省依託福建師範大學共同建設。福建省科技廳基礎處負責人表示,該研究論文分別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福建省科技廳資助。(完)

相關焦點

  • 下一次地磁倒轉什麼時候來
    近日,海峽兩岸科學家聯手在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研究貴州三星洞內的石筍,他們發現地磁的南、北極可快速倒轉,可能只需要一百多年。不過,在隨後的數百年裡,人們一直認為,地磁場,至少地磁的方向,是不變的,指南針指示的南北方向是恆定的。但後來發現,地磁場是非常不穩定的,不管是方向還是強度。和其他重大的地質學發現一樣,人類對地磁倒轉最初的認識來源於對巖石的研究。
  • 地磁倒轉:電影情節還是現實災難?
    中國氣象報記者 唐淼  近日,海峽兩岸學者研究發現,地磁倒轉速率或可快於預期,這可能會對地球生物圈、衛星通信設備等造成影響。為了研究歷史上地球磁場倒轉的速度和過程,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貴州三星洞內的石筍標本,成功重建了歷時15000年的地磁記錄。為何研究石筍可以了解地磁倒轉的信息,地磁倒轉又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呢?  地磁又稱「地球磁場」或「地磁場」,指地球周圍空間分布的磁場。它的磁南極(S)大致指向北極附近,磁北極(N)大致指向南極附近。
  • 地磁場為何會倒轉?下一次倒轉何時來?看詳細分析
    下一次地磁倒轉什麼時候來  新聞背景  近日,海峽兩岸科學家聯手在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研究貴州三星洞內的石筍,他們發現地磁的南、北極可快速倒轉,可能只需要一百多年。這可能會對地球生物圈、衛星通訊設備等造成影響。
  • 地磁倒轉與恐龍滅絕有關嗎
    人們最為熟知的磁層變小的情況,正是地磁倒轉。地球的心跳紊亂地磁倒轉是指地球磁場方向發生變化,也就是北磁極和南磁極的對調,該過程伴隨著磁場強度先減弱後增加。地磁倒轉從發現到被普遍接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 地磁倒轉的原因是什麼?
    自20世紀初法國和日本地球物理學家Brunhes和Matuyama發現並證實了地磁倒轉現象以來, 隨著古地磁和空間地磁探測技術的發展, 以及地球發電機(The geodynamo)數值模擬獲得的巨大成功, 對地球磁場及其倒轉的認識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迄今發現最早的地磁記錄在35~40億年前, 表明地磁場在地球形成早期就已存在(地球的年齡約為45億年)。
  • 地磁南北極可快速倒轉,也許只需要一百多年,對人類有何影響?
    近日,海峽兩岸科學家聯手在著名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研究貴州三星洞內的石筍,他們發現地磁的南、北極可快速倒轉,可能只需要一百多年。這可能會對地球生物圈、衛星通訊設備等造成影響。
  • 地磁倒轉會導致生物大滅絕嗎?
    地磁倒轉是指地球磁場方向發生變化,也就是北磁極和南磁極的對調,該過程伴隨著磁場強度先減弱後增加。地磁倒轉從發現到被普遍接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在17世紀,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強磁化的巖石對羅盤指針有明顯的影響。到18世紀中葉,一些學者發現某些巖石是沿著地磁場被磁化的。這一發現告訴人們,某些古代的巖石是可以記錄下當時的地磁場信息的。
  • 地磁倒轉的原因是什麼?--中國數字科技館
    自20世紀初法國和日本地球物理學家Brunhes和Matuyama發現並證實了地磁倒轉現象以來, 隨著古地磁和空間地磁探測技術的發展, 以及地球發電機(The geodynamo)數值模擬獲得的巨大成功, 對地球磁場及其倒轉的認識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迄今發現最早的地磁記錄在35~40億年前, 表明地磁場在地球形成早期就已存在(地球的年齡約為45億年)。
  • 地磁倒轉的頻率可能高得多,我們該怎麼辦?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磁場曾多次倒轉,變換南北極,而一些研究者推測下一次磁極倒轉近在眼前。儘管關於地磁末日的鼓吹有些杞人憂天,但地磁倒轉確實可能會帶來一些破壞性影響,比如會增加輻射暴露,會造成技術性破壞,因而,了解地球歷史上的地磁倒轉,並非只是滿足好奇心而已。 如今,Gallet及其同事已經發現了有記錄的、地磁倒轉頻率位居前列的證據。
  • 地球的磁極為什麼會倒轉,地磁倒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麼
    指南針的北極其實指的是地理的北極,地磁的南極。也就是說,地理的北極和南極正好和地磁的南極和北極是相反的。但是各位小夥伴們知道嗎?其實我們的地球的磁極並不是穩定的。因為在最近的幾百萬年的時間裡。我們地球的磁極已經發生了多次調轉。
  • 「地磁倒轉」是個笑話!
    用巖石或礦物的磁性研究地核磁場的變化,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至於出現「地磁倒轉」的笑話,真是不應該。如果「地磁倒轉」,恐怕不是生物滅絕,那是有可能產生星際間之「大爆炸」的!
  • 地球磁場倒轉會引發癌症?科學家:沒那麼嚴重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趙竹青)關於地球磁極要倒轉的言論隔段時間就會在網絡上湧現,2012年的時候甚至流傳過「地磁倒轉人類將迎末日」的謠言。近日,又有國外媒體稱地磁100年內即將逆轉,會導致輸電網絡癱瘓、癌症發病率大增等一系列嚴重後果。
  • 1月16日 人類發現南磁極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的磁極倒轉現象大約每20萬年會發生一次,屆時南磁極將變成北磁極,而北磁極變成南磁極。在正常情況下,一次地磁倒轉過程的發生需要4000~5000年才可完成,如果目前科學界關於地核模型的理論正確,這應當是最快的速度了。
  • 地磁北極異常移動,科學家火速行動:世界地磁模型緊急更新!
    《自然》雜誌1月9日一篇報導指出,地磁北極出現異常移動,地磁學家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為此,他們緊急行動,做了一點不同尋常的事情。地球磁極和它的移動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地球磁極一直在移動,而科學家們早已預測,磁極可能將發生倒轉。一旦倒轉,你的指南針將告訴你,北極在南極洲。
  • 科學家擔憂南北極磁極倒轉 曾多次發生(組圖)
    然而,地球的磁場並非亙古不變,它的南北磁極曾經對換過位置,即地磁的北極變化成地磁的南極,而地磁的南極變成了地磁的北極,這就是所謂的「磁極倒轉」。  當然,你我都沒有經歷過這種「倒轉」。事實上,自從有人類以來還未出現過地球磁極倒轉。但在此之前,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上,確實多次發生過磁極倒轉事件。  僅在近450萬年裡,就可以分出四個磁場極性不同的時期。
  • 地球環境研究所:利用湖泊沉積物10Be記錄示蹤地磁極性倒轉事件研究...
    因此利用不同沉積物中的10Be記錄,通過數理方法提取出指示大氣成因10Be產率的信號,就可以有效地示蹤同時期地磁場相對強度的變化以及與地磁場強度減弱密切相關的地磁場極性倒轉事件的特徵以及極性倒轉過程。布容-松山倒轉(Brunhes-Matuyama reversal,B-M)事件是第四紀發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極性倒轉事件,是晚第四紀地層劃分以及全球氣候記錄對比的重要時間標記。
  • 地球磁場為何會倒轉?(宇宙探索)
    美國的好萊塢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部科幻災難影片,其中有些鏡頭讓科學家認為確實言之有理。比如,有一部災難片就假想地球磁場崩潰後的場景。而真實的地球歷史上,確實多次出現磁場減弱甚至磁場發生倒轉的現象。但地球磁場為什麼會倒轉呢?
  • 磁極倒轉其實是漫長過程
    比如前些時候,有報導指俄羅斯的科學家說2000年後地磁消失,地球將臨大難等。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地磁會變為零嗎 形象地說,地球磁場類似一個條形磁鐵,存在兩個極,南磁極和北磁極。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稱地理北極附近的地磁極為地磁南極,稱地理南極附近的地磁極為地磁北極,現代科學觀測表明,這兩個磁極每年都在一定範圍內移動。而所謂地磁倒轉是指原來的地磁北極變成地磁南極,而地磁南極變成地磁北極。 由於目前地磁學界還未能建立可被驗證為真實、準確的關於地磁場起源的數學物理模型,因此還沒有一個理論能準確描述地磁倒轉的原因。
  • 地球磁場正在偏移,或發生南北極倒轉?科學家:難以解釋
    實際上,地球磁場的偏移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早在1906年的時候,就有科學家發現熔巖的磁化方向和當前磁場方向不一致,可能就是地球磁場偏移造成的。地球磁場偏移對地球上的生物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地球磁場發生改變,未來會有更多的宇宙射線粒子穿過雲端來到地面上,對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造成傷害。一些學者指出,70萬年前一場磁場的變化造成了地球上數十種生物滅絕。
  • 「2016海峽兩岸植物生物學青年科學家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省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承辦的「2016海峽兩岸植物生物學青年科學家學術論壇」於2016年9月23日至26日在杭州中國計量大學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科研院所、高校的200餘位代表參加了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