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長期使用照相機拍照的「攝影愛好者」,「騷機社」摸過的相機也不下幾百臺了。儘管從不知道哪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無一例外的把手機拍照功能作為產品主打功能進行推廣。手機攝影就正式的從「旁門左道」變成了「名正言順」,儘管每個品牌都在不停地刷新著DXO的評分,但手機攝影卻依然沒有能夠打動我這名「攝影愛好者」。原因無外乎太小的傳感器尺寸以及鏡頭焦段的限制等。
但從華為P9的黑白/彩色雙攝到iPhone 7 Plus的長焦/廣角雙攝開始,手機攝像頭的傳感器尺寸在有限的空間下儘可能的增加,而鏡頭焦段的問題也被多鏡頭方案所搞定。於是我才慢慢的接受了「使用手機拍照」這回事。
今天我們試用的這臺OnePlus 一加7 Pro,可以說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旗艦機型之一。對我來說關注的可能並不是它的驍龍855處理器、也不是超大的12G內存,而是它三枚攝像頭。
OnePlus 一加7 Pro攝像頭參數表:
主攝像頭:IMX586 1/2英寸CMOS、4800萬像素、等效焦距26mm、光圈f/1.7、光學防抖廣角鏡頭:1600萬像素、等效焦距17mm(117°超廣角)、光圈f/2.2長焦鏡頭:800萬像素、等效焦距78mm、光圈f/2.4、光學防抖此前最困擾我的傳感器尺寸,目前已經達到了 1/2英寸,幾乎與當年強悍的佳能S100v口袋強機一個級別。而傳統的光學變焦被解決成了三枚光學定焦鏡頭,焦段分別為17mm、26mm以及78mm。仔細看看這焦段,不就是攝影師最常用的風光、日常、人像三個焦段嘛。
焦段對比:
由於OnePlus 一加7 Pro擁有了三個日常拍攝最為常用的焦段,因此我們拿到它之後首先試了幾組不同焦段拍攝的對比測試,來看下OnePlus 一加7 Pro在每個焦段下的視野。
等效焦距17mm廣角鏡頭
等效焦距26mm主攝像頭
等效焦距78mm長焦鏡頭
首先要說明的是。拍攝這三張照片的時候是隔著飛機的舷窗進行的,所以並不是相機畫質最好的狀況。但是可以通過樣張看初步出無論是無論是廣角鏡頭或是長焦鏡頭,都已經擁有了不錯的拍攝素質以及解析度表現。可以初步判斷這兩枚特殊焦段的鏡頭已經可以完成日常的一些特殊焦段拍攝需求了。
但我們從這三張樣張也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即便是在同一場景下拍攝,三枚光學鏡頭所拍攝的照片的色溫和飽和度都有所不同,其中主攝像頭的飽和度和色溫與廣角、長焦兩枚鏡頭明顯不同,特別是色彩飽和度上非常明顯。猜測是由於像素四合一技術,將4800萬像素合併為1200萬像素後算法優化造成的。
再從另一組樣張觀察下:
等效焦距17mm廣角鏡頭
等效焦距26mm主攝像頭
等效焦距78mm長焦鏡頭
10倍數碼變焦
這次我們增加了一張使用10倍數碼變焦拍攝的照片作為對比,單從焦段上來說OnePlus 一加7 Pro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我的日常拍攝了,但從這組樣張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在使用手機的主攝像頭進行拍攝時要比使用廣角、長焦鏡頭所拍攝的照片飽和度更高,廣角、長焦鏡頭在色彩的還原上稍顯平淡。而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即便是廣角和長焦兩枚鏡頭所拍攝的照片的色溫也是不同的。
畫質對比:
單從焦段上來說,OnePlus 一加7 Pro的三個光學焦段已經非常完美的覆蓋我們日常所會用到的題材了,但具體每枚鏡頭的畫質表現如何還要再進一步觀察。
等效焦距17mm廣角鏡頭
左側變焦畫質100%放大;右側中心畫質100%放大
在使用OnePlus 一加7 Pro的這枚等效焦距17mm的廣角鏡頭進行拍攝時,我們分別對畫面中心以及邊角進行100%放大觀察,比較明顯的可以發現,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畫面的中心畫質還是非常不錯的,無論是廣告牌的細節還是降噪表現的都不錯。但是當把視角移動到照片的邊緣就會發現畫質下降的還是非常明顯的,不僅解析度下降肉眼可見,而且還出現了高光溢出和紫邊的情況。總的來說OnePlus 一加7 Pro的廣角鏡頭擁有拍攝風光照片非常不錯的視野,照片的中心畫質也非常不錯,但是邊緣解析度和畫質下降比較明顯。但日常小圖觀看使用的話問題不大,畢竟視角還是相當震撼的。
等效焦距26mm主攝像頭
左側變焦畫質100%放大;右側中心畫質100%放大
在使用OnePlus 一加7 Pro的這枚等效焦距26mm主攝像頭進行拍攝時,應該是OnePlus 一加7 Pro畫質的最佳狀態,可以看出無論是畫面中心還是畫面的邊緣,解析度和色彩還原都非常不錯,放大之後畫面上的小字都清晰可辨別。儘管邊緣畫質沒有出現廣角鏡頭的失真和紫邊等情況,但放大後還是會看出有相對中心更加明顯的塗抹痕跡。總的來說OnePlus 一加7 Pro的這枚主攝像頭擁有這三枚鏡頭中最佳的畫質,儘管邊緣畫面會有塗抹感,但整體畫面的細節表現還是值得稱讚的。
等效焦距78mm長焦鏡頭
左側變焦畫質100%放大;右側中心畫質100%放大
在使用OnePlus 一加7 Pro的這枚等效焦距78mm長焦鏡頭進行拍攝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手機鏡頭對照相機的「惡意」,在使用了光學長焦鏡頭之後,手機終於可以用長焦拍攝到清晰的畫面了。放大到100%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無論是照片的中心畫質還是邊緣畫質,都有著非常銳利清晰的細節,解析度表現非常不錯。但也可能是由於需要對畫面進行銳化處理,使得這枚78mm焦距拍攝的照片畫面的噪點相比其它兩支鏡頭要更多一些。總的來說這枚長焦鏡頭是真正的可以使用的,並且在擁有了光學防抖的加持下能拍攝到非常銳利的細節畫面。
夜景拍攝
夜景拍攝通常是手機攝像頭的一個軟肋,但自從華為的P20pro之後,各家紛紛掏出了超級夜景算法,讓手機夜景拍攝效果躍升到了一個全新的等級,所以我們也使用OnePlus 一加7 Pro進行了一下超級夜景的拍攝,看下照片的具體表現。
使用超級夜景 2.0模式拍攝
左側變焦畫質100%放大;右側中心畫質100%放大
OnePlus 一加7 Pro稱自己的超級夜景 2.0為「輕夜景模式」,其實就是可以通過AI對拍攝場景進行識別,並自動開啟新升級的夜景 HDR 算法,通過樣張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即使是進行100%的放大,畫面的噪點控制已經非常出色了,畫面的細節即使有塗抹降噪的痕跡,但是解析度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也是目前整體智慧型手機的夜景算法得到全面升級後所帶來的突出優勢。
這裡我們用一張未開啟超級夜景 2.0的照片進行對比,由於OnePlus 一加7 Pro的廣角鏡頭並沒有配備光學防抖,並且f/2.2的最大光圈相比主攝像頭的f/1.7來說還是要小了不少,所以在進行夜景拍攝時使用廣角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就是這個樣子了,即使不進行放大相信也可以明顯的看出兩者的區別非常巨大。所以在進行夜景拍攝時還是建議更多使用主攝像頭並開啟超級夜景 2.0來獲得最高畫質。
更多拍攝樣張:
等效焦距26mm主攝像頭樣張
等效焦距17mm廣角鏡頭樣張
等效焦距78mm長焦鏡頭樣張
試拍總結
其實,通過所拍攝的樣張數量可以明顯看出:在我使用OnePlus 一加7 Pro的這幾天之中,儘管它的主攝像頭擁有著最出色的畫質,但我使用更多的依然是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因為正是由於焦段的限制,在以往使用手機拍照的過程中我們只能選擇使用大概在24-28mm左右的這個標準「手機鏡頭」焦段。但在增加了17mm的廣角以及78mm的長焦兩個焦段之後,可以讓我的拍攝題材瞬間翻倍,所以我也更願意直接使用手機進行拍攝。儘管OnePlus 一加7 Pro在畫質細節方面的優化特別是廣角端畫質的優化上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努力,但這並不妨礙我真正的去使用它。因為我知道,相比於糾結手機鏡頭的畫質細節,它能讓我拍到更多的畫面才更加有用。你看,我都能在飛機上拍到富士山了,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