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呱呱墜地到撒手人寰,生老病死是不可避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規律,我們是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避的。
對於死後「靈魂」一說,古來已有,佛教認為,人死後會進入六道輪迴,所謂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六道範圍內的眾生都要輪迴,根據前世的業來決定死後進入那一道。
道教繼承了中國古代的靈魂觀,將其發展為三魂七魄之說,並與其鬼神崇拜,修煉法術聯繫在一起。在道教看來,人身最為珍貴,是天地委形,三元真氣之所戴,若合三氣百神,而不至於死。三魂之胎光,屬之於天,常欲得人清淨,欲與生人,延益壽筭,絕穢亂之想,久居人身中,則生道備。第二魂爽靈,屬於五行,常欲人機謀萬物,搖役百神,多生禍福災衰刑害之事。第三魂幽精,屬之於地,常欲人好色嗜欲,穢亂昏暗,耽著睡眠。如果爽靈心勞役神則氣散,氣散則人將喪亡。如果幽精厚於色慾,則精華竭而死將至。
然而這些靈魂之說大多毫無根據,幾乎沒有科學家願意用實驗的方法告訴我們真相,1794年5月8日,18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被法國人民以革命的名義送上了斷頭臺,在斷頭臺,拉瓦錫親自做了平生最後一個實驗,拉瓦錫答應再鍘刀落下之後儘量的眨眼,行刑的劊子手提起這顆偉大的頭顱數著,說拉瓦錫至少眨了11下。如果眨一下眼睛用時兩秒,那至少證明拉瓦錫在死後有20多秒的意識存留,雖然拉瓦錫為靈魂存在與否,獻出了生命。很多科學教依然不以為然。
衷於心靈哲學研究同時又有神秘主義傾向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設法在科學上攀親拉故,於是在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中便出現了「科學化」的走向,神秘主義的心靈哲學理論在本質上是一種二元論或多元論。
1987年,墨西哥的一位心靈學家公布死亡前一剎那的照片,照片中,在病人死亡的瞬間,有一道白色的東西從身體內衝向上面,再次詮釋了靈魂之說。
美國科學家也做過與靈魂的有關實驗,美國的麥克唐蓋爾博士在一家醫院裡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3小時40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髮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裡,他又對5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
就主觀現象所組成的世界來說,完全否認靈魂的存在肯定是錯誤的。就夢境、夢中意象來說,它們的對象對於做夢者來說無疑有存在地位。同樣,思想、情感、感覺、記憶等不能被歸結為非存在。他說:「像計算機的軟體一樣,心靈或靈魂要表現自己,確實離不開具體的某物,如離不開大腦,但這並不會讓靈魂成為具體的東西。
儘管許多神秘主義者訴諸科學來解決心靈哲學問題,建立了所謂的「科學的」心靈理論,但應看到的是,與其說它們是科學理論,倒不如說它們是一種信仰。
著名科學家薛丁格就比較坦率,如把自己的心靈理論當作信仰看待,他說:「任何有知識的人即使相信這些虛構宗教事物(地獄、煉獄、天堂等)的存在,也不會指望在這個宇宙的研究可及的任何地方找到它們。」
客觀地說,神秘主義關於離體靈魂、續存、不朽、轉世、輪迴的「理論」是難以找到能在實驗條件下予以重複的有依據的,因此自然為持科學主義、自然主義立場的思想家所否定。而且否定之聲在現當代一直居主導地位。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和機構不懼霸權話語的重壓,不畏艱險,矢志不渝地予以探討。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當然也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