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一下,有人說鋼鐵俠胸口上的能量源是「心臟」,但其實這並不是託尼的「心臟」而是「方舟反應堆」,在《復聯3》之前其實是為了阻止託尼·斯塔克體內一些無法取出來的彈片進入心臟而準備的「磁鐵」,後續在《鋼鐵俠3》之後,就已經轉變為了「純能量供給」+「納米存儲器」。
功能屬性4次換代的「方舟反應堆」!
相信看過電影的粉絲都知道,在《鋼鐵俠1》中託尼·斯塔克在被綁架到山洞的過程中,其實是經受了一場炸彈襲擊,導致不少細小的彈片留在了鋼鐵俠的身體裡,而這些碎片一旦伴隨著血液進入心臟,那麼鋼鐵俠十有八九就要GG了。
為此,電影中的反派為了留住託尼的性命來製造炸彈,就在其胸口上製造了第一代還需要靠著蓄電池攻擊能源的版本的「吸鐵石」,以防止炮彈碎片進入心臟。
也正是基於這點,後來託尼·斯塔克,才逐漸將其改版升級,實現了方舟反應堆一方面用來保命,另一方面用來為自己的戰甲提供動力能源,這也就是後來的第二代版本,不過,比較尷尬的是就是在一般的方舟反應堆中的「鈀元素」也是在後來威脅到了鋼鐵俠的健康。
就這樣——
「方舟反應堆」從初代的簡易版,到後續的2代鈀元素版本,再到3代全新元素版本,在進一步保證鋼鐵俠性命的同時,本身能量強化也在不斷提升,於是開始有了攻擊屬性,可以讓鋼鐵俠具備強悍的能量攻擊底氣。
所以,說方舟反應堆是鋼鐵俠的「心臟」不合適,起碼在《復聯3》之前,前三代的「方舟反應堆」只能算是鋼鐵俠戰甲的「心臟」和能源設定。
而至於第四代方舟反應堆,其實已經在本質上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本身已經可以實現從鋼鐵俠胸口脫離的「隨用隨貼」的地步,也就是我們在《復聯3》中看到的「納米粒子存貯器」這一版本,因為對於這一時期的鋼鐵俠來說,體內的炮彈碎片已經在《鋼鐵俠3》時期全部取出,不再需要方舟反應堆再來進一步的「保命」,可以衍變成為「純粹的戰甲攻擊單元」。
自然,也就更稱不上是所謂的「心臟」一說。
為什麼不隱藏起來?
其實這一問題,很多粉絲應該都有疑問,但其實之所以這麼設定也是有2點考慮:
【1】方舟反應堆算是鋼鐵俠的一個標誌元素;
對於鋼鐵俠的標誌性設定,除了我們常規意識中的「戰甲」設定以外,更多的戰甲胸口中間這一塊能量源核心,其實也算是一個標誌性的元素設定。
這不僅僅是關係到了鋼鐵俠的起源故事,更是後來戰甲造型的一個突出化的考慮,因此,如果將其隱藏起來,其實很大程度上會讓鋼鐵俠缺乏一個特點元素,因為鋼鐵俠之所以成為鋼鐵俠,胸口的能量光就是一個能夠引導觀眾去了解鋼鐵俠起源故事的「鑰匙」。
因此,隱藏起來後,其實不利於鋼鐵俠角色的塑造。
【2】沒有必要!
對於鋼鐵俠胸口的方舟反應堆設定,在影版中可能沒有太大的劇情延伸,但是在漫畫的設定中鋼鐵俠胸口這一處設定,其實是可以進行攻擊的,在遵循原著的基礎上,隱藏起來會讓不少鋼鐵俠漫畫迷感到「不舒服」,而且一旦隱藏化,這也就意味著反應堆的能量攻擊被抹除。
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本身拋開後續的納米粒子存儲器的設定,前面的方舟反應堆對於鋼鐵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鋼鐵俠不可能不會對其進行強化防禦,因此,要是能夠遇到擊穿鋼鐵俠胸口反應堆的攻擊,就算是即便是將其隱藏化,其實也沒多大意義。
因為這一檔次的攻擊強度,鋼鐵俠戰甲根本就防不住,人家完全可以朝著託尼的腦袋攻擊,而不是選擇反應堆了。
所以,很大程度上鋼鐵俠不論是從角色特點還是劇情邏輯來說,都沒有必要將其隱藏化。
至於,後續的第四代已經成為「納米粒子存儲器」的反應堆,其實就更不能進行隱藏化了,因為本身現如今鋼鐵俠的戰甲穿著設定已經變成了「附著式」,一旦隱藏起來根本不利於鋼鐵俠在緊急情況進行戰甲穿著的需求。
當然,這一版本沒有必要隱藏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
即便是鋼鐵俠的胸口處被攻擊損毀,也可以靠著納米粒子進行快速的修復,幾秒鐘的事情罷了。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