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發明蜘蛛絲膠水,粘附強度可達6.28MPa

2021-01-10 騰訊網

在合成粘合劑開發之前,天然蛋白質通常被用作膠水。在我們開發出用原油製造粘合劑的化學合成方法之前,膠原蛋白(來自動物蹄)、酪蛋白(來自奶酪)和麵筋(來自穀物)都被用作膠水。許多生物體產生專門用於粘附的蛋白質。貽貝能產生一種很強的蛋白膠,使它們能夠在粗糙的潮間帶粘在滑滑的巖石上。蜘蛛也能產生堅韌的絲基膠水,用來捕捉蜘蛛網中快速移動的昆蟲。今天,蛋白質基膠水幾乎完全被合成替代品取代,201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10億美元。石油的這一工業過程大大增加了全球溫室氣體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排放量。隨著世界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的未來,越來越多的人需要用更環保的替代品取代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原油粘合劑。一個選擇可能是回到基於蛋白質的膠水,可以使用合成生物學設計和優化性能。與合成原油粘合劑不同,這些蛋白質基膠水將是水基、無毒、可生物降解和環境非持久性的。

最近,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S.Hay和J.J.Blaker報導了非共價交聯牛血清白蛋白和重組蜘蛛絲蛋白在玻璃和其他透明基質上具有很高的粘附強度(分別為8.53和6.28MPa)。此外,粘合劑具有高的可見透明度,並且在幾個月內沒有出現明顯的降解。其粘附機理主要歸因於脫水誘導的蛋白質二級結構重組,導致β摺疊的超分子結合形成密集的氫鍵網絡。

圖1 a) 關於i)天然蜘蛛絲蛋白(spidroon),ii)spidroon膠束結構,iii)spidroon結構後擠壓,以及iv)蜘蛛絲生產設備的示意圖。b) 重組蜘蛛絲膠(N-R7-C,30%w/v)在玻璃、PC和PMMA上的極限拉伸強度,pH值為5.5和8。c) 在pH值為5.5和8時,玻璃上重組蜘蛛絲粘合劑(N-R7-c,30%w/v)的可見光圖像(上圖)和透射曲線(下圖)。

重組蜘蛛絲蛋白是通過誘使無害的大腸桿菌在正常蛋白質之外產生蜘蛛絲而製成的。細菌被餵入糖和營養素,通過發酵產生蜘蛛絲膠。這一過程類似於啤酒的發酵,但用蜘蛛絲膠代替酒精。對重組蜘蛛絲粘合劑進行剪切附著力測試,發現在pH為8時對玻璃的粘附力比比5.5的強得多(6.28 vs. 3.6 MPa)。而在粘結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時,兩者之間的差異可忽略不計。

牛血清蛋白(BSA)與被測基質(特別是玻璃)也有非常強的粘附力,同時保持高的可見透明度。粘附力超過了重組蜘蛛絲(8.53 vs.6.28 MPa)。動物血在歷史上被用作膠水,作為主要成分,血清白蛋白可能在其粘附性能中起著關鍵作用。

他們進一步研究和優化BSA粘合劑配方。首先,改變牛血清白蛋白的濃度,發現在30%w/w的濃度下,BSA濃度和極限剪應力之間確實存在線性關係,但是40%w/w,極限剪應力顯著下降(圖3a)。這可能是蛋白質二級結構的必要展開和重組成為一個穩定的、富含β摺疊的四級構象,在高蛋白濃度下由於強烈的蛋白間相互作用而受到阻礙。

圖3 a) BSA濃度對玻璃基板粘附時極限剪應力的影響。b) 在5%、15%、30%和40%w/w濃度下BSA溶液的剪切和c)頻率掃描流變學分析。G』,儲存模量;G」,損耗模量。

總之,蜘蛛絲膠特別擅長將玻璃粘在一起,其初始粘合強度為6.28MPa,純BSA溶解在濃度為30%w/w的去離子水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鹽或pH值控制,粘附玻璃時的極限剪應力可以達到8.53MPa。而商用UVbonding專用玻璃膠在玻璃上的USS為11.9 MPa。這項新的突破為一個每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提供了一系列可持續的替代品。而且BSA粘合劑在室溫(通常為19±2℃)下放置9個月以上,且沒有溼度控制或光照防護,可見透明度或粘合強度沒有明顯降低。作者也提出了未來研究的方向:1)通過增加重組蜘蛛絲的R數來研究分子量與粘附力之間的關係,,2)與其他已知粘合劑(包括商用粘合劑)進行相似比較,3) 進一步探索和優化蛋白質濃度對粘附性能的影響,4)更密切地監測粘附力隨二級結構變化的變化,5)使用超純BSA排除雜質對粘附的影響,6)研究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底物表面功能化,相對溼度、溫度、夾持壓力等)和使用其他表徵技術(例如原子力顯微鏡)進一步闡明粘附的基本機制。7)通過引入加速劑、條件或功能域來縮短固化時間。該成果以題目為「Non-covalent protein-based adhesives for transparent substrates—bovine serum albumin vs. recombinant spider silk」發表在《Materials Today Bio》。

全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006420300284?via%3Dihub# !

作者:Yet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蜘蛛絲作為傳統膠水的可生物降解替代品
    科學家們已經成功生產出合成蜘蛛絲,創造出一種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膠水替代品。位於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自製的合成蜘蛛絲膠水和市面上的粘合劑一樣好用,而且對環境無害。這種膠水是利用無害的細菌,使其除了正常的蛋白質外,還能產生蜘蛛絲。然後可以給細菌餵食糖分和營養物質,通過發酵產生蜘蛛絲膠水。
  • 科學家發明全新膠水 升華轉換為氣體就能釋放粘合力
    不過現在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全新的膠水,只需要將其變成氣體就能釋放粘合力。該膠水是由新罕布夏州達特茅斯學院的科學家發明的,由所謂的分子固體(molecular相比之下,大多數膠水是由聚合物製成的,這更像是長纏在一起的化學鏈。而且,聚合物粘合劑必須化學溶解或者強力擰開才能破壞其結構,但這種固體膠水需要在真空環境下加熱就能自動釋放粘合力。
  • 「蜘蛛絲」:強度大過鋼鐵,彈性勝過膠皮,還能進行生物修復
    蜘蛛絲是自然界不可思議的材料之一,蜘蛛絲往往給人的印象是柔軟、輕盈,但不要被它的外表所騙,雖然它比人的頭髮還細,但其強度強度卻是普通鋼鐵的5倍,而且據說馬達加斯加有一種叫BARK的蜘蛛絲的強度更是達到了普通鋼鐵的十倍。
  • 我國科學家研獲超強韌人造蜘蛛絲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遵峰教授團隊使用水凝膠纖維成功製備出了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它強度高、慢回彈、可重複伸縮,未來或將用於高空緩降等多領域。近日,介紹該成果的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貝類仿生膠水,實現水中超強粘附
    這二十年來,他不但在多個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了無數篇學術文獻,告訴大家十萬個為什麼,還開發出了在水中實現超強粘附的仿生膠水。2 核心技術Wilker 在分析貝類的黏性物質時發現,這些蛋白組織中的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DOPA) 結構是核心關鍵。
  • 科學家說;蜘蛛絲是他們的終極秘密武器
    蜘蛛絲可以擊退子彈。富含蛋白質的纖維很強,足以製造軍用防彈衣。據《科學美國人》報導,現在很多關於蜘蛛題材的電影實際上都低估了這種不可思議的纖維強度。不過說真的。更重要的是,蜘蛛絲很堅韌,比橡皮筋更具彈性。
  • 轉基因蠶可生產人造蜘蛛絲強度超鋼鐵
    進行基因改造,美國科學家打造出人造蜘蛛絲,強度超過鋼材。這項研究突破將孕育出強度更高的織物纖維,用於包紮燒傷患者的繃帶以及防彈背心。轉基因蠶吐出的纖維含有彈性和延展性更高的蜘蛛絲蛋白,更能滿足醫學需求。面對地方主義和同類相殘構成的挑戰,蜘蛛進化出一種可靠的絲分泌方式。
  • 蜘蛛絲也可以做衣服?蛛絲竟比鋼筋強度高!
    在雲南哀牢山深處的苦聰人,直到解放前山裡的苦聰人還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生活清苦,沒有衣服穿,從而發明的用蛛絲做衣服。現在許多的苦聰人也沒有聽說過蜘蛛衣了,懂得製作方法的老人也陸續去世,而真正見過製作過程的人也少之又少。
  • 美科學家培育轉基因家蠶吐出蜘蛛絲 可做防彈衣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博士唐納德·賈維斯和他的同事於近日培育出了新型轉基因家蠶,這種家蠶可以吐出含有蜘蛛蛋白的蠶絲纖維,它比天然蠶絲具有更好的強度和柔韌性,可廣泛運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
  • 美科學家培育新型轉基因家蠶 可吐「蜘蛛絲」用途廣泛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博士唐納德•賈維斯和他的同事於近日培育出了新型轉基因家蠶,這種家蠶可以吐出含有蜘蛛蛋白的蠶絲纖維,它比天然蠶絲具有更好的強度和柔韌性,可廣泛運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科學家在很久以前就能生產轉基因蜘蛛絲蛋白,但有關該技術在家蠶上的應用都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 給蜘蛛餵食石墨烯後 其吐出的蜘蛛絲韌性提升10倍
    給蜘蛛餵食石墨烯後 其吐出的蜘蛛絲韌性提升10倍2017-08-16 11:0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天然蜘蛛絲已經是非常強大的東西,目前科學家也已經開發出合成版本的材料。
  • 蜘蛛絲是什麼組成的 蜘蛛絲的特點是什麼
    蜘蛛絲是什麼組成的 蜘蛛絲的特點是什麼 2019-09-02 11:46:16 來源:全球紡織網 蜘蛛絲是什麼組成的?蜘蛛絲的特點是什麼?
  • 科學家研究蜘蛛絲新生物材料可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這些納米結構材料是以蜘蛛絲蛋白為基礎的。它們能防止細菌和真菌的定植,但同時也能主動地協助人類組織的再生。因此,它們是理想的植入物,傷口敷料,假體,隱形眼鏡,和其他日常輔助。科學家們在雜誌上展示了他們的創新成果。 這是一個被廣泛低估的感染風險:微生物沉降在物體表面,這是醫學治療和一般生活質量所不可缺少的。
  • 中國重大材料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
    導讀:中國重大材料取得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可應用於多個領域。 文│知道科技 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由知道科技提供的資訊。
  • 蜘蛛絲衣服何時走進生活?生物工程大幅降低成本
    1710年,法國科學家德賽席勒(De Sue Heeler)向路易十四敬獻了蜘蛛絲製成的長襪和手套,拿破崙·強度:0.1毫米粗的蛛絲線可以承受80克重量,而蠶絲只有4-15克,蜘蛛絲的強度是凱夫拉爾纖維(用於填充防彈背心的人造纖維)的3倍,而強度是優質鋼的5到6倍。拉伸性:可以拉伸到140%的長度而不會撕裂。而1米長的蠶絲線拉伸而不會斷裂僅8-18毫米。重量:長度等於地球周長的蛛絲的重量小於一塊肥皂。
  • 「黑寡婦蜘蛛絲」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黑科技」獲重大突破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改造天然蠶絲,就能做出強度匹敵蜘蛛絲的新型纖維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儘管人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人造纖維的強度仍然無法匹及天然纖維的強度。近日,美國科學家利用天然絲纖維為原料,成功製備出比天然絲纖維硬幾倍的新材料,而且形狀和結構複雜多樣。他們把這種新材料稱為「再生絲纖維(RSF)」。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天然絲纖維是指由蠶、蜘蛛等昆蟲分泌出來的天然蛋白纖維。蜘蛛絲是已知的最硬材料之一。
  • 蜘蛛絲:用於治療人體的神奇材料
    蜘蛛絲是自然界不可思議的材料之一,它比尼龍更具柔韌性,比人的頭髮還細,並且在重量上也比鋼鐵強。蜘蛛網和巢穴是由這種不可思議的天然蛋白質紡成的,蜘蛛使用細線在空氣中滑動並逃脫了食肉動物。現在,科學正在尋求利用絲綢的特性來提供藥物和治癒我們的身體。
  • 什麼是蜘蛛絲
    他發現蜘蛛絲是由蛋白質組成,但與蠶絲不同,現如今已經大量關於蜘蛛絲的化學成分的知識,蜘蛛出於不同目的吐出來的絲千差萬別,絲的蛋白質具有複雜和罕見的多種結構,蜘蛛絲的化學組成偏向於那些最小的胺基酸,還含有糖類、脂肪和各種各樣的小分子。
  • 是自然蛛絲的3.5倍 科學家利用石墨烯打造「超級蜘蛛絲」
    近日特倫託大學的科研專家成功找到了新的方式來打造「超強蜘蛛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