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在世界上收穫了重大的粉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觀眾們愛看《權力的遊戲》除了精彩的故事情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部電視劇的人物角色。這部電視劇講故事很成功,它在塑造人物方面更成功。《權力的遊戲》中只要出場的人物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在第一集就領了盒飯的還是堅持到最後一季最後一集的,他們的角色形象留給觀眾非常深的印象。不管是這裡面的男性角色還是女性角色塑造的都非常地好,每個人物都有每個人物不一樣的特點,幾乎不存在相同的兩個人,也許他們有相似性,但這種相似性也是十分的微弱,只是表面上的。
如果說權遊中有一個人物讓觀眾又恨又同情,如果說有一個人物他的經歷讓觀眾解恨中又有些唏噓,過去後又為他同情,那麼這樣的人物形象不多,在劇中恐怕也就是席恩﹒葛雷喬伊了。我們之前說過,在一部影視作品中編劇最忌諱的就是塑造一成不變的人物,人物的變化越大,帶給觀眾的衝擊就越大,對於人性的表達就越深刻,故事也就越精彩。我們看到權遊中很多人物都經過重大的變化,小惡魔、詹姆、艾莉亞、珊莎、瑟曦等等,沒有一成不變的人物。有的人物由好變壞,有的人物由正改惡等等,轉變的方法和促成轉變的事件原因都不一樣。但是我們也說,有些人物的轉變是一種深化,有些人物的轉變是一種顛倒,有些人物的轉變是一種回返,但極少有一個人物的轉變前後差別很大。席恩就是一個。
我們先來說一說席恩這個人的血統和身份,他是鐵群島的真正意義上的繼承者,他同時又是艾德史塔克大人的養子,從小在臨冬城生活,關於他如何成為史塔克大人的養子是一段隱藏的故事,對席恩的人物和人性沒有太多的關係。席恩是生活在狼家而唯一沒有被狼家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所影響的一個人,雖然雪諾的血統要比席恩的血統要好一點,但是雪諾卻更像是狼家人。而席恩不一樣。在臨冬城,席恩是瞧不起雪諾的,認為他是私生子,也和雪諾最不對付的一個人,他自認為自己的身份要比席恩高。雖然葛雷喬伊家族是維斯特洛大陸的大家族,領地是鐵群島,但是葛雷喬伊家族的名聲卻不是很好。
席恩最初是一個高傲的養子,他和小惡魔一樣極度熱愛女人,但是他和小惡魔卻又不一樣,小惡魔愛女人是因為他受過傷,他愛女人的行為上有他報復女人的心理和渴望愛情的心理。但是席恩卻不一樣,席恩愛女人就是純粹的愛女人,是他花花公子的身份和心理決定的,但同時也是他力量的一種證明。要知道在權力遊戲當中的時代裡,男人靠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力量,一個是在戰場上能夠勇戰退敵殺敵,一個就是靠女人。兩者都能夠表現出男人的徵服的欲望和力量以及心理。
他生活在臨冬城,為什麼沒有受到狼家的精神的影響變成一個狼家人呢。這點很好說明,席恩知道他早晚是要回到鐵群島做繼承人的,而且關於過去的故事他是知道的,鐵群島的葛雷喬伊家族對史塔克家族並不是十分服氣且心甘情願送席恩當養子,也是迫於無奈。所以,在轉變之前的席恩,行為方式和思維還都是鐵群島葛雷喬伊家族的思維方式。但是當他回到鐵群島之後,他又被認為他是狼家的思想,所以極端的矛盾之下,做了他本性裡不願意做的事。
他對於羅柏史塔克也並不是十分的忠誠,雖然他們一起長大,但是他也知道他為什麼會在狼家成長,為什麼會做狼家的養子,雖然狼家人待他很不錯,但是對於一個人物來說,自己有家卻不能在自己的家中成長確實心理上是有些影響的。
這點和小惡魔又有點相似了,因為沒有得到家庭的溫暖和眷顧,所以席恩的心理一直是有點問題的。其實這也是對他最後心理呈現的一種埋伏和暗示。
他背叛了羅柏,在羅柏南方打仗的時候,趁臨冬城空虛帶領鐵群島的人攻佔了臨冬城。在臨冬城他開始進行一些血腥的清洗。表面上看,席恩是有些手段了,包括找兩個無辜的孩子來冒充布蘭和瑞肯,表面上看他是在權力遊戲當中有些基礎實力了。但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席恩在權力遊戲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他又處於權力遊戲當中的什麼位置呢?實際上,席恩在權遊中,不過是一個小角色,他還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參與進來這個權遊的玩家群裡,他不過是一個維斯特洛大陸混亂力量的一個小力量,他連一枚棋子都不是。
席恩不算聰明,或者說有點自作聰明,但是他的這種聰明和手段在維斯特洛大陸上的人裡根本不值一提。他甚至還不如他的姐姐。
他佔據了臨冬城,讓臨冬城改了姓,但隨後又被囚禁在臨冬城,他逼迫布蘭不得不北上,沒有他的這一個逼迫布蘭就沒有理由接近三眼烏鴉。
他真正的轉變,包括人性,包括一個男人的心理,包括人物形象是從被小剝皮的囚禁開始的。在這裡,觀眾們看到一個假壞人遇到了一個真壞人,那麼這就有好戲看了。
席恩最大的缺點是因為他沒有勇氣,他似乎是有點懦夫的性格潛藏在人性裡,他在小剝皮的手底下成為臭佬,成為一個奴隸,他的這種奴性也是由於他沒有勇氣起來反抗。但若是辯證的來看的話,他又是大勇的人,因為他能夠苟且偷生,有些時候我們把保存力量的偷生也可以看作是大勇的表現,條件或者說標準就是看他在最後究竟做了多大的事業。通過後面發生的兩件事來看的話,可以說席恩的這種偷生是有意義的,他成功地搭救了他的夥伴珊莎,幫助珊莎逃跑,自然他自己也逃跑了。他這個時候為什麼站起來反抗了,其實是有一個催因推動著他,讓他人性深處的那一抹亮光靈光一現。另外一個事件就是在夜王去殺布蘭之前,為了保護布蘭而英勇地被夜王殺死。他選擇保護布蘭一個是因為他當年從布蘭手中搶奪了臨冬城,一個原因是他地良心發現了。這也是他重大改變的一點。
實際上席恩的人物發生過兩次大的改變,還有幾個小的改變。最大的一次改變是被小剝皮的囚禁。在被小剝皮的折磨的過程中,他從一個人變成一個非人,他從一個男人變成一個假男人,他被小剝皮割掉了作為男人最重要的武器,也是男人最大的尊嚴。當他被小剝皮割掉男人的武器之後,他沒有了作為男人的尊嚴,他是痛不欲生的。小剝皮恨懂得如何讓一個男人成為乖乖的奴隸,而席恩恰巧就這樣成為了小剝皮最想看到的樣子。他其實是極度的消沉,他已經不知道他作為男人還有什麼意義,甚至說作為人還有什麼意義。這是他最大的陰影,如果觀眾注意看的話,席恩在被小剝皮摧殘之前,他是驕傲的,是放肆的,時時刻刻表現出他那迷人的微笑,但是當他被小剝皮摧殘之後,他的臉上便沒了任何的表情。所有人都無法去真正能描述席恩的心理。因為他失去的東西是一個男人最不能失去的東西。
這是他的人物第一次大的轉變,從花花公子變成一個沒有尊嚴的男人。即便是他逃出去了回到了鐵群島,回到了他姐姐身邊,他還是沒能從這種心理陰影種走出來,或者說,小剝皮給了他巨大的精神打擊,小剝皮也給珊莎以巨大地打擊,但是給席恩的打擊明顯更大。當他的叔叔攸倫﹒葛雷喬伊在船上和他姐姐的軍隊大戰的時候,當他直面他的叔叔的時候,他叔叔一句邪惡的「小席恩」就讓席恩的心理徹底的崩潰了,他棄船而逃,他的姐姐被抓了。
伴隨著他失去的武器,他也失去了他作為人物的動機。他變得沒有了動機,沒有任何的目的。但是在影視劇中,編劇不能讓人物沒有動機沒有目的,那這樣就是一個徹底的廢人了,所以編劇還得給席恩一個動機和目的。為了讓席恩有一個動機和目的,那就得再給他安排一次大的轉變,讓他重新有目的和動機。那麼他的最後的一個轉變就是營救他的姐姐,最終和半個維斯特洛大陸的勢力一起對抗夜王和他的屍鬼大軍。
那麼既然人物已經轉變過來了,他為什麼還要非死不可呢?其實席恩非死不可,只有死亡才能這個人物的形象升華。而編劇的安排也非常有意思,他是劇中被夜王直接親手殺死的人,經夜王親手殺死的人物似乎不多,除了席恩還有那條龍。編劇的安排有意思的還不是在這裡,而是在於席恩被一個小反派奪去了男人的尊嚴,被大反派奪取了生命。
席恩的命運是值得同情的,雖然他也犯過錯,但是他得到了相應的懲罰。換句話說,權遊的世界裡誰不犯錯呢,即便如我們的史塔克大人不也一樣犯錯嗎?
席恩的人物變化是最富層次的,編劇設置的很好,一層一層地深化一層一層地轉變。讓這個人物在觀眾眼中變得精彩。同樣,席恩人物表達上也有著很深的人性深度。
接下來我們會逐步地分析權遊中最精彩的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情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