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進入了「三九」的第一天,寒潮放出「王炸」。據上海中心氣象臺數據,今天早晨市區徐家匯站最低氣溫只有-7.1℃,刷新歷史同期最低紀錄,
今晨成為21世紀一月上旬的最冷早晨,而郊區最低氣溫普遍在-9℃~-7℃之間,有嚴重冰凍。
白天陽光也很具欺騙性,最高氣溫依然被「封」在冰點之下,只有-1℃。風力正在逐漸減小,但白天市區西北風仍有4~5級,陣風6級。
上海也能潑水成冰了!今天清晨,上音實驗學校的師生們,玩起了潑水成冰。
網友:室內冷藏室,室外冷凍室
氣象專家提醒,
空氣乾燥,風寒效應明顯,防寒保暖不可鬆懈。
受冷高壓控制,未來幾日晴冷為主,白天最高氣溫會逐漸回到冰點以上,不過受上遊另一股冷空氣補充影響,回暖較慢,低溫持續時間長,冰點附近徘徊的最低氣溫將持續至12日。據預報,13日起最高氣溫會回升至10℃以上,天氣明顯轉暖一些。
跨年寒潮的「凍」人記憶還未忘卻,小寒寒潮的光顧又讓上海一日「速凍」,今天早晨市區徐家匯最低氣溫跌至-7.1℃,打破20年來同期最低紀錄。不僅如此,申城未來還將陷入近一周的持續低溫。
入冬以來,上海氣溫是否偏低?
極端低溫的現身與全球變暖矛盾嗎?
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針對上海市民最關注的寒冬「熱題」,上海市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梁萍接受新民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輪寒潮過後,今冬仍然會有冷空氣來襲。「入冬以來,上海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因此,現在判定今年冬季是否『偏冷』還為時過早。」
12月以來氣溫其實總體正常
今年冬天,確實是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上海市氣候中心數據統計顯示,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的氣象數據),上海全市平均氣溫總體正常(較常年同期高0.1℃),但存在一定的空間差異。比如,代表中心城區的市區徐家匯站點入冬以來的平均氣溫為7.4℃,比常年同期高了0.4℃,而在本市的北部、南部區域,平均氣溫略偏低,其中,崇明最冷,平均氣溫為5.1℃,偏低了0.8℃。
梁萍說,入冬以來公眾之所以覺得寒冷,主要還是因為接連出現了兩次勢力強、影響範圍大的寒潮過程影響,讓人印象深刻。「冬季的冷暖通常採用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與常年的對比來體現,這和某一寒潮過程導致的急劇降溫給百姓帶來的直觀體驗區別較大。冬季寒潮來襲時,人們的體感溫度急劇變化,會讓人覺得『天氣特別冷』。」
今冬偏冷?偏暖?言之過早
冬季來之前,上海市氣候中心曾發布過關於今冬(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的氣候預測,預測本市今冬平均氣溫正常略暖,但季節內冷暖變幅大,有階段性低溫。然而,跨年寒潮、小寒寒潮接二連三的來襲,讓人有點冷怕了,人們也開始熱衷於討論今冬氣溫究竟是「偏暖」還是「偏冷」。
對此,梁萍解釋說,冬季還沒有結束,此時說今年上海的冬季一定偏冷或偏暖為時尚早。「從目前的預測來看,後期仍會有冷空氣活動,而且較為頻繁。至於此後的冷空氣影響是否能達到這兩次全國型寒潮強度,建議公眾參考較為臨近的中短期天氣預報。」
來源:中央氣象臺
全球變暖讓極端天氣變更多
2020年末時,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的結束標誌著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十年接近尾聲,而2020年仍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個年份之一,甚至與最熱的2016年不相上下。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事實,但在這樣氣候背景下,為什麼還會有極端低溫的天氣事件出現?梁萍說,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會發生變化。從長期趨勢上來看,極端高溫事件增加,而極端低溫事件有所減少。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的冬季一直處於增暖趨勢中,尤其是近6年的冬季持續偏暖。受增暖趨勢背景影響,上海的低溫強度和日數均呈現減少趨勢。」然而,氣候的長期變化並不是線性的,而是會出現年際波動。有些年份,在易造成相對冷的海陸冰外強迫背景下,再疊加大氣內部變率的影響,極端低溫事件會更容易出現。」 今年幾次出現極端低溫事件,原因也如此。
「從城市管理、公眾科普來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不斷提高防範氣候風險的意識,加強防範和應對能力,以此盡力減少極端事件帶來的損失。」
低溫持續這三個水管防凍小妙招你需要掌握!
水管防凍有妙招 採訪對象供圖為防止水管凍結,一般的辦法是「保暖法」和「掏空法」,其實,還有一種辦法:「滴水成線法」。 ●保暖法 對暴露在室外的水管、水錶、水龍頭等可用棉麻織物、塑料泡沫等保溫材料進行捆綁,家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用戶,太陽能熱水器應排空或採取保暖措施,太陽能進水管和出水管應該包裹防凍保溫材料,尤其要注意接口處包裹。
●排空法 在臨睡前關閉家中水錶表前閥門,打開水龍頭,放盡水管中剩水。如果因出差或其他原因不在家中,請在離家前將家中水錶前進水閥門關閉,排空管道內的自來水。
●「滴水成線法」 這種方法就是將水龍頭稍打開一點,讓出水呈線流狀,保持水管中的水流動並確保下水暢通。
面對持續嚴寒,水務部門特別提醒:對已經凍住的龍頭、水錶、水管等供水設施,宜先用熱毛巾裹住龍頭,然後澆不高於30度的溫水,使龍頭解凍,再擰開龍頭,用溫水慢慢向管子澆灑,使水管解凍。 如果澆了溫水後,水錶處仍不見自來水流出,則說明水錶也凍住了,此時再用熱毛巾包在水錶上,用溫水澆灑,使水錶解凍,切忌用火烘烤或者使用開水燙水管、水錶,防止水管、水錶因遇到高溫發生破裂。 一旦發生管道凍結無水現象,要關閉室內閥門,少許擰開龍頭,消除由於水冰凍體積膨脹而帶來管道內增壓,避免管道或管件開裂。廣大居民用戶也可做好提前儲水準備,以便基本生活需要。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馬丹 羅水元)
編輯:唐夢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