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23日訊(今日早報 通訊員 董磊磊 胡金林 記者 高逸平)去年五一,溫州大學城市學院(下稱溫大城院)學生志願者首次發起浙江母親河水質檢測:90條母親河裡,僅有一半可以遊泳。
母親河之水,一年後的你,容顏是否改善?
今年五一,溫大城院志願者原班人馬重走母親河。昨天,正式對外公布檢測結果:這1年,24條河水的水質變好了,31條變差,35條沒有發生大變化。
溫大城院黨委書記周東說,「民間水質檢測的意義並不在於數據,而在於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社會對環保的重視。」
行動
發起人:被「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觸動
「爺爺常說,他小時候,姚江水清澈,可以遊泳捉蝦。等我長大後,姚江水不再是爺爺小時的模樣。餘姚工業發達,塑料、電鍍、化工企業排汙不輕。」
溫大城院金融專業大三學生茅幸瑋是土生土長的餘姚人,去年,他在校內發起了「匯集家鄉水,同結環保心」保護浙江母親河公益環保活動。
去年,民眾環保意識如雨後春筍般覺醒。杭州毛源昌董事長出20萬元請家鄉瑞安的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此後,也有網友出30萬元請蒼南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
「水質狀況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了!」與同學交流,茅幸瑋發現大家都頗有感觸。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城院的學生大多來自浙江境內,何不每個人都回家測測家鄉水?」
在學校的支持下,茅幸瑋向全校發出了這一倡議。最終,500名學生加入了志願者行動,為母親河做「體檢」。
去年五一,志願者回家鄉取水樣,茅幸瑋帶回了家鄉的姚江水。「因為『局長下河遊泳』事件,所以我們選擇了是否能遊泳作為標準。」溫大城院學工部部長範茂盛說,遺憾的是,當時那份姚江水樣結果顯示:為Ⅴ類水(Ⅴ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不能遊泳。
環保局送採樣器具,大學教授幫助檢測
今年五一,90名志願者原班人馬重走母親河。
這次,他們得到了環保部門的支持。「溫州市環保局還給我們採購了270個專業採樣器具,可以說我們的『遊擊隊』鳥槍換炮,變得更正規了。」範茂盛笑言。
規範取水,直接決定了數據的科學性。取水前,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馬劍華給志願者們做了一次培訓,取水工具該怎麼用,取水地點有何講究,取水過程該注意些什麼……一切不可謂不專業。
5月4日,90個樣本送至馬劍華處。為了檢測結果客觀,每個樣本刻意拿掉了地點標註,以編號代替。
「1瓶水樣至少得檢測1個多小時。」他與所帶研究生團隊花了10天時間,檢測完所有水樣。
調查
今年PH值都在合理範圍內,溶解氧整體情況變差
「今年的重點在於水質改善,看看『五水共治』這樣的背景下,水質有沒有變好。」範茂盛說。
水樣的第一道匯總,就放在他這兒。「單從直觀感受看,外觀比上次有改善。上回,不少瓶子裡有浮萍、沉澱甚至還有顏色。這次,顏色乾淨了,浮萍少了。」
不過,外觀不能說明一切,衡量水質更重要的,是其他6大指標。「水質檢測國家標準有二十幾項指標,全部檢測不現實,一般只選擇其中幾項重要指標。」馬劍華說。
「比如PH值(酸鹼度)。一般來說,PH值超標,主要源於工業汙染。電鍍行業等排出的不達標汙水會呈酸性,造紙業廢水會呈鹼性。」馬劍華解釋。
不過慶幸的是,今年90個樣本的PH值都在合理範圍內。
另一項重要指標,就是溶解氧。如果富營養化嚴重,水裡的氧氣就會下降。
「水裡有多少氧氣,就說明水的活性有多少。這也是水淨化能力的指標。」馬劍華說,相較去年,溶解氧的Ⅴ類情況今年增多,整體情況變差。
此外,相較去年,今年磷酸鹽指標整體有所變好,氨氮指標總體保持平穩,硌離子指數均在合理範圍內,但高錳酸鉀指數出現了這個指標的V類河流。
24條河水質變好,31條變差,35條不變
對於水質的總體評價,就建立在以上各種指標基礎之上。
「水質類別遵循木桶原理,按最低的那個指標來。如果最低的指標是V類,就評定這個水為V類水。」馬劍華解釋。
一般來說,Ⅰ類、Ⅱ類和Ⅲ類水,是可飲用水,Ⅳ類和V類水,則不可飲用。
根據這個原理,對照去年樣本數據,溫大城院志願者對今年的母親河樣本做了對比。
在全省90條母親河中,24條水質類別變好,31條變差,35條不變。
變好的標準是,去年最差的那個指標類別有所上升,整體就上升;變差的標準是,最差的那個指標降級,整體就下降。
「治水是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肯定會有反覆,並沒有那麼容易。」溫大城院黨委書記周東說。
杭州13個水域,西湖、大運河水質變好
杭州水,共檢測了13個地方:中河上城區段,西湖,大運河的下城、江幹、拱墅和餘杭段,湘湖的濱江和蕭山段,富春江的富陽段和桐廬段,千島湖的淳安區域,新安江的建德區域,南苕溪的臨安區域。
與去年樣本相比,今年西湖、大運河拱墅段和餘杭段的樣本變好了。對比去年資料,今年西湖水的磷酸鹽和溶解氧指標改善,大運河拱墅段的磷酸鹽、溶解氧和高錳酸鉀指標改善,餘杭段的氨氮、溶解氧、高錳酸鉀指標都有改善。
今年,除取水樣外,志願者還做了一件事——走訪水邊生活的居民。「居民對水質的吐槽感特別強,很想通過某個渠道表達他們的想法。」茅幸瑋發現。
生活在水邊的杭州市民們,都有哪些吐槽呢?讓我們來看看——
西湖周邊的居民說,「遊客汙染嚴重,可樂瓶、包裝袋隨手丟。」
臨安南苕溪的居民說,「附近工廠不按規定進行汙水處理,政府要對汙水排放嚴厲打擊。」
淳安千島湖的居民說,「千島湖水質一直都挺好的,就是居民不自覺。一到夏天,有下河遊泳的,有洗衣服的,甚至還有用湖水洗痰盂的。」
心聲
「對90條母親河水質監測要一直做下去」
浙江8大水系90條母親河體檢2年,周東認為,當時的初衷和目的基本達到。
「本次數據僅代表抽檢樣本水樣檢測結果,不做任何結論使用。學校實驗室不是權威環境及參測機構,水樣抽檢只是一個民間行為。但是通過這樣的行動,一個是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另一個是希望能引起全社會治水乃至整個生態環保的關注。」
「我們會一直持續地做下去,每年給90條母親河做水質檢測。水質檢測僅僅是個開始,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我們和學生的舉手之勞,去喚起全社會對水、空氣汙染的關注。其實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條河,那是家鄉伴隨著自己長大的母親河,我也希望溫州的母親河能回到過去淘米洗衣的美好年代,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去做一點事。」範茂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