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
這些科學知識你都知道嘛?
快收下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每日十問
一起來答題,一起漲知識啦!!!
01 聲音一般在哪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最慢?
A 液體
B 氣體
C 固體
D 以上三種物質都一樣
【答案】B
【解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於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02 聲音在哪種介質中不能傳播?
A 液體
B 氣體
C 固體
D 真空
【答案】D
【解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於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03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反彈的現象叫什麼?
A 回聲
B 混響
C 回音
D 噪音
【答案】A
【解析】有時,我們站在山上高呼,會聽到我們的回聲,是因為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這樣的障礙,會反彈回來,再次被我們聽到.當兩種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裡時,時差小於0.1秒時,我們就區分不開了。當聲源停止振動後,聲音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當然,在一個有障礙物、阻擋物的空間內發出聲音,就會有回聲,也就是說,只要聲音在傳遞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彈,發生回聲現象。
04 聲音音調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A 頻率
B 響度
C 振動
D 傳播
【答案】A
【解析】響度(loudness):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離聲源的距離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人和聲源的距離越小,響度越大。(單位:分貝dB)音調(pitch):聲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頻率」(frequency)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人耳聽覺範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
05 人聽到聲音的大小是由聲源的什麼性質決定的?
A 振幅
B 距離
C 頻率
D 聲源的振幅,人相距聲源的距離
【答案】D
【解析】響度(loudness):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由聲源的「振幅」(amplitude)和人離聲源的距離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人和聲源的距離越小,響度越大。(單位:分貝dB)音調(pitch):聲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頻率」(frequency)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人耳聽覺範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
06 暴雨時,下列措施不能保證駕車安全的是?
A 出行前應檢查車燈、刮水器等
B 在高速公路上隨意停車避雨
C 在積水區行駛時,應用低速擋
D 在暴雨中行駛要打開車燈,勤按喇叭
【答案】B
【解析】暴雨來臨時,駕車人應首先檢查車燈、刮水器等容易被忽略卻又在雨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部件。其次,在雨中駕車時要主動預防,如果前面已經有車涉水,要提防因前車故障,造成自己在水中進退兩難。在積水區行駛時,應用低速擋,儘可能不停車、不換擋。如果水太深,就不宜駕駛。如果在暴風雨天氣中車輛剛好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應首先把速度降低。千萬不可在高速公路上隨意停車避雨,使後面的車輛因看不清楚而發生撞車。在暴雨中行駛要打開車燈,勤按喇叭,以告知他人。
07 暴雨中駕駛,車輛在積水中熄火時,做法錯誤的是?
A 把車推離積水點
B 等待專業救援人員
C 連續長時間打火
D 儘量不要重新啟動發動機
【答案】C
【解析】不慎發生車輛在積水中熄火時,不要連續長時間打火,這樣會損壞發動機和電瓶,而應把車推離積水點,等待專業救援人員。如果車熄火後停在較深的積水中,切記不要重新啟動發動機。
08 物聯網的發展是建立在哪兩項技術進步基礎之上的?
A 計算技術和微電子技術
B 計算技術和轉基因技術
C 人工智慧技術和微電子技術
D 顯示技術和微電子技術
【答案】A
【解析】物聯網的發展,是建立在近年來計算技術和微電子技術進步基礎之上的。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微型設備,利用它們把正在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並且隨時生活在最好的狀態中。物聯網的目的就是通過為每一個物品分配一個編號並藉助機器的感知,把承載數據的信息網絡變成地球的神經系統。
09 物聯網的技術基礎不包括?
A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B 粒子對撞機
C 微型傳感器
D 無線寬帶網絡
【答案】B
【解析】物聯網的技術基礎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微型傳感器和無線寬帶網絡,這三者都已經發展成熟。今天我們使用的二代身份證、公交一卡通,甚至許多學校或者公司的飯卡,都採用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這些卡,其實只是把儲存著唯一編號的微小晶片和天線封裝在一起的不帶電源的標籤,也就相當於每件物品擁有的特別的名字。
10 物聯網技術基礎中,主要負責偵測溫度、溼度、重力、聲音和圖像的技術基礎是?
A 無線寬帶網絡
B 政務雲
C 微型傳感器
D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答案】C
【解析】物聯網的技術基礎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微型傳感器和無線寬帶網絡,這三者都已經發展成熟。其中,人們如果想了解物品的狀態,傳感器就能夠完成這樣的工作。人們甚至意識不到現在有多少傳感器遍布在我們周圍。樹木上安裝的溫度傳感器可以探測森林火災,橋梁上安裝的振動傳感器可以監控橋梁強度,甚至你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裡也可能安裝了五種以上的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偵測溫度、溼度、重力、聲音和圖像,人們可以得到一件物品所有的細節。
崇尚科學,關愛家庭
珍惜生命,反對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