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全息技術:讓聲音唾手可「見」

2020-11-29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聲全息技術應用示意圖。

●它受光學相機發展的啟發,通過「類比」脫穎而出

●它的本領超群,可讓無法看見的聲音「顯露於形」

●它在武器裝備降噪、提升作戰效能上應用前景廣闊

人的耳朵可以聽見聲音,這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常識。因為雙耳內各有一個鼓膜,聲音傳遞給鼓膜施以力學振動,會使神經元產生相關的生物電信號,傳入大腦便形成了聽覺。

如果有人告訴您:聲音也可以「看見」,您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看似違背常識的奇思妙想,如今也能變成現實。能「看見」聲音就是這樣——歸功於一種被稱為「聲全息技術」的黑科技。

早在本世紀初,我國科學家運用這一技術,成功分析出汽車高速運動時所產生的發動機噪聲、輪胎噪聲和與空氣摩擦的噪聲,使這些噪聲的源頭與傳播方式「一覽無餘」。現在,就讓我們揭開聲全息技術的神秘面紗。

隨「波」起舞,「類比」中實現突破

早上醒來,人們睜開眼睛就會看見光。人類對光以及光學成像的研究,比很多科學技術相對要早一些。在我國戰國時期,《墨經》中就有平面鏡與凹凸鏡運用與成像的記載。到了16世紀,歐洲人發現銀化合物在光照下會產生變色反應。隨著觀察與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銀化合物對不同顏色的光產生的化學反應也不相同。這個差異,便形成了照相感光理論的雛形。1839年,法國科學家達蓋爾據此發明了銀版照相,光學攝影技術由此誕生。到了1975年,美國柯達公司發明了數位相機,又把光學攝影技術帶入電子時代。

光學攝影技術只是光學發展的一個縮影,卻也足見光學進步之快。相比之下,人類對聲學的研究與應用卻要遜色得多,發展也是一路坎坷。因為,人眼中不同感光細胞的敏感範圍是不一樣的,它可以較為輕易地識別出不同的光線。而人耳的鼓膜所接收的是所有聲源產生聲音的疊加,當聲源數量多、聲學環境複雜時,就會難以分辨。這就給聲源信號的處理與分析增加了難度。換句話說,聲音能聽到,卻難分清、難辨準。

在對聲學的不斷求索中,科學家們發現聲與光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以波動形式進行傳播的,遵循相同的反射、折射以及散射定律,且都具有能量;視覺與聽覺的形成,都藉助於某些傳感器發揮作用,生成生物電信號。於是,聲學研究者從聲與光的「類比」中受到啟發,經過長期不懈探索與創新,掌握了聲學成像技術,發明了聲學相機。

聲學相機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外部傳聲器陣列,將接收到的聲波對傳聲器表面施加的力學振動轉化為電信號,通過數據分析模塊和可視化軟體,用彩色圖像繪製聲音能量分布情況,從而「拍攝」出聲源的分布與聲音的傳播特徵,形成類似於熱攝像儀對物體溫度的探測效果。

這種聲學相機雖然能「拍攝」到聲音,但質量並不好,傳聲器陣列的成本又高,數據處理也非常複雜。聲學相機發展因此陷入困境。

1947年,匈牙利科學家蓋伯為提高光學攝影效果,想出一個妙招:他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由被攝物體反射後再射向感光片。通過兩束光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幹涉效應,成功「記錄」物體的反射光強度與相位信息。這種使用雷射照射的感光片,使人眼能看到與原來被拍攝物體完全相同的三維立體像,形成了光全息技術。1971年,蓋伯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聲學研究者從中再次受到啟發,將目光投向光學技術的先進成果。1966年,他們將光全息技術的有關思路用於超聲波研究,提出了「聲全息技術」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經過近40年的探索創新,終於取得一系列技術突破,形成了完整的聲全息技術體系,並研製出聲全息相機。

分毫析釐,讓聲音「顯露於形」

隨著計算機和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飛速發展,聲全息技術逐步走向「完美」。聲全息相機很快走出實驗室,成為開展聲學研究的實用裝備。

——聲場還原完整。聲場描繪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完整描繪一個聲場,需要做到聲壓分布、振動強度分布、質點速度、聲強與遠場指向性「五者兼顧」。在聲學領域,這5個問題猶如5個狡猾的敵人,要掌握它們在立體空間的行蹤和位置信息相當難。聲全息技術誕生後,科學家們通過化繁為簡、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方法,將聲場空間變為一個個靜止的「小方塊」。然後,從最近的「小方塊」著手分析,逐漸推進到最遠的「小方塊」。這樣,不僅準確掌握了這5個「敵人」的特性和位置,而且讓它們相互「協調、配合」,最終實現了完整的聲場還原,為「看見」聲音奠定了基礎。

——成像解析度高。在聲學領域,聲波從空間分布角度上分為傳播波和倏逝波。如果將聲波比作一件精美的瓷器,那麼傳播波就是瓷器的優美輪廓,而它所包含的聲波宏觀信息,可以在測量空間獲得;倏逝波則是瓷器上的精緻花紋,它攜帶的聲波微觀信息如同瓷器表面的細微工藝,只有在近處仔細端詳才能看清一樣,它也只能在非常小的範圍內獲得。如果聲場中只有傳播波沒有倏逝波的話,形成的聲學照片只能看清輪廓,細節則模糊難辨。聲全息相機可同時捕捉聲源產生的傳播波和倏逝波,二者相輔相成,能識別出聲場中存在的中低頻聲音,從而生成解析度高的聲學照片。

——聲源定位精準。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發現並定位聲源是降低和排除噪聲的前提,這就需要對聲源位置進行精準定位。與傳統聲學定位技術相比,聲全息相機的定位能力不受聲源尺寸與形狀影響。在強幹擾環境下,它依然可以快速精準分離出目標空間中存在的多個聲源,實現對聲源低成本、高效率定位。無論聲源是穩態還是非穩態,是靜止還是運動,都逃不過聲全息相機的「火眼金睛」。

應用廣泛,助武器裝備發展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聲全息技術,一經誕生便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家電製造中,使用它分析家電的噪聲源種類與位置,並進行工藝改進,可使家電更加「安靜」;在農業生產中,根據植物遭遇病害時發出的聲信號,運用聲全息技術進行監控與識別,可進行有針對性病害防治;而在軍事領域,聲全息技術對推動武器裝備發展,則具有特殊的功效。

——讓武器裝備降噪提升性能。在軍用裝備設計與生產中,消除潛在噪聲源、增強隱身性和操作舒適度,是提高裝備性能的重要課題。利用聲全息技術,可通過對聲場的完整描述,在裝備研製與試驗階段及時發現噪聲源及其聲輻射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減振降噪設計,從而降低裝備在使用中的噪聲,增強裝備隱身性、可靠性和操作舒適度。據報導,有的國家已將聲全息技術應用於第5代戰機的減振降噪,使戰機噪聲大幅降低。

——增強水下目標識別能力。潛艇為了增強水下隱身能力,往往會發出一些強度很大的聲信號,以掩蓋自身噪聲,實施反潛幹擾或欺騙。同時,也會利用對方水面艦船發出的聲音來掩蓋自身的噪聲,在對方活動水域搜集情報並製造威脅,給反潛和水下目標識別造成困難。運用聲全息技術,則可通過其傳播波和倏逝波的信息,形成高解析度的聲場分布圖,找出不同聲源加以辨別,提高水下目標的識別準確率。目前,國外有的軍隊已研發出用於潛艇噪聲測量的聲全息相機系統,並將應用於水下裝備降噪和目標識別。

——提高地雷和水雷作戰效能。隨著聲學研究的深入與技術進步,聲學手段在武器研發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聲全息技術可以顯著增強地雷或水雷的目標識別能力、對抗能力、精確制導和命中要害部位的能力,發揮武器最大效能,同時降低誤傷概率。運用該技術還能精準定位可疑目標的出現方向與距離,並判斷目標特徵是否與己方相同。據報導,美軍裝備的XM93廣域智能引信地雷,即是藉助耦合的聲全息相機,引導地雷戰鬥部來識別和攻擊目標要害。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本報記者 王握文 通訊員 王疆一 毛元昊

相關焦點

  • 全新技術——3D全息投影技術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投影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視覺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全息投影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高科技技術,向世人展示了高科技的魅力。它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改變著人們對那些傳統舞臺的聲光電技術的審美態度。初音未來是世界第一個應用全息技術的虛擬歌手。全息投影技術可應用於360度幻影成像系統。360度幻影成像是一種將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營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圍,效果奇特,具有強烈的縱深感,真假難辯。
  • 跨越時空見安團?全息技術來助力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新年音樂會通過線上技術,實現義大利和中國兩地互動。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在義大利的演出畫面,採用全息投影技術和超高清影像,與中國姐妹團"繡球花小合唱團"隔空互動。 自從2016年首次來華演出,安團就備受大家的喜歡,很多家庭也把舉家前來看安團的演出,當做全家迎接新年的一個特別有儀式感的活動。
  • 3D全息投影技術知識梗概
    3D全息投影技術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充滿新奇、趣味性,從室內的小型展示展覽到室外的大型戶外投影秀都有著非凡的影響。很多人對3D全息投影很陌生,甚至不能理解。科藝光影致力於為客戶解決和落地投影秀問題,分享幾點小知識,讓你一秒讀懂3D全息投影秀。1.應用原理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通過設計收集地域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等信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並通過互動技術的融合,完成創意視頻。
  • 雷射全息防偽技術發展簡史
    全息術的發明與發展  全息術即全息照相術,是記錄波動(包括機械波、電磁波和光波)幹擾的振幅和位相分布,以及使之再現的專門技術。它廣泛地用作三維光學的成像,也可用於聲波(聲全息)和射頻波。「全息」意思是全部的信息,即不僅是振幅信息,還包含位相信息在內。
  • 打造虛擬實境世界 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
    近日一種全新的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打破了這種阻隔,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快感。      其實全息投影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高科技技術,它是一種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它正以一種全新的事物改變著人們對那些傳統舞臺的聲光電技術的審美態度。這種全息投影技術應時代而來,被廣泛的應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 AR中的全息投影技術原來是這麼回事
    時尚美觀,有科技感;頂端透明,真正的空間成像;色彩鮮豔,對比度,清晰度高;有空間感,透視感,形成空中幻象;中間可結合實物,實現影像與實物的結合;也可配加觸控螢幕實現與觀眾的互動;可以根據要求做成四面窗口。有哪些產品英國 Beagle Media 公司將這項技術作了小型應用,該公司研發了最先進的全息投影放映機之一:Holo。
  • CES 2021展商3D交互全息技術成亮點,全息AR龍頭微美全息有望開啟新...
    例如,消費者瀏覽手機圖庫就像在美術館看展覽一樣,選定一幅圖像後,它將會以3D形式展開,消費者可以用手旋轉或者放大縮小。在遊戲中,手就可以充當控制器,視頻會議時也會像對方坐在面前一樣具有現實世界應有的深度。整體感覺就像是在電影《鋼鐵俠》中看到的場景一樣。手機製造商和電信運營商將會對此項技術非常感興趣,目前運營商迫切需要找到5G應用,這會給他們創造非常有趣的基礎。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息技術也在不斷完善
    打開APP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息技術也在不斷完善 warm88 發表於 2020-11-27 14:56:55 在好萊塢的科技大片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主角手一揮,一個虛擬顯示屏就呈現在了他的眼前,與此同時主人公可以隨意操作此屏。
  • 蜘蛛俠VS普羅米修斯 談電影中全息技術
    兩部大片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呈現出大量超現實的顯示技術,尤其是最炫目的全息技術讓無數影迷如痴如醉。我們此次就針對此話題,再次回味那些高科技的顯示技術。科幻電影的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是全息幻影成像系統的簡稱,是利用光學錯覺原理,將電影中用馬斯克攝像技術所拍攝的影像,包括人、物與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合成。
  • 日本科學家發明新型可觸摸全息投影 又是黑科技!
    日本科學家發明新型可觸摸全息投影 又是黑科技! 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 全息投影技術實現了沒,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
    在探索光影世界的道路上,人們不斷前進,從繪畫到照相技術,從黑白相片到彩色電影,再到如今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全息投影技術。其中,全息投影更是已逐漸成為未來光影技術發展的新方向。因此,對其成像原理以及技術要素的探究便十分必要。
  • 全息投影技術詳解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就像在各種各樣的科幻、諜戰大片中,用手一揮,巨大的顯示屏上多頁圖表或者照片直接出現在面前,無需觸碰屏幕,用手一揮,屏幕上的內容自然切換,甚至能夠讓不同時空的人面對面進行交談。所有這些,都被統稱為全息影像技術。
  • 走入未來的先進技術行列,全息投影浮空顯示視頻影像
    虛擬實境技術已經愈加廣泛地使用在生活之中,除了AR、VR技術嶄露頭角之外,全息投影技術也逐漸步入人們的視野,並成為現代科技應用的一個絕妙典範。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可以不需要依賴介質,(或者以空氣為介質),然後浮空顯示出視屏的影像,這就是全息投影的魅力。將三位畫面變成懸浮的半空「實景」,營造出亦真亦幻的氛圍,既使人具有真實感和投入感,也能再現場景,避免第三者連結的失誤。
  • 全息投影技術概念與分類
    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 三星開發了可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最新全息技術
    根據《theamericangenius》消息:三星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全息技術,可以從30個角度觀看高清3D視頻。而且,三星已將該屏幕做的足夠薄,從而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中使用它。全息顯示器的工作方式是通過操縱光,從而無需使用其它設備(例如3D眼鏡)就能將3D圖像投射到屏幕上方。目前業內有很多標榜配備全息圖的設備,例如反射屏幕、頭顯設備或者是現場表演,但是它們通常是依靠煙霧和鏡子來實現的。真正的全息圖是指從2D屏幕中彈出的3D圖像。
  • 微軟發布全息技術、全息眼鏡
    全息技術,科幻小說中常見的玩意兒,微軟將它帶入了現實:「Windows Holographic」。它能在現實世界中生成全息圖像,遊戲、物體、會議、照片什麼的都可以。Windows 10也將原生支持該全息技術,並且全息應用也將是Windows 10通用應用,可支持各種設備。這是微軟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的產物。兩個地球上最牛逼轟轟的科技大牛,要實現我們的夢想了。
  • 空氣中的立體3D全息投影技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相對比傳統的投影技術來說,現在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更快速,並且能滿足各種不同行業領域的需求,給大家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聽享受,帶來更震撼的互動視聽體驗,滿足各種不同群體的應用要求,所以現在全息投影技術開始更加受歡迎,滿足大家對于震撼視聽享受的要求。
  • 全息投影技術有哪些技術難點
    全息投影技術是顯示領域一直以來研究的熱點之一。運用全息投影技術,人眼能直接看到空間中的三維圖像,被認為是裸眼3D顯示的最佳解決方案。文章介紹了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史,詳細的闡述了全息投影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優勢和技術難點,分析了空氣投影、雷射束投影和360度投影三種實現全息投影的特點,同時也展望了其在軍事、教育、醫療、展示、影視等領域廣泛的應用前景。   隨著全息投影技術的曝光率原來越大,全息投影技術應用於生活的呼聲也越來越強。
  • 全息投影技術,原理是什麼? 〔黑攝heishe〕告訴你答案?
    3D全息投影技術一種無需配戴眼鏡的3D技術,觀眾可以看到立體的虛擬人物。這項技術在一些博物館應用較多。全息立體投影設備不是利用數碼技術實現的,而是投影設備將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一種國外進口的全息膜上,讓你看不到不屬於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圖像,因而實現了真正的全息立體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