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Wide》Doughboy Feat.Killa/Future
小時候,香港一直是繁華、國際化的形象,當時我哥跟小學的我描繪未來的藍圖,他說,深圳跟香港很近,我以後的夢想就是在香港工作,工資高,在深圳買房住,搵緊港紙,洗緊人民幣。
想不到多年以後竟出了一首歌叫做洗緊港紙,搵緊人民幣。
「你揸住嗰堆港紙 全部係垃圾」
因為我哥的關係,很早聽edc、大懶堂,最早識香港也是聽香港地,一個地名可以作為歌名,我更加覺得hk正。
08年豔照門發生,當年我都有幸見到幾張照片,只是覺得拍的很難看,床單拍這麼亮,人拍這麼黑,這麼失敗的作品有什麼人看,完全沒想到後果會這麼嚴重。那時候小鎮裡到處都是clot的翻版衣服,當然穿的人並不知道這是什麼。
接著edc好像又慢慢淡出視線,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小鎮親戚成為深圳移民,香港就離我越來越近。
高三畢業,第一次踏入hk土地,印象最深就是人多。
「我幻想,日日就乜都唔駛想
坐系街邊睇D人
來來去去,男男女女
離離合合,散散聚聚
想要自由唔要一切負累。」
-「大懶堂」LMF
在旺角走了一圈,人多到迷路,但是離奇的是,跟著人流走就能到地鐵站。
上一次到hk,拜訪親戚,一片住宅區隱藏在一間商場後面,夜晚路上人很少,但是是香港最有感覺的時候,周圍的高樓水泥巨獸收起了白天的猙獰,點亮溫暖微黃的燈,喧譁歸於平靜。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hk負面的消息,包括佔中,包括大學性醜聞,當然有可能是有人希望我們看到而已,但有趣的是香港年輕一代對香港的看法。
在VICE的《香港地》與 出人頭地《Feat.China聯合利華》兩部紀錄片裡,都不約而同提到高企的房價,HK的老一輩DJ,Rozz Roize說道:「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這樣的空間去釋放,因為居住是人的基本」,在城區只能住得起套房的他,選擇「以時間換空間」,畢竟在紀錄片他dig的唱盤已經能塞滿一個房間了。
Doughboy則同樣是因為租金問題搬走了錄音工作室,有趣的是,這個studio隱藏在一棟工業大廈裡,以前香港人畏懼重慶大廈,但是為了對空間的極端利用,這種混合型大廈卻越來越多。
這幾年在內地,獨立音樂如雨後春筍,各地livehouse越來越多,但在香港livehouse卻是舉步維艱。
摘自網絡:「香港並沒有一家叫得上名的Livehouse存在,現存的主要是酒吧或者club(會所), 面向所有人群,主要服務形式是售賣酒水、提供休閒娛樂場所。曾經有一些Livehouse,但最終都因為租金的原因被迫關閉。目前僅存的幾家也呈岌岌可危之勢。」
在這種畸形的壓迫下,包括音樂在內,年輕人創新的空間在慢慢縮小,越來越多人過著「捱騾仔」的生活。同時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開始麻痺,「自己做自己東西」。
呢班死老鬼 最鐘意玩控制
打好呢份工 實際上做奴隸
係 係 實際上做奴隸
捱生捱死 捱一世 其實咪又係 捱騾仔
-「洗緊港紙,搵緊人民幣」bakerie
有壓迫就有反抗,在反抗的浪潮中出現了Youngqueenz代表的Wildstyle,Doughboy代表的Bakerie等等,他們做著「不務正業」的事情,因為我想任何一個正經的人包括我在第一次聽《火炭麗琪》會覺得裡面的人是神經病吧,但聽多幾次不知不覺就被麗琪洗腦了,或許我們心裡就存在著這樣想要達到卻不可能達到的「知我好撚chill」的狀態,這種不務正業就是對「不得不務正業」的環境的最好的反抗,而Seanie P在《黑色洋紫荊》裡則是火力全開,直接攻擊ZF高層,這裡只敢挑一句輕的,但也是極具味道的punchline。
制服你自己 係你件制服
黑色洋紫荊 要我哋繼續
看到香港新一代亞文化的代表對生存環境的反抗,反而更令我對HK這座城市起敬,以前我不理解為什麼HK的大學生要上街,做一些很激進的事情,一些事情不讓你說,你不說不就好了?但是近幾個月,內地越來越多的「禁言」事件,讓很多人突然真正感受到「被禁言」,我想某一些變化正在發生,其中rap一定會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自從Tupac用它作為武器為民族發聲,它的血液裡就有反抗的部分,正好 《中國x嘻哈》也會讓一部分人走起來,希望不久後就會出現Chinese K.dot or J.cole。
以上圖片來自VICE《香港地》、《滑手日記:香蕉》;出人頭地《Feat.China聯合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