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支持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基礎研究成果與應用對接,探索科學基金成果應用貫通機制,推動「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2020年12月4日,第二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瑞平出席會議並致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廣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講話。 本次活動由國家基金委計劃局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以下簡稱市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基金辦)和經開區管委會承辦。100餘家投資公司、孵化器、科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團隊成員等200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高瑞平對北京市精心組織對接會表示感謝。她指出,2019年首屆北京對接會的成功舉辦,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北京市產業發展之間架設橋梁,讓科學基金資助成果在京落地並轉移轉化,不僅是一個促進科學基金成果轉化的良好探索,同時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這次與北京市的成果對接活動,北京市有關部門前期做了紮實的準備工作,遴選了一批技術較為成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市場潛力的成果,希望能通過這類活動逐步形成「科學家-企業家-風險投資家」良性互動的暢通化、常態化機制,也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北京市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相互銜接、取長補短,最終發揮合力形成成果對接融通機制,提高科學基金服務國家需求的效能,使科學基金在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更好服務國家需求方面充分發揮獨特作用,為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有力支撐。 會上,許心超對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本次對接會的優秀成果團隊、專家學者、企業家及投資人表示熱烈歡迎。許心超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2019年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實現了對接合作零突破。2020年適逢北京市基金成立30周年,此次成果對接會首創搭建成果對接合作基地,充分發揮國家基金、北京市基金基礎研究成果、依託單位、專家人才等資源優勢。通過國家基金委、市基金委及經開區聯動對接,進一步探索促進基礎研究優秀成果在京落地,為下一步形成成果貫通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張廣對國家自然基金委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委長期以來對經開區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推動首都新發展的關鍵時期,經開區作為北京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將堅持以龍頭企業為中心,創新為引領、產業為驅動,打造四大產業功能區、三大創新服務區、三個特色產業園,建設升級版的經開區。 2019年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首屆北京對接會搭建的溝通交流平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聶廣軍研究員團隊與納通醫療集團達成「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納米機器人」股權投資合作協議,在本次對接會上正式籤約,實現對接會合作「零突破」。 會上,市基金委與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和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籤署首批基金成果對接合作基地的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進一步推進優秀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工作,拓寬高校院所成果團隊與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和投資機構的對接渠道,搭建北京地區成果轉化平臺。 本次活動共遴選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三大領域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項目成果參會,其中包含北京大學等9所單位的13項優秀成果,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4所京外高校院所的5項優秀成果。市基金辦聯合京經開區邀請到領域對口、對前沿技術需求迫切、轉化需求較大並且具有投資實力的孵化器、高新技術企業和投資機構代表參會,與上述優秀成果進行轉化對接。 18項優秀成果項目進行了路演,相關領域專家對成果的前沿性、創新性及應用前景等進行精彩點評。會議還舉行線下交流對接環節:一是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及部分成果團隊赴相關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參觀調研等深入對接。二是投資機構和項目成果團隊會場面對面、一對一深度交流對接,由投資機構對各成果的轉化前景等進行評定、排序並反饋對接意向。
【來源:北京市科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