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下午5點35分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公布:
獲獎人物: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獲獎人
獲獎理由:
「for the discovery of Hepatitis C virus」.
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在探索未知的路途裡上下求索;物物相傳,藍色星球的記憶,在億萬細胞的傳說中綿延傳承。
疫情之年,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比以往更受關注。向獲獎的三位科學家致以熱烈的祝賀和由衷的感謝!
自1901年以來,已經頒發了110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它在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9次未被授予。
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寫道:「如果沒有一件正在考慮的作品被發現具有第一段所述的重要性,獎金將被保留到下一年。」即使如此,該獎項仍不能頒發,該金額將增加到基金會的限制資金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少有諾貝爾獎被頒發。」
39個醫學獎只頒發給一位獲獎者。
33個醫學獎由兩位獲獎者共享。
38個醫學獎由三位獲獎者共享。
這是為什麼呢?在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有這樣的規定:獎金可以平分給兩部作品,每一部都被認為是值得獲獎的。二人、三人創作受獎勵的作品,應當聯合頒發。在任何情況下,獎金不得分給三人以上的人。
近年來不少家長對學科競賽尤為看重,許多家長在不了解學科競賽的情況下就盲目的給孩子報了大堆課程。學科競賽主要分為五大類:數學、生物學、化學、物理、信息學。現主要講下生物學課類競賽!
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屬於理學門類,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生物科學專業的科技含量要求較高,因此對於這個學科的學生來說,選擇繼續深造對於以後從事專業的科學研究很有必要。
1、學習課程
核心課程:包括了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學科;
必修課程: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學、生物統計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概論、生物化學、微積分。
選修課程:動物生理學及實驗、生物物理學、生物物理實驗技術、發育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藥物藥理學導論、生物統計學基礎、重大疾病的分子機制等。
2、學習內容:理論與實踐並重
生物專業學生做實驗的機會是非常多的。當你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做實驗的時候,很可能一種莊重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變成了一名專業的生物研究人員。
提示:和醫學專業類似,生物專業也需要做動物解剖實驗,同學們要有心理準備哦!
另外,生物學類專業對視力有要求,色盲色弱者慎重報考。
由於生物技術創新和創業的基礎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為了把握前沿學科的發展動向,一些頂尖高校本科教學中比較強調課程的英文(或雙語化)教學,強化學生學習國際最新科研成果的能力。
在理論學習之外,學校都會安排野外實踐活動。學生們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區或深山認識、觀察各種有趣的動植物,採集製作標本等。
三、畢業發展方向
1、讀研深造
由於目前國內高校生物科學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本科畢業工作前景不是十分明朗,相關就業領域要求更高學歷。如果想進入高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研,需要讀完博士。
2、職業分布
生物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也可以到工業、醫藥、食品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三個就業方向有:初高中生物老師、對口研發、到大城市的知名生物醫藥企業任職。
四、大學專業實力分布
開設該專業在全國排名前三的院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建議報考前10%的學科。
專業院校排名
五、專業報考建議
數理化基礎非常紮實的同學,對生物科學方面的研究有興趣,有耐心細心做實驗的同學,並有志將生物研究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同學非常適合報考生物科學專業。
重點:如果抱著本科畢業直接就業的同學並不建議報考,該專業需要不斷深造專研,有博士及以上的學歷才有較好的發展,選擇生命科學還要有把它作為終身職業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