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金雞百花電影節出海報了!
10月22日,金雞獎官方微博發布了本次海報,一下就來兩款。
在官微上,寫著這次海報的靈感來自於詩句「大浪淘沙始見金」,並在雄雞的造型中融合了「揚起的帆、回家的路」的意象。
之所以設計兩款,並分別選擇以海藍色和墨色為底,是為了傳達金雞獎回歸初心的溫暖寓意。
這次的海報,著實給人以一種「雄一家唱天下白」的豪邁感覺。所以海報出街後,網友的評論可謂是一邊倒地叫好。紛紛留言:我可以!!!雞你出息了!
要知道金雞獎之前的海報是這樣子的:
還有這樣子的;
濃濃的土豪風與鄉村風的結合體,這次終於有了藝術範。
海報象徵者電影節的門面,所以網友們對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海報可謂是操碎了心,之前的「網友設計海報大賽」,還驚動了不少了官媒。
金雞獎之所以如此受關注,和它的分量必不可分,這個電影節的出生、成長、成熟都和中國電影的發展緊密相關。
在中國電影領域,金雞獎和華表獎、百花獎雖然並稱三大獎,但其實各有側重。
華表獎由政府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屬於鼓勵性質的電影獎項,被稱為「政府獎」。
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而金雞獎呢,則由電影界的專家組成評獎委員會,並由專家實名制投票產生,是不折不扣的「專業獎」。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金雞獎代表了我國電影藝術的最高水準,獎項更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者,也對金雞獎十分看重。
除了獎項夠專業特點,金雞獎誕生的時間也很特殊。
金雞獎首次頒獎是在1981年。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大時代,以張藝謀、陳凱歌為首的第五代導演,開始在國際影壇初試啼聲,《紅高粱》《霸王別姬》等作品,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電影人的力量。
可以說,金雞獎的誕生是和中國頂級藝術電影的蓬勃發展同步的。
而且在發展過程中,金雞獎也在不斷調整、完善自己的獎項設置,以更好地為中國電影服務。
1981年的金雞獎只設置「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傳統獎項。
1982年就加入了「最佳剪輯」「最佳化妝」「最佳服裝」等技術獎。最近的一次變動,是基於編劇行業和當下IP盛行的特質,把「最佳編劇獎」分為「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改編劇本」。
這些努力,無疑促成了電影各方面從業者的積極性。
如今金雞獎在海報這樣的細節上,也開始用功,變得藝術範十足,相信她會繼續鼓勵中國電影人「聞雞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