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最近著實有點火。
先是11月12日至13日,其官網一口氣更新了3位「傑青」副校長,在高校任命中實屬罕見之舉,消息轟動一時。
再是短短7天後,也就是11月20日,官網又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
確定2020年擬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共10人。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這一批任教的博士生均為90後,其中還有二人為95後。
……
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意外嗎?
確實意外。
但若是了解這一切背後的「網紅教授」鄭強,也就並不覺得那麼意外了。
太原理工的大動作,真的有點硬
能讓這所211高校成為熱議的焦點,可以說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
當時,「網紅教授」鄭強正式加入太原理工大學,擔任黨委書記一職。
鄭強也沒有辜負眾人所望,在短短的7月內,為太原理工大學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人才方面,剛才也有所介紹,三位「傑青」副校長,十名清北博士生等等。
但這只是網上流傳比較火的消息而已。
其實,太原理工今年已經陸陸續續分九批聘用了200多名博士。
還有像8月12日,太原理工大學聘任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為特聘教授。
根據媒體「繆老師妙筆生花」的評價:
這種聘任的社會意義遠大於學術意義,屬於高端人才聘用的特例。
除此之外,在合作方面也是動作不斷。
7月份,太原理工大學與省衛計委和幾所醫院洽談合作建設醫學學科。
而僅僅1個月後,還與20家企業合作設立20個研究院。
也是在8月份,太原理工大學與浙江大學進行土木工程和建築學科合作了一次座談。
百忙之中,鄭強還帶領建立了太原理工附中。
而這些都還只是宏觀、較大的舉措與改革。
鄭強在太原理工的一些細節,也贏得了學校、網友的一片叫好。
例如在6月份的太原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儀式上,鄭強把保安、食堂阿姨、保潔員請上舞臺,讓畢業生對他們深深鞠一躬。
網友們普遍認為,這些職業在高校中屬於底層職位,但卻默默的支撐、保障這學校的運轉。
讓畢業生們對他們鞠躬,也是讓學生擁有一份感恩之心。
……
或許,就是鄭強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數月前還有傳言說太原理工大學,「有可能在第二輪雙一流大學評比中降級」。
而現如今,鄭強憑藉其一頓力挽狂瀾的操作,卻讓它有了「逆襲」趨勢。
但鄭強能夠取得這些業績,其實是他之前已經有過這樣的經驗。
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
從官網公布的簡歷來看,鄭強分別在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以及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擔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而在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這段時間,鄭強出任貴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一職。
「網紅校長」,這一頭銜也正是在這段時間,網友們給鄭強的一個稱呼。
至於原有,就是鄭強來到貴州大學後,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
在他來到貴州大學之前,一年的經費只有1個億,而在鄭強任職4年後,他給貴州大學留下了50多億的建設資金。
學校的各項硬體設施改變也是翻天覆地,學生的獎學金、補貼也是直線上升。
2014年,他還在貴州大學推行「通識教育」,大一不分專業,大二才開始分。
不僅是這樣大方面的改革,在一些小事上,鄭強也是要「插手」。
據媒體「校園和職場那些事兒」報導,重修校門、拿掉學校的餐館、買校車、對教師進行考核等等這些「小事」,都是因為鄭強「看不慣」所做的改革。
當然,這樣的改革,必然引來不少反對的聲音。
「這個大學就差姓鄭了」,甚至還會出現這樣的言論。
但鄭強這樣說道: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他也是這樣做的。
不僅是在貴州大學,在浙江大學期間也是備受學生喜愛。
「學生最喜愛的大學校長」、「中國好校長」、「最喜愛的浙大老師」等等榮譽數不勝數。
而且,鄭強的教育改革,還在繼續著。
誰是鄭強?
或許你聽說過鄭強,是因為今年4月他對留學生「許可馨辱國」事件一針見血的點評。
但其實,他被稱為「網紅教授」,並不是近期才開始的事情。
近十年來,鄭強先後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高校、企業、機關、中學進行了200多場講演。
憑藉自己慷慨激昂、詼諧幽默的演講風格,已經收穫了一定名氣:
「我們漠視歷史的價值,總以為樓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國市中心看看,幾乎沒有什麼新建築,他們以歷史積澱為自豪,而我們不斷以拆樓建樓來折騰自己。」
「教育的本職不是謀生,而是喚醒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卻被我們過度重視了。」
「中國足球不缺乏技術,不缺乏金錢,但他們缺乏責任感,哪怕是對消費者的責任心。」
……
經典言辭之多,已經在網上被整理成「鄭強語錄」,隨處可見。
而且可以說,他的「火」是屬于越來越火的那種類型,而不是曇花一現。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青年報社這樣評價道:
他的出現就是話題,他的言說成為語錄,他被譽為「當代中國大學的鄭能量」。
但鄭強的演講風格,並不是他能持續這麼火的唯一原因。
強悍的技術硬實力
鄭強1982年於浙江大學化學系取得學士學位,分別於成都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而後又赴日本深造。
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聚合物流變學、多組分聚合物材料結構與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1995年,留學回國的鄭強,在浙江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分子動態流變學研究學術團隊。
他的學術能力有多強?看一組浙江大學官網3月公布的數據便知:
鄭強先後發表SCI收錄論文多達45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4篇,大於5的33篇,大於3的167篇,SCI他引4600餘次。
獲國家授權專利3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應用研究成果已產生經濟效益逾20億元。
先後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研究項目20餘項。
而且鄭強僅僅用了2年半時間,便拿到了正教授的職位。
不難看出,鄭強的學術能力是實打實的硬。
點擊播放 GIF 0.0M
那麼,這樣的網紅校長,你怎麼 看?
參考連結:
http://www2017.tyut.edu.cn/info/1026/18943.htm
http://www2017.tyut.edu.cn/xxgk/xrld.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BC%BA/870?fr=aladdin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521139387138611&wfr=spider&for=pc
https://view.inews.qq.com/a/20201123A02GQY00
來源:量子位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