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結論是不確定的?Why are scientific conclusions tentative

2021-01-11 陸滿庭

* 用英語自身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是最好的方式,《英讀廊》是《滿庭說英語》中的拓展閱讀系列,這一系列的文章力求幫助大家在英語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並樹立英語思維;* 推薦的閱讀的方法是:先原文,適當看解析閱讀,還有疑惑再看雙語對照。* 解析中英語單詞的音標使用Dictcom和IPA雙音標標註,如果需要了解Dictcom音標,請參看我們的《dictionary.com所用的音標體系》一文。* 本篇文章難度係數5.1,由《小仙英語伴讀》人工智慧難度分析系統提供評分。

#英語思維#

【編者按】我們有時候需要了解一下科學相關的場景英語,今天就是這個主題。這是一段從某個角度對於科學的探討,我們來看看有關的說法和詞彙。觀點並不重要,重點在於英語。

Why are scientific conclusions tentative?【譯】為什麼科學結論往往是不確定的?【單詞】scientific 形容詞 [sahy-uhn-'tif-ik][san'tfk] adj. 科學的【單詞】conclusions 原型:conclusion 名詞複數形式 [kuhn-'kloo-zhuhn][kn'klun] n. 結尾;結論;結束【單詞】tentative 形容詞 ['ten-tuh-tiv]['tenttv] adj. 不確定的;暫時的;試驗性質的;猶豫不決的

Science tests hypotheses, not proving anything, just obtaining conclusions that support the hypothesis.【譯】科學檢驗假設,而不是證明任何東西,只是獲得支持假設的結論。【單詞】Science 原型:science 名詞 ['sahy-uhns]['sans] n. 科學;學科;理科;自然科學;專門技巧【單詞】tests 原型:test 動詞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 [test][test] n. 考驗;試驗;測試 vt. 試驗;測試;接受【單詞】hypotheses 原型:hypothesis 名詞複數形式 [hahy-'poth-uh-sis, hi-][ha'pθss] n. 假說;假設;前提;猜測【單詞】proving 原型:prove 動詞現在進行式或動名詞 [proov][pruv] v. 證明;檢驗;結果是【單詞】obtaining 原型:obtain 動詞現在進行式或動名詞 [uhb-'teyn][b'ten] vt. 獲得;得到【單詞】hypothesis 名詞複數形式 [hahy-'poth-uh-sis, hi-][ha'pθss] n. 假說;假設;前提;猜測

All is based on what you know at the time.【譯】一切都是基於你當時所知道的。【短語】at the time 在那時,那時候;例句:I agree at the time but later changed my mind. 我當時同意了,但後來又變了主意。【單詞】based 原型:base 動詞過去分詞 [beys][bes] vt. 以 …… 作基礎

Science does not prove or establish truths, it just gives you the best info based on what you know at this time.【譯】科學不能證明或創建真理,它只是根據人們當前所了解的知識給人們儘可能最正確的信息。【短語】at this time 的意思是「這時,此時」,例如:I would like to pay you back your money, but at this time I simply don't have it. 我想還你錢,只是現在我沒有。與 now 相比,at this time 相對沒有那麼迫切,例如,如果你在公園裡聽到「patrons are asked to leave the park at this time」,一般你還可以上個洗手間什麼的;如果聽到的是「patrons are asked to leave the park now」,你應該立即儘快離開公園,因為可能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單詞】prove 動詞原形 [proov][pruv] v. 證明;檢驗;結果是【單詞】establish 動詞原形 [ih-'stab-lish]['stbl] v. 建立;確立;創辦【單詞】truths 原型:truth 名詞複數形式 [trooth][truθ] n. 事實;真理;真實;真相【單詞】info 名詞 ['in-foh]['nf] abbr. 信息;情報(=information)

As these findings are verified over and over, they become more solid and more likely to be true.【譯】隨著這些發現被一次又一次的驗證,它們變得更加堅實,更有可能是真的。【單詞】findings 原型:finding 名詞複數形式 ['fahyn-ding]['fand] n. 調查(或研究)的結果;[律] 裁決 find的現在分詞.

【短語】over and over ['v nd 'v] 再三; 反覆【單詞】verified 原型:verify 動詞過去分詞 ['ver-uh-fahy]['verfa] vt. 核實;證明【單詞】solid 副詞 ['sol-id]['sld] adj. 固體的;實心的;結實的;可靠的 n. 固體;立體圖形 adv. 一致地【單詞】true 形容詞 [troo][tru] adj. 真實的;真的;準確的;精確的;忠誠的 adv. 真實地;準確地 n. 真相;精確

However, scientists do not produce "true" conclusions, jus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more and more strongly.【譯】然而,科學家並不會給出「真實」的結論,只是越來越強烈地支持這一假設。【短語】more and more 越來越多的;例句: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treaming into big cities.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大城市。【單詞】scientists 原型:scientist 名詞複數形式 ['sahy-uhn-tist]['santst] n. 科學家【單詞】produce 動詞原形 [verb pruh-'doos][pr'djus] v. 生產;引起;提出;製片;分娩 n. 產品;農產品【單詞】strongly 副詞 ['strawng-lee, 'strong][strli] adv. 強有力地;堅強地;激烈地

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 Magick/magic is so internally consistent that it is highly unlikely to be true, since there are no disagreements or inconsistencies, while science is full of them.【譯】一個有趣的觀察:我們對Magick與magic在內在上是如此的看法一致,都認為它們不太可能是真的,因此不會有分歧和矛盾,而在科學中卻充滿了這些(分歧或矛盾)。【單詞】observation 名詞 [ob-zur-'vey-shuhn][bz'ven] n. 觀察;觀察力;注意;評論【單詞】internally 副詞 [in-'tur-nl][n'tnli] adv. 內部;內在地【單詞】consistent 形容詞 [kuhn-'sis-tuhnt][kn'sstnt] adj. 始終如一的;持續的;一致的【單詞】highly 副詞 ['hahy-lee]['hali] adv. 高度地;很;非常;讚許【單詞】unlikely 形容詞 [uhn-'lahyk-lee][n'lakli] adj. 不太可能的【單詞】disagreements 原型:disagreement 名詞複數形式 [dis-uh-'gree-muhnt][ds'ɡrimnt] n. 不合;爭論;不一致【單詞】inconsistencies 原型:inconsistency 名詞複數形式 [in-kuhn-'sis-tuhn-see][nkn'sstnsi] n. 不一致;不調和;矛盾【解說】Magick是將magic加上一個字母k,專指魔法,而magic既可能指魔法也可能指魔術。

相關焦點

  • Why Chinese Everywhere Rallied for Vietnamese-American Passenger
    Zhang spoke to Sixth Tone about why a petition concerning a Vietnamese-American found resonance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ty, how he justifies the use of the 「lives matter」 slogan, and what Chinese
  • 世界頂級科學雜誌在大選前公開站隊,政治扭曲了科學的中立?
    該學派通過一系列案例研究發現,在科學實驗中,實驗者有巨大的「解釋靈活性」(Interpretative flexibility),他們可以決定實驗是否需要調和重新驗證,得出的結論可能不盡相同。因此,科學結論受到人類行為的影響,它更需要不同科學學派、團體之間的溝通協商。科學的理解,離不開所在社會環境所賦予的社會意義;與此同時,科學家的判斷,必須基於紮實的事實和數據。
  • 摘要、引言與結論| 要求、區別與聯繫
    如果問題重要,突出問題;如果方法重要,突出方法;如果某條結果重要,突出結果;如果結論重要,那麼突出結論。如果某個要素完全不重要或者目標讀者很清楚,那麼可以不出現。問題陳述: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必要時指出有什麼重要性和為什麼值得研究。動機:指出本文研究什麼內容(問題陳述中聲明的問題的一個子集),必要時給出研究目標。方法:簡要介紹是如何得到研究結果的,例如採用了什麼手段和步驟。
  • 77思維模型:5why分析法
    第三個為什麼:可以發現一些潛在的根原因開始浮出水面,此時仍要遵循正常的思維邏輯,不能急於得出結論。第四個為什麼:需要秉持客觀的態度,摒棄一切先入為主的想法,對獲得的分析方向(一般為1~2個)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 5why分析法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及實例
    千萬別忽視第一步:要向有關人員清晰陳述所發生的問題和相關信息,做到讓優化人員都了解要分析的問題是什麼,及時是不熟悉該類問題的人。 通過發生問題(紛爭)的現場與顯示其狀態的實物,可以了解到問題(紛爭)的詳細情況。第一,通過現場、實物把握實際情況。要抓住問題發生的部位、地點、時間段、時間、發生頻率、種類、類型、狀態、比例等事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模擬情景再現。
  • why not 和 why don't 的用法,初中英語必考,必須知道!
    文 / 陳德永英語動詞用法辨析(1)網民在初級中學都見到過這個用法:why not 和 why don't you 進行同一句轉換,無論你用哪個版本的英語,都會有這個用法的考查。今天我們從詞法的視角來分析 why not 和 why don't you 的句法實質。我們都知道這個結構:「Why not+動詞原形+…?」意為「為什麼不幹啥啥啥?」是一種比較強烈的建議表達。先看例句:Why not join us? 為何不加入我們呢?Why not come with me? 怎麼不和我一起呢?
  • 【聽力】Why Is It So Hard to Cure ALS?
    No one knows exactly why or how these cells die and that’s part of what makes ALS so hard to treat.In about 90% of cases, the disease arises suddenly, with no apparent cause.
  • 四六級作文模板:原因分析+得出結論
    因此,自然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Hence"一詞用在文章中大氣吧,但平時口語中別用,否則即使老外也用一種看老古董的眼神看你。。。   再特意提一句:"we'd better"在這裡不是「不得不」或「最好」的意思,而是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得出結論。
  • 科學英語: 青黴素/penicillin的故事
    要是在我們, 肯定疑神疑鬼, 而不會認真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兩天, 我和一個朋友聊起了這個事兒. 說起來什麼是科學精神(spirit of science)和方法論(methodology).科學的精神是單因素(single factor)和復現(recurrence), 證據(evidence)和證實(proof). 而不是, 妄加猜測.
  • 一切科學結論都是統計概率,但最嚴謹的科學也無法達到百分百。
    越接近於1,事件越可能發生;越接近於0,事件越不可能發生。世上的事沒有絕對的,誰也不敢保證一件事會百分之百的會發生,只能估計出可能發生的概率。概率的出現也是統計的結果,人們對概率的估計也是根據以往的經驗。  對於某一事件的發生,通過足夠多次數的統計,會發現發生的次數與不發生的次數之間的比值,會趨於某一固定值,這就是事件的概率。
  • 發現引力波:以「無用」和「不器」之胸懷看待基礎科學之美
    」之胸懷,人們都知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裡的無用,是不以「有用」這一功利的價值來衡量自己的價值。這也是「君子不器」的含義。與創業不同,創新是沒有國界的,基礎科學的研發,不是為了證明哪一個國家更應該有自豪感,而是要證明人類的創造力和對未知的好奇心。與應用科學不同,基礎科學並無直接的產出。也許有人會因為它不帶有功利性而對其不予重視,但人類迄今每一次重要的產業革命,都以基礎科學的突破為前提。
  • 科學就是要勇於承認錯誤:十大錯誤科學結論盤點
    人們不會迷信權威,但是大部分會相信「科學」。 如何科學地飲食?如何科學地工作?如何科學地休息?「科學」兩個字成了人們確認自己正確生活的最大保障。但如果「科學」不正確,那又會怎樣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科學家也是人,怎麼可能保證完全不出錯。
  • 科學就是要勇於承認錯誤:十大錯誤科學結論盤點
    人們不會迷信權威,但是大部分會相信「科學」。如何科學地飲食?如何科學地工作?如何科學地休息?「科學」兩個字成了人們確認自己正確生活的最大保障。但如果「科學」不正確,那又會怎樣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科學家也是人,怎麼可能保證完全不出錯。
  • The reason why和the reason that的區別,可以很簡單
    在英語句子中,我們經常會看到reason後面跟why從句,也經常會看到that從句,有的時候既沒有why,也沒有that。有些同學也許會感到困惑,為什麼?它們之間有區別嗎?2. why指代reason,在從句中作原因狀語:There are a lot of reasons why marriages don't continue.婚姻無法維持有很多原因。 Maybe I am looking for the reason why I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