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能為大運會留下怎樣的印跡?3個答案看大運場館的「蓉」耀

2020-12-07 四川新聞網

正在建設的東安湖體育公園 本報記者 胡大田 攝

  鳥巢、春繭、水蓮花……這些名詞,會讓你想到什麼?

  你一定知道,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在奧運會之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但你不一定知道,素有「小奧運」之稱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全球也有不少引以為傲的「大運遺產」:2011年在深圳舉辦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首例三館一體建築深圳灣體育中心,猶如孕育破繭而出衝向世界的運動健兒孵化器,被人們賦予「春繭」的愛稱,如今已經成為深、港、澳博覽會展的靚麗平臺和輻射珠三角的知名演藝中心;2013年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第27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第一次亮相世界舞臺的喀山中央體育場靜佇在卡贊卡河河畔,宛如一朵沉睡的「水蓮花」,大運會後舉辦的各項著名體育賽事使得喀山中央體育場成為全球最值得打卡的體育場館之一……

  從場館的角度出發,明年即將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都又能為大運會留下怎樣的印跡?連日來,本報記者通過專訪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行業專家,多角度探尋「成都答案」。三個「成都答案」背後,是成都讓體育離市民更近、離產業更近的深層次考量和實踐。

  答案1

  標誌性的「飛碟」場館

  「7個新建場館、13個改造場館在今年12月完工;其他改造場館是在明年2月份完工,而所有場館將於明年4月底全面完工,迎接4月到6月的測試賽,這個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剛剛忙完手頭工作,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場館部負責人何平抽空接受記者採訪時,熟稔地報出了大運會場館建設的進展情況。

  2019年3月,成都正式取得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申辦權;舉辦賽事的大運會場館項目也開始向全世界披露——為迎接大運會,成都共設置了49座場館,含13座新建場館和36座改造場館。何平介紹,13座新建場館包括了位於東安湖體育公園內的主體育場、遊泳跳水館、多功能體育館、小球館以及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體育中心等,這些場館都將在成都大運會期間承擔重要的比賽任務。「在這其中,東安湖體育公園的『一場三館』將承擔大運會開幕式和遊泳、體操比賽項目,也因此備受市民矚目。」

  東安湖的「一場三館」是本屆大運會中最大的一個場館項目,明年8月18日,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的樂章將在此奏響,呈上成都大運會獻給全世界的第一份大禮。「作為大運會開閉幕式主場館,開幕式上,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將以245萬顆LED燈珠在夜幕之下藝術呈現『飛碟』造型及屋面『太陽神鳥』。」根據何平的介紹,體育場「飛碟」設計靈感,一方面是貼合成都「科幻之都」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成都城市的標誌性元素太陽神鳥,兩個層面的設計考量代表著成都文明和現代科技的結合。

  事實上,除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東安湖體育場的設計還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東安湖體育公園整體布局充分利用項目用地南側東安湖、東側龍泉山等自然景觀資源,力求打造體育公園『望山見水』的空間形態。」何平稱,考慮到與龍泉山自然風光的融合,在設計之初建造團隊就為體育場預留了一個29米的平臺,在這既可以一覽龍泉山的壯美景觀,也可以瞭望東安湖公園內秀美的生態環境。「除了平臺,東安湖體育場的外立面設計以格柵的形式呈現,透過格柵,場館內的觀眾也可以看到遠處隱隱出沒的龍泉山,欣賞到自然與人文的美妙結合。」

  答案2

  熱愛運動的城市基因

  2019年2月14日,這是一個讓何平至今記憶猶新的時間點。「那一天,成都與華潤地產『敲定』大運會主場館建設合作事宜。」事實上,在此前,何平和同事先後10多次和龍泉驛相關主管部門對接施工屬地事宜,這項工作持續了半年之久,在和華潤的對接中,更是十幾次往返深圳和成都,「項目合作達成對我而言也是一個特殊的『情人節』禮物。」

  其實,從2019年3月獲得成都大運會舉辦權以來,成都就通過全方位的賽事籌備,將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與公園城市有機結合起來。「以賽謀城」,成都已開啟城市發展新賽道的產業布局。體育場館、公共設施、城市功能形態、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都將隨著成都大運會的到來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同時還有更多的城市新地標將拔地而起。

  在何平眼中,成都具備成功舉辦世界大運會軟硬體設施。近三年,成都已經成功舉辦包括世界體育舞蹈節、全球象棋雙人賽、女子桌球世界盃等數十項國際性賽事,雙遺馬拉松、成都國際馬拉松等已經成為擁有一定知名度的成都特色賽事。「遠不止於此,幾年內,成都還將建成天府奧體城、鳳凰山體育公園等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賽事場地。」

  不難看出,體育運動已融入成都的城市「基因」和發展戰略。

  承辦國際賽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營造健康運動場景、推廣健康休閒方式,「讓城市在熊熊燃燒的卡路裡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成都在國際品牌賽事申辦和舉辦方面收效明顯,2018年至2020年累計將舉辦國際體育賽事67個,其中洲際錦標賽以上級別賽事達50%、自主品牌賽事達40%。而這種「爆發式」增長,提升了成都影響力,向世界充分展示國際化的城市形象。根據世界著名體育市場情報服務商發布的最新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成都由第89名上升至第28名。

  「上周星期五我去了一趟杭州,考察亞運會的籌備情況,當時我聽到他們的籌備時間,是非常的『嫉妒』。」何平說,與杭州亞運會相比,成都籌備大運會的時間非常緊張。

  2018年年底成都開始申辦大運會,2019年3月正式拿到主辦權,距離2021年8月的開幕,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年半的時間。何平解釋道,建設時間的縮短,對於建設團隊而言,就意味著沒有了「糾錯」的時間,只能一次成功。「為此,我們需要在工作中大量地考察學習國內外大型賽會標準,要充分徵求安保、後勤保障以及醫療等工作部門的意見,並將其納入大運會場館的設計中,以儘量減少後期二次改造所造成的浪費。」

  熱愛運動的城市基因,正讓體育這一世界的通用「語言」,成為成都國際交往的嶄新「名片」。用何平的話說,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並極具意義的,成都用體育講出城市的故事,動聽、動人,激蕩人心。

  答案3

  可持續的經濟價值

  大型賽事體育場館的建設成本非常高,但是往往承辦完一次大型活動後,體育場館的運營便陷入困局,場館大多被閒置,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大運會是成都第一次承辦的世界性綜合體育賽事,賽後如何運營繼續發揮能量,顯然是一個需要提前做好「功課」的課題。

  根據成都關於大運會「辦賽營城」的理念,這些體育場館的設計除了考量在賽期的使用外,賽後的運營也是重要的部分。何平直言,解決大型體育場館後期利用問題,場館規劃是賽後運營關鍵。

  事實上,東安湖主體育場在設計之初就在「經濟」上有很多的考量。「主體育場的座位數是4萬座,也是綜合考慮了賽事運行以及它的經濟效益。」何平說道,關於主體育場內的座次設計,團隊考慮了很多的細節,前期則開展了多次專項調研。「我們分析了包括倫敦奧運會、俄羅斯世界盃、北京奧運會在內的多項國際賽事,發現大型體育場館租賃的費用高昂,但是滿座的情況卻較少,容易導致資源浪費也提升運營難度,多番研討調研之後,東安湖主體育場最終確定為4萬座席。」

  如何讓場館在後期依然能為城市作出貢獻?何平告訴記者,一方面大運會新建場館的設計以經濟型為主,充分考慮賽後社會運營。「改造場館在本屆大運會賽事場館中比重很大,36個改造場館充分依託高校、區縣原有體育場館進行改造提升,這類場館本就具有全民健身的功能,提升改造工作提高了它們的標準和服務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服務城市賽事舉辦和全民健身需求。」

  不僅於此,13個新建場館在選址上也充分考慮了區域周邊的需求,以保障賽後可將場館運營做優、做活。何平以位於安東湖體育公園內的主體育場為例解釋道,它滿足了龍泉驛區對於區級大型體育場館的需求。「未來,藉助華潤優勢,將圍繞體育公園對周邊進行城市綜合開發,將其打造成為集賽事、旅遊觀光、小型展覽、全民健身及文化演藝一體的綜合性場所,為周邊城市發展注入新的經濟動能。」

  顯然,這些計劃圍繞賽後場館體育功能,明確了商業運營模式,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和活動,既保持場館持久運營,又全面服務大眾、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在何平看來,成都大運會的賽事場館是基於區域「需求」和產業布局的考量,注重把賽後利用與賽區整體發展結合起來,通過場館持續利用,勢必將帶動區域體育、旅遊、文化等產業共同發展。

  專家觀察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尹響:

  讓廣大市民看見城市變化、分享賽事紅利

  2021年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腳步漸近。36個改造場館和13個新建場館,不是僅為大運會而建,在後續使用方面也將發揮重大作用。「無論是日本東京、神戶,義大利都靈,韓國光州,俄羅斯喀山,泰國曼谷,還是我國的北京、深圳等,從全球舉辦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城市的演進發展規律來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舉辦大多促進了這些城市的快速發展,進一步釋放了城市發展的活力,也體現了舉辦國際重大賽事對城市發展的重大意義。」上周,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尹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奧運會、世界盃、大運會等國際重大賽事均有力地推動了城市設施完善、交通優化、生態改善、面貌煥新、品質提升,擴大了有效投資、消費需求、就業崗位,大幅提升了舉辦地在全球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有效催化了各類高端要素在國際、國內的循環流動。

  但是如何有效利用舉辦國際重大賽事所投資建設的體育場館對許多城市來說既是一道難題,也是有益的探索。尹響分析說,從深圳的經驗來看,大運會體育場館不僅在賽後沒有變成「空巢」,反而成為彌補城市社區功能「短板」,促進社區能級升級的重要設施。作為主場館之一,位於深圳南山區的深圳灣體育中心在第26屆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桌球預決賽等功能,也是世界首例三館一體建築,一體化的設計將體育場、體育館、遊泳館置於一個白色的巨型網格狀鋼結構屋面之下,獨特的造型也被人們賦予了「春繭」這一富有寓意的美稱。

  他強調說,深圳灣體育中心位於號稱「中國最牛街道」的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該街道面積不到1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只有20餘萬人,但卻孵化了100多家上市公司,聚集了騰訊、阿里巴巴、大疆、華為、華潤、恆大、中國中鐵南方等有舉足輕重經濟影響力的企業,也高密度聚集了大量「高、精、尖」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粵海街道內恰恰需要集會展、博覽、大眾健身、小型賽事、演出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場館。在完成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規定的比賽任務以後,深圳灣體育中心在上述領域深耕運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通過多個項目實現盈利。2017年,「春繭」引進各類賽事以及文化演藝活動、早教培訓、投資路演、藝術展覽等活動294場,年度人流量超600萬人次。今天,深圳灣體育中心也正如「春繭」一般,成為拉動、支撐粵海街道以及南山區經濟發展、文化創新、商業繁榮的有力引擎。

  因此,尹響提出,成都須充分借鑑深圳等城市辦賽營城的先進經驗,以全局視野和長遠眼光科學地對重大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與街道、社區的發展進行系統規劃,將體育場館建設融入城市社區功能實現當中,將體育場館的經濟功能與社區經濟發展的需求相統一,設計好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加快建設賽事創意活動發布平臺,構建大運機會清單發布機制,全面拓展賽事綜合服務參與接口,提升社區環境品質、服務品質和運營品質,打造「有顏值、有文化、有溫度、有活力、有創意」的「五有」社區和特色街道街區。同時,依託大運會新建的體育場館,要成為成都市民「家門口的公共健身房」,企業的「投資路演、商品展示中心」,文化藝術家的「舞臺和劇場」,少年兒童的「運動場與學習體驗場」,讓廣大市民看見城市的變化、分享賽事的紅利、找到「成都人」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促進成都實現從「世界賽事名城」到「世界體育名城」再到「世界生活名城」的歷史性躍遷。

  本報記者 李豔玲 孟浩

相關焦點

  • 3個月時間 一邊學習一邊考試 大運場館將首次「迎檢」
    西南交大犀浦校區體育館■今年9月,成都收到國際大體聯「考卷」——製作示範性場館運行計劃;3個月後,國際大體聯、中國大體協等相關負責人將來到成都,聽取成都示範性場館匯報,大運場館將首次「迎檢」。■運動員熱身場地在哪裡?運動員受傷該如何處理?嘉賓、觀眾如何有序進出場?發生緊急情況,逃生路線如何設計?飲水怎麼保障?
  • 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劇透」:「大運號」衛星將亮相 在建...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2020年8月1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抵達倒計時一周年的起點。當天晚上8點,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暨成都市第14屆運動會開幕式,計劃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前,隆重舉行。
  • 大運場館探營丨東安湖體育公園:化身「飛碟」的太陽神鳥將飛向哪裡?
    紅星新聞大運頻道將陸續推出「大運場館探營」系列報導,以圖文採訪報導和視頻脫口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深度報導,呈現和解讀49所場館將為運動員帶來哪些新的體驗,未來將給市民帶來哪些實惠,特別是在「大運遺產規劃」方面的計劃和進展。第一期,一起來關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
  • 成都面向全球徵集大運會口號、會徽、吉祥物
    4月29日報導 今日下午,2021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都籌備工作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21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運會」)籌備情況進行通報。發布會上宣布,即日起,成都將面向全球重金徵集「大運會」的口號、會徽和吉祥物。
  • 成都大運會籤約國星宇航「直播地球」全面賦能智慧大運
    今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下簡稱「大運會」)贊助合作籤約儀式在廣州塔舉行。成都大運會執委會與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現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國星宇航正式籤約成為2021年大運會航天技術類獨家贊助商。
  • 成都面向全球重金徵集第31屆世界大運會口號、會徽和吉祥物
    4月29日下午,大運會成都籌備工作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運會」)籌備情況進行通報,大運會官方網站於今日同步上線,域名為:www.2021chengdu.com。同時,相應的官方社交平臺帳號也同步開始運營。通過官網和官方社交平臺帳號,成都將為世界留下精彩的大運會瞬間。
  • 8大項目49個大運會場館一圖搞定!運動成都·體育生活地圖上線了
    該地圖呈現的體育場館信息,包括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遊泳、門球8大項目和49個大運會場館項目。據成都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後續還將進一步升級和完善地圖功能,最終實現成都市域全覆蓋和功能集成。這張地圖方便快捷!操作指引在此!
  • 愛成都·迎大運 HOMO電音節今晚正式開幕
    據悉,成都大運會作為全球最盛大、最廣泛、最多樣、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交流盛會,將於2021年8月18日至29日舉行。本次HOMO電音節將持續一個半月,不僅敲響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的鐘聲,也向世界青年朋友們傳遞成都獨有的大運精神,展示「蓉味兒」十足的青春潮流文化。
  • 成都2021年大運會再迎重磅「合伙人」
    第二位官方合作夥伴,與成都共享賽事機遇 今年6月26日,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市場開發全球啟動發布會舉行。大運會正式向全球「賽事合伙人」發出邀請 。這一次,騰訊將成為網際網路類獨家合作夥伴,將科技賦能大運,用雲計算拉近賽場與世界的距離,用智能提升每個環節的效率,用大數據傾聽每個年輕人的心聲。
  • 第31屆世界大運會徵集口號、會徽、吉祥物
    今年3月1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舉行的國際大體聯全體執委會議上,成都市與國際大體聯、中國大體協共同籤署了正式主辦合同,標誌著成都正式獲得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   據介紹,第31屆世界大運會將於2021年8月舉行。屆時,將有來自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相關國際體育組織官員等參賽組賽。
  • 成都大運會場館建設者王晉:一步步向著兒時的夢想邁進
    成都大運會場館建設者王晉:一步步向著兒時的夢想邁進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若怡):進入五月,氣溫逐漸升高。華潤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塵土飛揚處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和機器的轟鳴聲。這裡將作為第31屆世界大運會開閉幕式和體操、遊泳比賽的場館。
  • 第31屆世界大運會籌備得如何?成都面向全球徵集口號、會徽、吉祥物
    去年12月13日,我市與國際大體聯、中國大體協籤訂第31屆大運會舉辦意向協議,今年3月1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舉行的國際大體聯全體執委會議上與國際大體聯、中國大體協共同籤署了正式主辦合同,標誌著成都正式獲得第31屆大運會舉辦權。第31屆大運會將於2021年8月在我市舉行,屆時將有來自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相關國際體育組織官員等來蓉參賽。
  • 以龍泉山、銀杏葉為靈感,大運會首個完工場館亮相!
    這座體育館總建築面積大約3萬平方米,從外觀上看起來,淡黃的金屬質感外牆,在陽光下金光閃閃。 龍泉中學體育館,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場館之一,也是大運會首個完工的場館。明年,大運會的籃球訓練就將在這裡開展。 7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了龍泉中學體育館進行探訪。
  • 「成都商報」探營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太陽神鳥「躍」飛碟
    超快的速度建設工期只有23個月 空中已能看到完整的「太陽神鳥」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包括「一場三館」,其中的4萬座甲級主體育場將舉行成都大運會的開幕式,1.8萬座甲級多功能體育館承擔大運會體操比賽任務
  • 2021,成都大運會祝福飛躍五大洲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與2021年一齊到來的還有「成都大運」。2021年8月,讓我們相約成都」,將新年的祝福送給了遙遠的朋友與每日相伴的同事。阿曼大體協也在社交媒體上回覆:「新年快樂!」。此前阿曼大體協還曾為成都大運會錄製溫暖祝福視頻,對大運會的期待之情溢出屏幕:Chengdu, I am coming!@Lucila是來自阿根廷的體育記者,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祝福——「與你共迎新年,來自阿根廷!」
  • 「愛成都·迎大運」主題外語活動南橋開啟,都江堰青年點燃大運熱情
    近日,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暨成都市第14屆運動會開幕式在成都拉開帷幕。 成都大運會進入倒計時啦!Laura志願者,從葡萄牙萊利亞理工大學回國後,長期從事志願服務活動,她通過葡萄牙語演講秀、基礎口語練習和現場互動為大家講授了一趟生動有趣的葡萄牙語課程,點燃了社區居民迎大運、學外語、用外語的激情。
  • 2021成都大運會城市公共英文標識糾錯活動線上首發
    2019年3月1日,成都正式獲得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成都隨即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個成功申辦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的城市。2019年7月14日,國際大體聯會旗從那不勒斯市交接至成都市,大運會正式進入「成都時間」。
  • 從深圳到成都:辦賽營城 促城市有機更新
    十年一輪迴,如今「精彩」即將首次到訪中國西部,成都大運會的腳步已漸近。十年回首,深圳大運會以其創新的思路、鮮明的主題、辦賽事辦城市的理念,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即將到來的成都大運會提供了值得借鑑的樣板。在越來越清晰的腳步聲中,成都也將像十年前的深圳一樣,用大運會成就夢想。
  • 今天,成都三線齊發!這四大主題列車不容錯過
    快跟小編到現場看一看5號線一二期首發列車「大運號」∇今天上午,成都地鐵5號線首發列車「大運號」駛出元華車輛段。王效/圖為什麼是「大運號」?成都地鐵5號線一二期擁有成都地鐵有史以來最長線路、最長列車和最大載客量。客流量密度大、流動性強、接受群體多元的地鐵,無疑是傳播成都運動美學,營造「喜迎大運會、享受運動美」的最佳平臺。看準這點,成都打造了「大運號」地鐵專列。這列以「在成都 成就每一個夢想」為主題的「大運號」列車,以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為主基調。
  • 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公共英文標識全民來糾錯!
    2019年3月1日,成都正式獲得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成都隨即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個成功申辦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的城市。2021年8月18日至29日,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屆時,將有很多國際友人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