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條熱搜讓無數球迷感到無比痛心。
據@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2019年12月5日凌晨2點14分,曾隨北京首鋼隊三度獲得CBA聯賽總冠軍的前首鋼男籃隊長吉喆去世,年僅33歲。
聽聞噩耗,很多球迷表示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據了解,吉喆與肺癌頑強抗爭了一年多。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萬眾期待的回歸,而是他永遠離開的消息。
除了惋惜和痛心,我們不禁思考,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年輕化?為什麼有些人不抽菸,還是得了肺癌?
其實,很多傳統想法都是錯的。關於肺癌,該引起重視了。
什麼是肺癌?
肺癌是一種肺組織出現失控性細胞增殖並通常伴發遠端轉移的惡性腫瘤。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首位。2018年全球約210萬肺癌新發病例(佔比11.6%)和180萬肺癌死亡病例(佔比18.4%);我國2014年統計數據為新發肺癌68萬(20%)和63萬(27.3%)死亡病例。
男性: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佔首位;
女性: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居於次席,乳腺癌為首位。
誘發肺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由於肺是呼吸系統最重要的器官,參與氣體交換過程,因此肺癌的發生自然與呼吸過程密切相關。
近年來,禁菸使吸菸人群肺癌佔比出現一定程度下降,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患肺癌?這是因為以下因素都可能成為肺癌的誘因:
1、抽菸
目前已知,抽菸是導致肺癌發生的首要原因,大約85%肺癌患者都有長期吸菸史。菸草燃燒會產生幾十種致癌物,對肺組織的長期損傷容易引發細胞損傷和遺傳物質變異,進而導致癌變。無論是一手煙,還是二手菸,危害都不容小視。
2、環境汙染
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物質、汽車尾氣等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加肺癌風險。
3、氡輻射
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惰性氣體,可存在於建築材料、室內裝飾材料和大氣汙染物中。當氡被吸入人體後,能長期滯留於呼吸道和肺部,進而引發肺癌。
4、職業暴露
許多從事石棉、煤焦油、煙塵和重金屬等行業的人員,由於吸入的物質也具有致癌性,因此也能增加肺癌風險。
5、遺傳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家族史在肺癌發生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肺癌有什麼症狀?
和大多數癌症類似,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和典型,因此很難被發現。
當症狀開始顯現時,通常肺癌已進展到一定程度。所以,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注意了:
1、咳嗽是肺癌典型特徵,通常為乾咳,且通常的藥物治療效果均較差。如果痰中帶血則說明治療已經侵犯到周圍血管。
2、胸部疼痛是肺癌的另一個典型特徵,出現時應及時就醫,開展全面檢查。
3、還有一些非典型症狀,如發燒、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和疲勞等,若出現遠端轉移則還會出現骨痛、頭痛、四肢無力等。
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年輕化?
傳統上認為,包括肺癌在內的大多數癌症都是一種老年性疾病,通常50歲後患病機率才逐漸增加。
事實上,癌症在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生,50歲以下患者仍有5%比例。考慮到肺癌是第一癌症,因此有一定數量年輕肺癌患者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於肺癌發生過程極為複雜,因此肺癌年輕化趨勢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定,從而為篩查和預防帶來巨大挑戰。
相對於老年肺癌患者(50歲以後),青年肺癌人群具有明顯不同特徵,如吸菸比例不高、遺傳因素比例更大、惡性程度更高(發現時大多晚期)、預後普遍不佳等,這一現象值得引起青年人的注意。
如何預防肺癌?
目前還沒有完全根除肺癌發生的措施,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減少肺癌發生機率。
1、注意常規體檢
肺癌早期發現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因此高危人群進行常規體檢非常重要,儘早發現儘早幹預。
2、戒菸
減少肺癌風險最好方式是既不主動抽菸,也不吸入二手菸。遠離菸草是遠離肺癌的最有效措施。
3、遠離致癌物
無論是放射性元素氡,還是石棉等化學致癌劑,儘可能避免在工作或生活過程中接觸這些物質。
4、健康飲食
已有數據顯示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對減少肺癌發生具有一定價值。
5、體育鍛鍊
一些研究發現適當運動也可降低肺癌發生的風險。
生命可貴
一定要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