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一座城市的安全離不開消防。哪裡著火,哪裡就有消防隊員;哪裡有人被困,哪裡就能見到消防員的身影……在市民眼裡,這是一群「最可愛的人」。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每次執行任務時,都要背負著44.6公斤的裝備。今天,是全國消防安全日,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為你揭秘他們所攜帶的這些神秘「單兵戰鬥裝備」。
記者王驍周蓓蓓
攝影記者李立通訊員餘根玲姚煜
記者體驗滅火戰鬥服
在市公安消防局特勤大隊一中隊的戰鬥服架子上,排列著整齊的戰鬥服,戰鬥服上都標有每個隊員的名字,做到專人專用。
為了感受這些戰鬥服的「份量」,記者經過許可,試穿一套符合自身體型的滅火戰鬥服。但記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無法穿戴整齊。光是穿背帶式褲子,都很難拉上。最後,在兩名消防員的幫助下才穿上了它。而消防隊員說,平常他們有任務時,要在20秒內穿好它。
這身衣服給記者的第一感覺是,身上的「擔子」很重,特別是穿著消防靴,顯得非常沉重,這是因為滅火防護靴裡有鐵板。緊接著,消防隊員給記者戴上阻燃頭套和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感覺整個人就被包在了裡面,因為玻璃面罩的緣故,也顯得特別悶。
然而這僅是開始,記者還需要戴上消防頭盔、系上腰帶,背安全繩、空氣壓縮瓶,攜帶呼救器、對講機等裝備。最後再提起消防水槍和消防水帶。
記者細數了一下,穿戴的裝備有16種,共計22件。等穿戴整齊後,記者已無法彎腰。小跑幾分鐘,已邁不動步伐。
一套裝備重達44.6公斤
據該中隊消防隊員介紹,這一套消防隊員貼身裝備,是每一個消防隊員進入火場實施內攻的標準單兵戰鬥裝備,加起來總重量達44.6公斤,每套價值2萬多元。
而這些貼身的22件裝備都有著不同作用,主要用於消防員自我保護和營救他人使用。此外,不同崗位人員配備的裝備不一,像指揮員、班長、安全員等崗位,還需要增配指揮設備、分水器、破拆器材等。如果遇到不同災害救援,他們還需要更換不同的防護服進行處置。
「一個消防隊員在出火警時,要穿著這些裝備,在火海中一待往往就是五六個小時,並且還要不斷攀爬什麼
的,那種感受只有消防隊員自己才能體會到。而在平時訓練中,消防隊員時常要穿著這套裝備跑10層樓,而且要在50秒內完成。」一名消防隊員告訴記者。
每套裝備帶有呼救器
目前,該中隊的這套裝備還是處在全國最為領先的位置,不少技術都來自國外,除材料外,各種滅火、防護功能都是一流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套裝備都配有一個專用呼救器,每次出警都要隨身攜帶,掛在腰帶或肩部位置,用於消防隊員在滅火救援現場定位和自救報警。報警分自動報警和手動報警,消防隊員如果站在一處靜止了30秒左右,呼救器就會自動發出警報聲,或者消防車上的值班員也會接收到信號,顯示消防隊員個人代碼以及所在位置。
之所以給每位消防隊員佩戴呼救器,就是為了保證消防隊員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每位消防隊員身上還佩戴了一副輕型安全繩,長20米,具有強度高、延伸率小、抗衝擊性能好等特點,足夠可以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萬一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用來撤離。
揭秘16種
「單兵戰鬥裝備」:
1、消防頭盔:具有照明、防砸、防穿刺、防撞擊、防火阻燃及絕緣的性能。
2、阻燃頭套:保護臉部,隔離熱輻射
3、滅火戰鬥服:上衣為寬體結構,下褲為背帶式結構,採用FBI防火材料,適用於消防員日常滅火搶險。
4、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在濃煙、有毒環境下使用,由面罩總成、供氣閥總成、氣瓶總成、減壓器總成、背託總成等構成。一般有9升和6.8升兩種規格,前者在實戰中能用30分鐘左右。
5、呼救器:一般置於腰帶或肩部,用於消防員在滅火救援現場定位和自救報警。報警分自動報警和手動報警,消防員如果靜止一分鐘,呼救器沒有振動,將自動發出警報聲,後臺將接收信號,顯示消防員編號以及大概位置。
6、消防手套:耐磨、隔熱。
7、消防腰帶:萬一火場發生爆炸時,可以防止衝擊波。另外,在登高作業時也可起到安全保護,腰帶上可外掛部分常規個人裝備,如腰斧、安全鉤等。
8、安全鉤:一般有2個以上。
9、輕型安全繩:長20米,具有強度高、延伸率小、抗衝擊性能好等特點,可以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
10、消防腰斧:可破拆一般木質門窗及鐵皮。
11、班組安全繩:一般有30米和50米兩種,具有導向功能。
12、手提強光燈:攜帶方便,防爆、防靜電,而且照明穿透性強,充一次電可以使用10小時左右。
13、專用對講機:方便通訊。
14、消防水槍:一人一個。
15、消防水帶:一人兩盤。
16、滅火防護靴:內置鋼板,具有防穿刺、防滑、絕緣、耐磨等特性。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