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1021_1036051_taonews.html
由中國科學社於1933年8月創刊,距今已有80年的歷史。《科學畫報》在80年的辦刊歷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動、圖文並茂地介紹最新科技知識,形式多樣地普及科學技術的特點,對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水平,啟發青年愛好科學、投身科學事業起了很大的作用,當今的不少著名學者、教授、科學家,青少年時代都曾受到它的薰陶和啟發。
文章數
雖然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其實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有一些謎題解決起來可能還很困難。
1
新冠病毒從哪裡來?
新冠病毒究竟最初來自哪裡?科學家分析,可能的原始宿主是蝙蝠。新冠病毒和蝙蝠體內的某種冠狀病毒相似性達96%,但是仍然不能據此確證蝙蝠為源頭。另外,人類新冠病毒的源頭也很難追溯。
2
新冠肺炎夏季會消失嗎?
2003年,SARS在冬春出現後,在夏季就消失了。最初,不少人以為新冠也會如此。然而,新冠在南半球的蔓延讓這個說法失去了依據。當然,南半球的疫情明顯要輕很多。疫情最為嚴重的北半球夏天未至,新冠肺炎在夏季是否會消失也有待驗證。
3
新冠病毒明年會再來嗎?
當年的SARS只流行了一季,之後再沒有出現。新冠肺炎也會如此嗎?今年秋冬時會不會捲土重來?也是未知。由於新冠病毒比SRAS病毒毒性弱,傳染性強。科學家傾向於認為,新冠肺炎可能會再來。
4
治癒患者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有多強?
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確會產生抗體,但是這種抗體究竟能維持多久?治癒患者後續檢測「復陽」現象,究竟是殘留病毒,還是新感染的病毒?
5
新冠疫苗還需要等待多久?
我國的疫苗已經開始招募志願者了,其他國家在疫苗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何時人們能接種疫苗呢?
6
沒有被發現的攜帶者比例有多大?
新冠病毒攜帶者分為好幾類,其中有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攜帶者,輕症患者可能在家熬幾天就自愈了,無症狀患者更是無人知曉。這兩類人通常不會被統計進新冠患者總數裡。然而,這兩類人也具有感染他人的能力。
7
兒童的傳播能力有多強?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各個年齡人群中,兒童患者數量比例很低,重症比例更低。這可能是兒童社會聚集程度低的緣故,也可能是兒童抵禦新冠病毒能力強的緣故。如果是後者的因素,那麼兒童的輕症和無症狀患者的數量可能就會比其他人群大,兒童的傳播能力就可能更強。流感就是這樣的。
8
新冠病毒的毒性究竟有多強?
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差異較大,這不禁有些讓人困惑。如果按照有的國家10%左右的患者死亡率來看,這一病毒毒性很強。但是,如果按照有的國家不到1%的病死率來看,這一病毒毒性相對較弱。統計數據的不準確、醫療條件的差異,也增加了科學家對新冠病毒毒性判斷的難度。
9
新冠病毒能否變異成更毒的病毒?
現有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不少基因位點已發生突變,但是其性狀還是一致的,即沒有變得更強或更弱。由於目前的傳播範圍越來越大,人們擔心它們會變得更毒。
10
能開發出克制新冠病毒的藥物嗎?
目前,沒有克制新冠病毒的新藥,臨床嘗試的都是「老藥治新病」,被專家比較看好的有幾種:氯喹、羥氯喹、瑞德西韋、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等。但是,它們的療效尚未被完全確認。
文/曉陽
本文來自《科學畫報》
loading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雖然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其實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有一些謎題解決起來可能還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