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屏幕造型都特別相似,基本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們就會把心思用在提升屏幕刷新率或者改變材質上。那麼問題來了:刷新率和材質哪個更影響實際體驗?高刷新率屏算不算「智商稅」?不同材質的屏幕差距真的很大嗎?今天好物君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高刷新率是「智商稅」?非也非也,關鍵看配套有沒有跟上!
大概是從去年的一加7系列開始,追求高刷新率屏成為手機行業的新潮流,無論是華米OV還是三星魅族,都對其趨之若鶩。同樣,消費者的反應也是如此,大多數小白用戶就算不懂刷新率是什麼意思,也會被這些營銷大師們帶一波節奏,一致摒棄傳統的60Hz屏幕,主動把購機成本花在高刷屏上。
刷新率有什麼用?簡單來說,就是讓動態畫面看上去更舒服、更順滑。它並不會對手機的性能造成任何影響,在擁有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畫面看上去會更流暢一點。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刷新率呢?咱們也別拽讓人看不懂的專業名詞。
這麼說吧,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那種手翻連環畫?就是一個小本子,每張紙上都有一個靜態畫面。快速翻動小本子的時候,畫面就會動起來,翻得越快動得越快,畫面看上去也就更連貫。
加快手翻連環畫的翻動速度,和提高刷新率是一模一樣的道理。大家在屏幕上所看到的動態畫面,都是由一幀幀靜態畫面組成的。高刷新率說白了,就是增加單位時間內屏幕所呈現出的靜態畫面數量,然後讓人產生一種「手機更流暢」的錯覺。
刷新率和屏幕材質哪個重要?內行人: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弄懂了上面的原理,我們就會意識到:手機的刷新率越高,屏幕在單位時間內反饋給使用者的視覺信息就越多,畫面看上去就更流暢。但大家要明白:刷新率針對的是動態畫面,它無法對色彩顯示效果造成影響,也無法對手機性能造成影響。
而屏幕材質則直接關乎著手機的色彩表現力,以及色域覆蓋範圍。簡單理解就是:刷新率針對的是動態圖像,材質針對的是靜態圖像。
刷新率和屏幕材質哪個更重要?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這兩種參數沒辦法直接比較,它們各有各的用途。如果非要給出結論,好物君會認為屏幕材質更重要。為什麼?因為高品質屏幕所帶給使用者的視覺衝擊力是極為震撼的,在看電影、看照片、瀏覽網頁、玩遊戲等多個場景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視覺體驗。
而刷新率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制約,比如軟體的適配、遊戲APP的優化等。60Hz刷新率的頂級OLED屏幕,實際觀感要超過120Hz刷新率的普通LCD屏,誰優誰劣一目了然。把144Hz、120Hz和90Hz的高刷屏放在一起進行觀察,它們之間的差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OLED V.S LCD,前者養眼,後者護眼,廠商們的選擇說明了一切!
我們這裡所說的屏幕材質,主要指的就是OLED屏和LCD屏,OLED屏又可以分割出AMOLED屏等其它子類型。OLED屏的發光方式較為特殊,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色彩表現力強,對比度高,而且材質柔軟,可塑性更好。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頂級旗艦機,所有曲面屏都是OLED材質,也只有這種材質的屏幕,能實現100%超廣色域覆蓋。但是OLED屏也有自己的缺陷,那就是高頻閃損傷視力,尤其是在暗光環境中,長時間盯著屏幕看眼睛很容易發酸。
LCD屏的優點是便宜,縱觀當下的主流千元機,無一例外用的都是LCD屏。蘋果的iPhone XR和 iPhone 11用的也是LCD超視網膜屏,好在這種材質的屏幕比較護眼,觀感較為柔和,對比度不是那麼強烈。而它的缺點就在於可塑性差,無法做成曲面屏,色彩表現力也要比OLED屏差一大截。人都是視覺動物,都希望能看到更美好的畫面,單從這一點出發來考慮問題,就會發現OLED屏確實是未來的主流。
把一臺直板LCD屏手機與一臺超曲面OLED屏手機擺在一起,假如你是數碼小白,你會認為哪一臺更高端?你會更願意為哪一臺付錢?當然是後者!也正因如此,廠商們才會不遺餘力地推廣OLED屏,消費者對此還是十分歡迎的。儘管很多人說「 LCD永不為奴」,然而時代的發展方向並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總而言之,手機屏幕是好是壞,有很多評判標準,靠的往往是綜合實力,而不是某一項參數。在好物君看來,屏幕材質是基礎,高刷新率則是錦上添花。前者的重要性要更高,後者多多少少有一點營銷噱頭的味道,不知道大家是否贊成這一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