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大,無奇不有,讓我們一點點了解宇宙,地球,自己
不少天文學家曾認為,神秘的宇宙中僅有天王星與海王星具備產出鑽石的極端條件,這是因為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大氣層內含有15%的甲烷,而木星與土星的大氣層內,甲烷的含量都沒有超過0.5%,即使如此,人類還是在土星與木星中發現了大量閃閃發光的結晶碳,也就是鑽石,這是因為土星與木星皆屬於氣態行星,大氣層中甲烷在高強度的閃電以及高溫高壓的影響下,令甲烷面目全非,分離出的碳呈煤灰狀,在降落的過程中凝為石墨,由於溫度過高,使其熔化為液體,從而形成了鑽石雨的壯觀景象,並且年年如此,產出的鑽石約為一千噸,有些鑽石的直徑甚至長達1cm。
很多科學家普遍認為,地球上的緩步動物極有可能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下也能存活,2013年9月,科學家們將乾粉狀態下的緩步動物小斑熊蟲,放入太空艙後,送入太空軌道後,將它們暴露在太空輻射、近似真空和極端低溫的環境下,10天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3隻小斑熊蟲的樣本毫髮無損,在濾除紫外線的情況下,這些經歷過重重太空環境考驗的小斑熊蟲依然可以排卵、脫殼繼續生存下來,由此可見,它們的生存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十分強大,在此之前,人類認為僅有苔蘚與細菌能夠在真空與太空輻射中生存下來。
地球的海平面大氣壓約為十萬帕斯卡,地球的低軌道衛星系統中,其大氣壓約為地球大氣壓的10億分之一,這種惡劣的條件下水分子可以存在生物體內的機率基本為零,使得科學家們至今無法理解,這些生物為什麼可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繼續生長發育並且還能繁衍後代,目前科學家們僅推測出,小斑熊蟲之所以能夠抵抗紫外輻射,很可能與它們缺水也能活過來的神奇能力息息相關,因為它們能夠長期的將自己維持在假死狀態,2007年,人類也曾將小斑熊蟲帶入太空,並將小斑熊蟲裸露在真空環境以及太空輻射下,它們的確存活了10天之久,還有科學家表示,小斑熊蟲能夠在超新星爆發、小行星撞擊以及伽馬暴等足以毀滅天地的災難中繼續存活,甚至還有人說太陽不發生爆炸,小斑熊蟲就永遠不會走向滅絕。
1852年3月17日,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萊德加斯帕裡斯觀測到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靈神星,它的名字是以希臘神話中靈魂化身的普敘刻命名,據觀測結果顯示,靈神星由鐵元素與鎳元素構成,這顆神秘的天體裸露在宇宙中,這顆巨大的金屬體的表面既不存在礦物質水,也不存在水分子,人類目前僅在靈神星中發現了微量的矽酸鹽造巖礦物輝石。人類所在的地球半徑為6371公裡,地球赤道的周長約為40076千米,表面面積約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的區域為海洋,29%的區域為陸地,因此,在宇宙中觀測地球的顏色為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