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論文免費出版並不可行:學術服務理應有人付錢

2021-01-12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前一陣子,《Nature》要推出機器學習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消息引發了許多爭論。這本來其實是一件好事,但機器學習領域內已經成為共識的「開放、免費」和《Nature》代表的傳統科學期刊的收費出版及閱讀的做法之間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對於機器學習領域的人來說,研究成果的免費、開放(開源)幾乎是默認的,以免費的會議論文、免費的 arXiv 預印本、開源的 Github 項目為主要研究成果傳播方式的做法實際上恰恰是這個領域得以快速發展和興盛的重要原因。所以當《Nature》要把傳統的收費、封閉閱讀的做法重新呈現給大家之時就引來了激烈的反對之聲。

法蘭克福高級研究學院的物理學家 Sabine Hossenfelder 對傳統自然科學科研更為熟悉,她在 Twitter 上提醒大家不要以天真、片面的視角看待這件事:任何機構提供論文服務都是有成本的,那如果你不掏錢、我不掏錢,他們要怎麼過日子呢。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把她的完整表態整理如下。

沒錯,商業化學術出版機構目前可以拿到高昂的利潤。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我更喜歡把學術成果免費開放(open-access),實際上我所有的論文都可以在網上免費查看。但是那些希望學術出版巨頭們關門大吉的人可能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如何。

首先我列舉一些客觀事實。出版商們提供了切切實實的服務。除了編輯、製版、印刷成紙面的雜誌之外,這背後的數據存儲和檢索系統是不可以被忽略的;還有索引、標籤以及其他與搜索相關的功能,再加上時不時需要進行的系統軟體更新維護。僅僅是有一大堆信息是不行的,你還需要有辦法能從裡面找到需要的東西。

出版商也協助了論文評審的過程。雖然論文評審也並不是非要藉助出版商不可,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這樣做的。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現狀,這項服務對整個科學界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你把所有的開銷都算上,有很多針對非常具體的問題的論文根本無法讓出版商盈利。比如某個大學裡只有兩個人有可能會讀某篇論文,那麼為了出版這篇論文,出版商的開銷肯定要比大學猶猶豫豫願意付給出版社的價格更高。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免費開放的學術伺服器也不是零成本運行的。是的,提供這些服務的人也是要吃喝、要付房租的。實際上我都覺得有些內疚,我和我所在的研究機構很依賴他們的服務,但我們從來都沒有付過錢。但最終,有些人、以某些方式,是要把這個帳補上的。

目前的出版商生存的方式是,虧本印期刊,然後要求別人付錢打包購買論文的閱讀權。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好。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如果完全從資本主義的盈利至上的角度來考慮的話,他們需要把期刊出版的業務也一起全部停掉。這對科學界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大多數時候人們宣揚科學論文應當是免費的,他們認為納稅人已經為研究本身付過錢了。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的資金都是來自稅收。更重要的是,即便資金確實是來自稅收的,這些資金也並沒有同時包括研究本身的費用和出版費用。出版期刊的這件事會給學術研究增加價值,而研究人員們通常沒有錢來付給出版商。想要給免費開放的學術服務找到資金支持是很難的一件事,對於有些國家的研究人員來說,他們的研究經費已經是不足的了,那麼這樣的學術服務就更難得到支持。

所以這裡的重點是,出版商的人是做出了切切實實的工作成果的,這些成果對於科學的運轉也不可或缺,那麼也就需要有人以種種辦法付給他們工資。一個純粹的商業化的模型對於科技文獻的出版是壞事,同樣地,它對於學術研究也會是壞事。

「以後就別收錢了」並不是一個執行得了的選項。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免費的。所有這些問題的出發點都是因為科學出版是一項公共服務,但它並沒有像別的公共服務一樣得到直接的資金支持。

總結一下:僅僅對當前的狀況報怨個沒完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想出一些替代性的辦法,而且不要讓狀況變得更糟。我看到了一些人提出的建議,大多數都無可救藥地天真,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這些因果關係。

補充數字:對於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平均每篇論文的審稿、編輯費用大概要高出普通期刊 10 倍。比如《Nature》雜誌估計自己的開銷大約是「每發表一篇論文,需要一萬以及三萬英鎊」。

via Twitter @skdh,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方舟子:學術出版混亂 垃圾專著誤國誤民
    學術出版的利益鏈條   北京晨報:既然對學術研究沒有多少意義,又沒有什麼人看,為什麼還會泛濫呢?   方舟子:這就涉及學術出版背後的利益了。對於出版社來說,出版這樣的書是旱澇保收的。因為它拿的是國家的錢,或者是研究人員的經費。因此,即便是一本都賣不出去,他們仍舊賺錢。
  •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原標題: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本周於德國召開的 Open Access(開放獲取)2020 會議上,來自中國的圖書管理中心及學術研究資助機構明確表示,正在考慮支持讓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在出版後能立即免費閱讀。
  • 維普網宣布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向讀者開放學術論文的下載權限
    維普網宣布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向讀者開放學術論文的下載權限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01-29 23:04 來源:
  • 美知名出版機構撤銷41篇涉造假中國醫界學術論文
    南都訊 記者劉素楠 近日,美國知名學術出版機構BioMedCentral(簡稱BMC)撤銷了43篇偽造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其中41篇出自中國作者之手,作者單位涉及38家國內知名醫科院校及三甲醫院。同行評審被偽造BMC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獲取學術期刊出版機構,總部位於美國,擁有277家同行評審期刊。該出版機構採取開放獲取方式,任何作者都可經過網站註冊,通過在線投稿系統直接選擇BMC旗下學術期刊投送學術論文。在BMC的眾多學術期刊中,同行評審發揮了重要作用。
  • 這個網站可以免費下載論文 不用再上知網花錢
    原標題:這個網站可以免費下載社科論文,不用再去知網上花這筆錢了  近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提供免費論文下載的消息刷爆了學者、人文社科類學生、研究者的朋友圈。  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
  • 【服務】免費論文檢測系統大盤點
    Org論文通行證網(中文)http://www.paperpass.com/系統推出免費試用功能,通過您的手機號碼即可申請。申請成功後,您將免費獲得3000字的檢測量(每個手機限申請一次)。目前在用檢測版本是汲取了大量的用戶意見後開發的,更新了比對算法,比對的效率和準確率大大提高,另外還增加了上傳文件、下載報告、引用率統計等實用功能。我們將繼續貼近用戶需求,升級比對算法,為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論文原創性檢測服務。
  • 谷歌學術推出「經典論文」
    6月14日,谷歌學術另闢蹊徑,推出一項服務,名為「經典論文」 (Google Scholar: Classic Papers),把學術光環從期刊轉移到論文和作者。人們對學術論文的評價往往關注於最新研究成果,但是有些學術論文在出版後對本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的影響。谷歌學術的「經典論文」,指的是那些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在某一研究領域得到高度引用的論文。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免費下載社科論文
    近日,該文獻中心提供免費論文下載的消息刷爆了學者、人文社科類學生、研究者的朋友圈。 據澎湃新聞3月7日報導,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任何用戶只要註冊登錄後,就可以使用文獻檢索、資源訂閱、在線閱讀、全文下載等功能。有人將之稱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免費使用的數字資源」。
  • 清華學生作業查重,網友:抄襲論文理應退學
    抄襲作業和論文造假,一直是各大高校深惡痛絕的事情,但是呢,又屢禁不止,因此,許多大學院校,也只能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了。畢竟,這類心照不宣的事情,根本無法徹底根除。不過,作業造假和論文剽竊,會嚴重危害公眾的認知,也會損害大學生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地位。
  • 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學術文獻資源服務平臺向高校提供免費服務
    為了方便全省師生在疫情防控期間 「居家研學」,使用學術期刊資料庫查閱文獻,尤其是保障畢業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開展論文查重,省教育廳組織相關企業,面向全省高校師生免費開放學術論文查閱及查重檢測等權限。
  • 免費丨居家讀論文,在線可投稿:中國集刊網及投約稿系統免費開放
    免費丨居家讀論文,在線可投稿:中國集刊網及投約稿系統免費開放 2020-02-0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網站可以免費下載社科論文,不用再去知網上花這筆錢了
    有人將之稱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免費使用的數字資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截屏圖實際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早在去年12月30日就已正式上線運營。目前,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主要開設有資訊、資源、專題、服務四個欄目,資源包括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外文圖書、古籍四類,收錄哲學社會科學相關領域文獻共計一千萬餘條,提供在線閱讀、全文下載等服務;還收錄有國內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重要的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學術機構以及資料庫的連結便於廣大讀者查閱、使用。
  • 開學季論文查重業務升溫 還提供代寫
    網絡截圖9月開學季,各高校大四學生和研二學生陸續開始撰寫論文開題報告和論文,有商家從中發現商機,提供查重降重服務,聲稱可通過知網驗證。記者體驗發現,不同平臺查重結果卻差異大。此外還出現了不少代寫業務。專家認為,學生對待論文態度不端正,從而依靠查重、降重軟體,甚至代寫。學生應加強學術道德感,同時學校也要引導學生獨立撰寫論文。
  • 《科學》:那些消失的學術期刊,妥善保存學術論文刻不容緩
    900種僅在線出版的學術期刊也可能因為不活躍而面臨消失。該研究沒有發現有著名學術期刊或論文消失的例子,也沒有收集有關期刊影響因子和文章引用率的數據。這些消失的期刊中大約一半是由研究機構或學術團體出版的。而這些消失的期刊沒有一個是由大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依然表明,各個學科、各地區均有處於消失的危險中的研究成果,出版商應該投入資金改善當前的保存條件。
  • 花7萬5發一篇Nature論文,所有人可免費閱讀!值嗎?
    開放存取是一種基於知識共享的學術出版模式,將後端訂閱付費轉移到前端作者付費,在遵循創作共享授權協議條件下向全社會開放免費閱讀。此次《自然》對每篇OA論文定價9500歐元,遭到了不少科研人員的質疑,畢竟,它比現有OA期刊最高等級的論文處理費5000美元,高出了一倍不止。而且,外界並不知道這個價格究竟是如何制定的。
  • 學術論文要有基本的論證形式和內容
    其中,出版產業的實際文化效用是隱性的,但其影響力是巨大的。作為傳播媒介,理應率先打破城市話語文化與鄉村思想文化的隔閡。二、新媒體構建新城鄉文化精神媒體在新媒體時代內容多變,內涵豐富。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空氣,每個人都有自由呼吸的權利,都能享受自由呼吸的樂趣。
  • 免費論文查重網站可信嗎?有哪些靠譜的論文查重網站?
    當前市面上有著眾多的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其中有不少都會打著免費查重檢測的幌子。但是必須注意,像這種網上宣傳免費查重檢測服務,一般都是套路。比較商家的目的是盈利,不可能會提供完全免費的服務。而且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有些無良的論文查重檢測網站打著免費查重的幌子,然後倒賣學生們上傳的論文研究獲取利益。
  • 非法出版期刊過千期涉案1.2億元 維普案背後論文生意
    2000年維普網上線,次年獲得連續性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維普網已經成為與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齊名的中文信息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文獻服務網站。  維普網公示的網際網路出版許可證顯示,維普公司的業務範圍是「已正式出版的期刊內容的網絡傳播」,其營業執照顯示,其經營範圍還有「出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自然科學》等40種連續性電子出版物」。
  • 《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在「nature專區」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網頁會自動跳轉至《自然》論文的全文頁面,供用戶閱讀論文。2014年底,自然出版集團宣布,該集團旗下《自然》等49種學術期刊將通過全球特約媒體免費分享論文,以促進科學家與公眾的交流。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科學與公眾交流平臺,《科學美國人》全球14個國際版本,同時成為nature首批特約媒體,獲得授權在官網免費向公眾分享自然出版集團下屬49種期刊的完整論文。
  • 花7萬5發一篇Nature論文,所有人可免費閱讀!值嗎?
    開放存取是一種基於知識共享的學術出版模式,將後端訂閱付費轉移到前端作者付費,在遵循創作共享授權協議條件下向全社會開放免費閱讀。不久前,馬普數字圖書館(MPDL)終於打開了傳統頂級期刊向OA轉變的突破口。它和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團達成了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及自然品牌期刊有史以來第一個轉換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