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基科技更名!AII in生物識別和計算機視覺

2021-01-15 兜兜搞機

隨著我們進入萬物互聯時代,生物識別技術和人工智慧等之前原本並不常見的事物,現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隨處可見,同時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因此得到提高。並且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與他們密不可分。而將這些技術落實到我們生活中的是一家家科技企業,其中最為著名的生物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提供商應該是中控智慧這家企業。而在今年6月,為了進一步發展,中控智慧正式改名為熵基科技。#熵基科技#

在我們普通人的理解裡,一家全球知名的企業突然改名,帶來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但對於熵基科技而言,這是他們想要成為生物識別行業領導者的決心;這是他們向目前混亂複雜的市場發氣的挑戰!既然如此,那麼熵基科技這一名字到底有何含義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熵基科技裡的「熵」字並不常見,甚至有些人不認識。確實「熵」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非常少,但在科普類文章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它。熵字本義是混亂的度量單位,而熵基科技的負責人對此作為的解釋是:熵字以為著企業對複雜環境的反擊,從變化中尋找變革的機會,不斷創新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了改名之外,熵基科技對自身的戰略布局以及規劃也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針對當下熱門的智能知道、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新興行業技術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目的是為了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來彌補生物識別行業的不足之處,以此來確實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

同時,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不斷創新也讓生物識別技術有了更多的應用。而熵基科技又恰好掌握著這兩項核心技術,於是其趁此機會對傳統的BIO4 核心技術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創造了BioCV 的技術體系。此外,BioCV Brain++類腦智能視覺分析技術平臺也應運而生。熵基科技還建立了以智慧身份核驗、智慧出入口和智慧辦公為主的三大業務領域,成功建立起一條完整的生態資源整合連。

憑藉著其掌握著生物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兩大核心技術,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熵基科技在未來的生物識別行業中能夠走在業內領先位置。再加上其精準的戰略布局,有理由相信,也有希望看到在全球各地看到與熵基科技相關的產品。

相關焦點

  • 熵基科技:生物識別的領導者,開創未來場景新應用
    作為現如今熱門板塊的生物識別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生物識別技術與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加速融合之下,使得生物識別行業搭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而作為生物識別行業的知名企業熵基科技,也正以一種極為迅猛的速度發展壯大,其產品服務於大多數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營銷網絡覆蓋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密切合作的廠商。
  • 從「中控智慧」到「熵基科技」,背後竟然還有如此含義
    作為全球知名的混合生物識別與計算機視覺企業,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與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打卡機還是門禁考勤,甚至地鐵的安檢機上都能看到它活躍的聲影。而就在今年6月,「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宣布更名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其中又有著哪些深層次的含義呢?
  • 熵基科技更名真相揭秘
    改名後的「熵」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這新名字難道是找專人算過的?  熵基科技的更名由來  2020年7月20日晚上,借CPS中安網安防微課的平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熵基科技業態升級」線上發布會,正式宣布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熵基科技」。
  • 新名字新面孔,熵基科技更名背後的含義,一文帶你解讀
    #熵基科技#作為全球知名生物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技術提供商的中控智慧,在今年6月份率先踏出了改革的第一步,正式宣布更名為「熵基科技」,原「ZKTeco」標誌不變,並分享了熵基科技未來的發展戰略規劃。而在熵基科技宣布更名之後,迅速引起了不少業內網友的好奇之心,畢竟之前的中控智慧在國內甚至全球範圍內,都是生物識別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存在,手握著生物識別與計算機視覺兩大核心技術,和眾多世界500企業都有著密切合作。怎麼突然之間就改名為熵基科技?新名字中的「熵」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是意味著熵基科技將開啟新徵途嗎?
  • 熵基科技:擁抱變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熵基科技#早在7月20日,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熵基科技)召開了「熵基科技業態升級」線上發布會。熵基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原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對企業更名相關事宜作出回應。那麼,熵基科技為何選擇現在更名?這次更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 熵基科技:邁向數位化時代,深耕智慧泛出入口
    說起生物識別相信有一部網友並不會覺得陌生,畢竟伴隨著萬物互聯化新時代的加速到來,為各個行業帶來全新發展機遇。而生物識別行業作為如今的熱門領域,吸引到大批資本進入,尤其是在生物識別技術與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加速融合後,更是搭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
  • 中控智慧改名熵基科技,小改名,大改變
    作為一家以生物識別為核心技術的知名企業——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為什麼要改名呢?在官方給出的通知中可以了解到其原因是:為順應數位化時代的發展,推動公司數字經濟業態模式構建,進一步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從通知中可以看出,此次改名明確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明確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的決心。#熵基科技#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熵基科技」)是一家以生物識別為核心技術的全球知名企業,致力於生物識別核心技術賦能。
  • 熵基科技出席2020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論壇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2020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論壇。譬如,熵基科技將計算機視覺技術引入智慧社區,賦能社區高空拋物管理、垃圾分類、醫療養老等場景,使得社區智能化建設提升到更高的一個臺階。此外,藉助多模態生物識別核心技術,熵基科技推出智慧社區出入口「人、車、物」三位一體的身份核驗創新模式,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新型社區樣板。
  • 熵基科技獲評2020「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熵基科技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和「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成功入選「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行業推薦名單。   面向智慧教育行業,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大背景下,熵基科技踐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理念,針對智慧校園提出「端、邊、管、雲」的架構體系和建設路徑 。
  • 熵基科技與中國電信5G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以5G為基礎的人、車、物連接,也將成為混合生物識別&智慧出入口行業科技創新發展過程的又一個關鍵節點。未來,將與熵基科技攜手共進,積極推進5G實驗室,共創共贏5G生態。希望熵基科技現有的設備與運營商所發展的方向一致,打通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工廠以及智慧小區,在網絡的建設、維護、運營以及前端的商務合作方面,創建一套完整的體系,並表示非常有信心和熵基科技一起把5G實驗室做成電信網絡的標杆
  • 聚焦三大核心板塊,熵基科技以BioCV賦能智慧城市
    生物識別技術是智能時代的身份入口,並且隨著全球數位化,生物識別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其中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為主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愈加成熟。其中就有這麼一家生物識別公司劍走偏鋒,把生物識別技術與計算機視覺技術融合創造出了全新的BioCV(生物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技術。
  • 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
    今年我們看到vivo在產品上不少創新,比如AI拍照、商用屏下指紋技術等等,這些都是基於生物特徵(biometrics)的鑑別技術,除此之外還有對人臉、虹膜、指紋、聲音等特徵上的識別,這些大多涉及到視覺信息,正是體現了計算機視覺的應用性,那什麼是計算機視覺呢?
  • 熵基科技雲上展廳讓你和產品、方案零距離接觸
    伴隨科技的進步,傳統線下展覽也藉由3D建模、人工智慧等新型信息技術手段,由「面對面」轉變為「屏對屏」和「線對線」的線上布展,給大眾提供了一種看得見的全新參展體驗,其中以生物識別為核心技術的全球知名企業——熵基科技也積極順應時代潮流,推出了立體智能化的「雲上展廳」,參展者不僅能夠直觀的了解產品特性
  • 計算機視覺 vs 機器視覺
    計算機視覺和機器視覺通常被認為是同一個行業,其實它們是重疊技術的不同術語。計算機視覺廣義上是指圖像分析的捕獲和自動化,並著重於在廣泛的理論和實際應用中的圖像分析功能。傳統上,機器視覺是借鑑參考了計算機視覺技術,在某些工業或實際應用中根據視覺系統完成圖像分析的某些功能或結果。視覺系統使用軟體來識別預編程的功能,該系統可根據發現結果觸發各種設定的「動作」。例如,在食品和飲料行業的裝瓶廠中,視覺系統可用於識別多個物體。它可以驗證空瓶本身沒有損壞和異物。
  • 視覺感知-從人類視覺到計算機視覺
    實驗表明,視覺皮層細胞對邊緣的方向敏感,但對邊緣的位置不敏感。他們得出結論,視覺皮層中有3種類型的細胞:簡單,複雜和超複雜。視覺處理從簡單的單元格開始,這意味著它從學習簡單的事物(即邊和角)開始。這為現代計算機視覺奠定了基礎。
  • 國內外優秀的計算機視覺團隊匯總|最新版
    ),陳熙霖,山世光,黃慶明,常虹,許倩倩,闞美娜,王瑞平,王樹徽,蔣樹強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李子青(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模式識別重點實驗室,王亮,赫然,程健,董未名,胡衛明,機器視覺課題組:吳毅紅,申抒含,興軍亮,黃凱奇,胡包鋼,雷震,張兆翔中科院信工所
  • 盤點中國十大計算機視覺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6294.htm  計算機視覺與機器視覺  計算機視覺是一門研究如何使機器「看」的科學,更進一步的說,就是是指用攝影機和電腦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等機器視覺,並進一步做圖形處理,使電腦處理成為更適合人眼觀察或傳送給儀器檢測的圖像
  • 李飛飛:在物體識別之後,計算機視覺還要多久才能理解這個世界
    計算機視覺的繼續發展已經不是計算機視覺本身,要和其它領域結合更好地完成人類的任務。本文作者:楊曉凡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9 月 26 日,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 IROS 2017 進入第二日。上午,著名華人計算機視覺專家、斯坦福副教授李飛飛,在溫哥華會議中心面向全體與會專家學者作了長達一小時的專題報告。在昨天發布的雷鋒網文章 上篇:「李飛飛:為什麼計算機視覺對機器人如此重要? | IROS 2017」中,李飛飛介紹了視覺對生物的重要性,以及計算機視覺在物體識別任務中的飛速發展。
  • 包括的領域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
    現在人工智慧已經包括的領域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人工智慧的步驟人工智慧基本步驟包括,信息提取->信息分析->假設建模->學習->泛化,具體步驟。如果說計算機視覺是讓計算機看到一張黑白的二維圖像,那麼它可以識別字符串,可以通過圖像獲取某個標註的信息,它具有特定的識別圖像,可以從圖像分析出某個基本的結構。
  • 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王者與榮耀丨CCF-GAIR 2018
    他所提出的相機標定六點算法為計算機三維視覺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權龍1989年在法國國立洛林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並擔任視覺計算與圖像科學中心主任。他還擔任PAMI 、IJCV、IVC、ELCVIA、MVA等期刊的編委,並在2011年擔任計算機視覺世界最高會議ICCV的大會主席,並分別於2006年和2012年擔任模式識別世界頂尖會議ICPR的程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