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是無處不在的,即使家裡衛生做得再好,也有機會染病。只是相對高汙染的地方,會在概率上小很多。所以,即使你用純淨水養龜,也不可能保證水是無菌的,別再納悶為什麼水這麼好也會腐皮腐甲。而龜的腐甲,一直是困擾著大家的頻繁出現的問題。有時候龜反覆的腐,搞得你是欲仙欲死。但也有的時候,龜只是因為自己長大了,原先的甲殼盾片已經不適合自己了,才會脫落。這就是屬於正常現象了,可以完全不用我們自己插手。
但也有龜友覺得沒有經歷過太多,很難分辨出龜究竟是腐甲了還是蛻甲,別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又或者只是正常的蛻甲,擔心腐甲焦慮的不行,心累。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是深入探討探討。
首先,腐甲爛甲這些,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就是一種細菌感染。有害菌進入龜的甲殼以後,吸收營養分裂,越來越多就開始有感染腐爛的跡象,破壞甲殼。繼續深入,腐甲面積會越來越大,甚至侵入龜的內臟或者血液引起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到那地步,說實話救回來就難了。因為龜的甲殼並不是獨立的嘛,都是龜的血肉,是和身體相連的,所以,腐甲問題還是要引起重視。
我們一般正常飼養龜,腐皮倒是會時有發生,其實腐甲,在龜的甲殼沒有破損受傷的時候,很難發生的。畢竟無可乘之機,細菌是無從下手的,哈哈,這也是個人見解。只有傷口出現,哪怕一點點,讓細菌侵入了,也會最後演變成一大片。
腐甲其實症狀是很明顯的,甲殼的顏色會與平常的大不相同,我們用手指尖捏上去,壓按上去,會有一種腹水發軟的感覺,一種裡面是空的感覺。另外,小龜苗的甲殼就是軟的,還沒有成型,所以這兩種感覺是不一樣的,要注意區分。腐甲湊近了聞,會有很濃烈的腐臭味,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有的個體會伴隨著不愛下水不愛吃東西的症狀。
當然還有一種,龜友都稱之為「內腐」,就是從內部腐出來的,表面聞上去沒有腐臭味,但是你通過壓按和色澤觀察就可以初步判斷了。當你挑開後依然會有嚴重的腐臭味。記得哦,是腐臭味和血液血腥味也是有區別的,這個就不好描述了,但是你的鼻子還是會告訴你區別的,哈哈。
主要預防方法:1、注意溫差以及保持好水質。2、避免龜龜受到外傷,摔或者擠壓,尤其是剛到家的龜。
至於蛻甲,對於巴西臉一類的龜,都會整片盾片脫落的,像是被掀起來一樣,這種是沒事的,千萬別手動幫它,會搞得龜狀態不好的,自然脫落就好。國龜大部分換甲都是表層角質一點一點脫落,不是整片脫落的。並沒有軟,觸碰上去也不會像腐甲那樣,龜會有掙扎疼痛感表現,也沒有腐臭味出現。蛻甲的主要表現是從甲殼邊緣開始朝著甲殼的中間擴散,一般情況下會有翹起以及變白等情況。
腐甲和蛻甲是很不相同的兩種的症狀表現,如果實在分不清,靠著鼻子也是可以確定的。(至於腐甲的治療,大家可以參考公屏的關鍵字:腐皮腐甲,會有自動推送的內容。)
面對腐甲,曾經也是折磨小編的問題,有腐甲,小編個人做法就是剔除,俗稱挖掉。但是小面積腐甲其實正確治療,也可以文治就好,但是武治來得乾脆利落點,看個人選擇和理念了。一些尖銳的裝飾物就不要隨意擺放在養龜環境中了,以免引起受傷導致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