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活動公告
◆主辦單位:《看歷史》雜誌社
◆聯合主辦: 新教育研究院
◆總 顧 問: 朱永新(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合作網媒: 騰訊網
一、大賽宗旨
當下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遷,風貌日新月異,今天正從我們身邊掠過, 加速成為歷史。逢此劇變,我們更需要記錄現在,回望過去,探尋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和親歷者,也理應是歷史的記錄者。 當我們驚嘆於「逝者如斯」的時候,公民寫史的潮流已經悄然形成。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秉此理念,《看歷史》雜誌發起「公民寫史計劃」,倡導公民對歷史的探尋、記錄、保存和傳播。
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旨在推動、組織和支持中國青少年參與「公民寫史」,主要達成以下目的:
(1)為全國中學生及歷史教師搭建學習、探究歷史的實踐平臺,推動中學生發現、記錄、認知身邊的歷史,在歷史探尋、寫作中獲得對歷史、人生、世界的感悟和智慧,培育正確的歷史觀和良好的公民素養。
(2)促進中學生通過歷史探究活動,初步掌握歷史研究的方法、途徑,培養基本的歷史認知和表達能力;
(3)增進中學生與長輩的經歷與經驗分享,彌合代溝,促進家庭和諧。喚醒一代青年主動關注歷史,明確自身在歷史長河中的角色與使命,進而主動承擔起家庭、學校、社區乃至整個社會賦予的歷史責任。
二、作品要求
(一)寫作主題
1.2012年度主題:走過歷史(大時代中的個人命運)
寫作要求:從各自的家人、家庭或家族入手, 通過實際採訪和資料研究,講述先輩在歷史變局中的經歷,展現時代浪潮下個人或家庭的命運沉浮,探索自己生命的源頭,探尋個體與社會,局部與整體的互動關係。
2.集體申報項目:我寫校史
寫作要求:通過歷史細節展現母校發展的歷史進程,折射宏大的時代潮流,探索母校興衰沉浮的歷史際遇和變遷。(詳見附件1《「我寫校史」活動方案》)
3.創新歷史研究實驗:直播歷史
實驗要求:成立課題組,編輯信息,通過微博直播形成開放式研究群組,在充分研究基礎上,按歷史寫作標準完成課題。(詳見附件2《「直播歷史」活動方案》)
(二)寫作要求
1.所有學生參賽作品,均要求一組兩篇,分為A(主文)、B(輔文)兩文。
A文:主文
(1)真實地記錄和寫作通過探究活動發現的「歷史」。
(2)作品為非虛構寫作,不得有主觀虛構或想像。
B文:輔文
探究活動總結。忠實地記錄探究活動的過程,總結本次探究活動的經驗與心得。
2.A、B兩文應同時投稿。評審權重A文佔70%、B文佔30%。
3.稿件格式
稿件一般採取文本 (word)格式。
為鼓勵多媒體創作和表現,也可附圖片和視頻等多種格式。圖片規格:在清晰狀態下,圖片大小不得低於800X600像素;視頻要求:畫面清晰,播放流暢,解析度不低於1280×720,有中文字幕。
(三)投稿辦法
投稿郵箱:faxianlishi@vip.qq.com
諮詢電話:010-52490765 13501288754
備註:郵件主題欄請註明「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參賽作品」;稿件首頁請註明題目、作者姓名、學校年級、指導老師(姓名、電話)、推薦人(教研員或校長,個人參賽可以預設此項)、通訊地址、聯繫電話等。
三、參賽方式
(一)個人參賽:全國在校初中生、高中生均可個人參賽。
(二)集體參賽:全國各地教研部門或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賽,歷史教師負責指導工作,參賽作品須經本地區歷史教研員或本校校長推薦參賽。
四、參賽時間
(一)收稿時間:2012年4月1日~2012年9月15日。
(二)評審時間:
(1)分賽區評審:2012年9月~10月。
(2)總決賽評審:2012年11月~12月。
(三)頒獎時間:2012年12月。
五、評審說明
(一)評委組成
評委會由著名歷史學者、作家及中學歷史教育專家、優秀教師組成。具體名單如下:
高 毅(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
秦 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陳 新(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學勤(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樊建川(成都建川博物館館長)
趙亞夫(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姬秉新(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齊 健(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齊魯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黃牧航(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李惠軍(中學特級教師,上海市晉元中學歷史教師,全國歷史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王 雄(中學特級教師,江蘇省揚州中學歷史教師)
郭富斌(中學特級教師,西安中學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
魏恤民(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歷史教研員)
張漢林(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歷史教研員)
何成剛(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夏輝輝(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歷史教研員)
錢鋼(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
張典婉(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作家)
(二)評審程序
1.初選:組委會每月對來稿進行一次篩選,符合參賽要求的作品,推薦至各分賽區官網,並在騰訊網大賽專區登載展示。
2.網評:各分賽區官網及騰訊網大賽專區全程展示優秀作品,設置開放評選窗口,由公眾評論及投票,評選優秀的作品進入分賽區決賽。
3.分賽區決賽:通過上述方式產生的決賽作品,將由分賽區評委會進行終審,決出分賽區獲獎名次。
4.總決賽:各分賽區推選前三等獎作品參加總決賽,由總決賽評委會終評,確定總決賽獲獎作品及名次。
(三)獎項設置
分賽區:
1.學生作品: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50名。
2.指導教師獎:最佳指導獎5名;優秀指導獎30名,指導獎提名50名。
3.組織獎:最佳組織獎5名;優秀組織獎10名,組織獎提名20名。
說明:獎項具體設置由分賽區最終決定,原則上獲獎比例不超過30%。
總決賽:
1.學生作品:特等獎1名;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50名;優秀獎100名。
2.指導教師獎:最佳指導獎10名;優秀指導獎30名,指導獎提名60名。
3.組織獎:最佳組織獎10名;優秀組織獎30名,組織獎提名50名。
4.所有獲獎單位均有資格申請成為「中學生寫史計劃」實踐基地。
六、媒體支持
(一)作品展示
組委會藉助多種方式展示作品,供學生、老師和公眾學習、傳播和收藏。
1.騰訊網大賽網絡專區:全程展示符合參賽要求的作品。
2.《看歷史》雜誌:對每一階段活動進行報導,並選登優秀作品;
3.出版優秀作品集:組委會於2013年4月前,將優秀作品結集成書,正式出版。
(二)媒體報導
1.組委會將邀請中央權威媒體、地方主流媒體、教育專業媒體等進行全程報導。
2.組委會將邀請全國主流網絡媒體全程報導並組織互動討論。
3.組委會將邀請中央及地方主流電視臺,對活動進行報導。
七、相關活動
(一)大賽頒獎:通過媒體公布大賽評審結果,並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紀念品等。
(二)教研及學習活動:結合本次大賽,組委會將與相關教育研究機構共同組織「中學歷史教學研討會」、「非虛構寫作高級研修班」、「中學生歷史夏令營」等活動。
(三)新教育課程開發與實驗:組委會將邀請歷史教育專家共同研究開發中學歷史新教育課程,獲獎單位可優先申請新課程實驗。
八、其他事項
本次大賽為公益活動,特就作品著作權問題聲明如下:
(一)投稿作者須同意無償提供參賽作品之著作權,供大賽主辦單位用於以下用途:本次活動中之評審、交流;與本次活動相關的報刊刊載、圖書出版和網絡傳播。
(二)主辦單位承諾著作權不用於上述之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向第三方轉授。
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組委會
2012年3月
附件1:我寫校史活動辦法
參賽條件:以學校為單位組建課題小組
選題申報:參賽學校向組委會提交開題報告,經組委會審核通過,予以登記並安排專家給予指導。
寫作要求:通過歷史細節展現母校發展的歷史進程,折射宏大的時代潮流,探索母校興衰沉浮的歷史際遇和校史人物個人抉擇之間的相互關係。
作品形態:文本格式(word)、演示文稿(ppt)、網頁、圖片和視頻等形態不限。需同時提交A(主文)、B(輔文)兩文。
附件2:直播歷史活動辦法
實驗課題:自媒體環境下的開放式歷史教學研究
參賽條件:以學校為單位組建課題小組
選題申報:參賽學校向組委會提交開題報告,經組委會審核通過,予以登記並安排專家給予指導。
研究方法:
1、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將史料梳理並按時間順序編輯為適合微博傳播的文字、圖片或視頻材料;
2、按時間順序發布微博,重現特定歷史的大致風貌;
3、組委會定向邀請和推送,使每條信息精準到達與之相關的微博用戶,引導其共同參與歷史記憶的重建過程;
4、課題組重新整理、研究歷史材料,形成階段性研究成果並提交大賽組委會。
寫作要求:以敘事方式展現研究成果,還原細節,展現歷史潮流與個體命運。
作品形態:文本格式(word)、演示文稿(ppt)、網頁、圖片和視頻等形態不限。需同時提交A(主文)、B(輔文)兩文。
附: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培訓申請表(右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