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率表
我們日常見到或聽到的大多是三相電能表、單相電能表,那麼功率表是什麼呢?有什麼用途?工作原理是什麼呢?下面我給大家了解一下。
功率表(瓦特表)是用來測量負載有功功率的電動系儀表,其核心是電動系測量機構。電動系測量機構是利用兩個通電線圈之間產生相互作用製成的。一個線圈是固定的,另一個是可以轉動的。在測量功率時,電動系測量機構的固定線圈與負載串聯,轉動線圈串聯附加電阻後與負載並聯構成了功率表。功率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固定線圈(電流線圈)用一個圓加一條水平的粗實線表示,用一條豎直的細實線表示轉動線圈(電壓線圈)。Rf為電壓線圈支路的附加電阻,在測量電路中一般不用畫出。
1.功率表的測量原理:功率表指針偏轉角度與負載的功率成正比,即α=KP,對直流負載和交流負載,α=KP均適用。所以功率表的標尺是均勻刻度的。
2.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①測量前應選擇正確的電流、電壓量程。被測電路的電流、電壓不能超過功率表的電流、電壓量程值。
②功率表的接線。在連接功率表測量時,必須遵守「發電機端」原則。功率表電流線圈、電壓線圈的「*」端稱為發電機端。電流線圈的「*」端必須接至電源端,另一端接至負載。電流線圈與負載串聯,其通過的電流等於負載電流。電壓線圈「*」可以接電流線圈的任一端,另一端接到負載的另一端,電壓線圈與負載並聯。
在正確接線的情況下,功率表的指針有可能出現反偏。這時應該換接電流線圈的兩個端鈕,即可使指針正偏。
注意不能換接電壓線圈接線的兩個端鈕。某些功率表還安裝有換向開關。當指針反偏時,轉動換向開關至另一位置,即可使指針正偏。
③功率表的讀數。功率表通常是製成多量程的。各量程共用同一根標尺,所以標尺不以功率值刻度,而只標出分格數。每一分格所代表的功率值稱為分格常數,用C來表示,單位為瓦特/格(W/div)。測量時,被測功率值等於指針偏轉的分格數乘以相應的分格常數,即P=Cα,P為被測功率,C為分格常數,α為指針偏轉的格數。
二、單相電度表
電能表進線端一般與入戶線直接連接,出現端去保護電器連接後,接負載。
單相電度表是用來測量負載在一段時間內 消耗電能的測量儀表,電度表有4個接線端鈕。電度表的接線原則:火線一進二出,零線三進四出。
電度表的讀數可從表面上開有小孔的數字讀出。最後一位是小數位,從左至右分別為千、百、十、個位數。讀數單位為「千瓦小時」(常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