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01:58 體壇最前沿愛好者
接著上一篇來講,其實內場鞋的選擇就太多太多了,首先一個不用過多的考慮耐磨性,就有更多的鞋底選擇,比如說水晶大底咯,這個橡皮擦鞋底就可以選擇了。
1。速度型後衛,突破多,AJ33 LOW
其實AJ33是一雙全方位的鞋子,後面的34也出了,但是還沒機會試穿所以沒辦法做推薦,還是推點咱們穿過的鞋子更了解他的性能,超大的zoom air提供了非常好的緩震效果,包裹感這個事情AJ一直做的非常棒,這雙33正代也是一如既往,新潮的fastfit鞋帶設計,鞋底一塊夠大的碳板,提供了非常好的抗扭性,啟動速度上面絕對對後衛球員有很好的加成,再一個,帥就完事了。
AJ33
2.投射型後衛 其實選擇很多,因為投射型的後衛跑動相對會更多,所以有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還是很重要的,KT4已經推過很多次了,就不推了,今天推一雙KD的鞋吧,KD12
這雙鞋呢,剛一推出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別名-橡皮擦,其實水晶底嘛本來耐磨就一般般,但是這雙鞋子一下就被放大了,內場打打,半年基本沒問題的。12採用的是四向飛線,穿上後包裹感緊緻度都非常的不錯,側向支撐也因為飛線技術有一定的牽扯力,一大片的全掌氣墊,緩震感自己想像,但是這個鞋子不建議不試穿就直接購買,外側的TPU支撐會有點擱腳,所以還是先去試穿一下看看適合自己的碼數再購買。
KD12
3,大前鋒,中鋒的選擇,其實這個內場球的話,內線這個位置選擇球鞋更多的要求就是緩震跟包裹的,畢竟體重大還是會害怕崴腳的。NIKE HD2017
這個鞋子其實真的醜,我認為啊,但是不得不說是一雙實戰好鞋,作為nike的團隊款籃球鞋,其實HD系列一推出之後就沒有一雙鞋子得到全面的差評,基本上每一代都是各位球場高手的選擇,每次糾結要買鞋的時候我像你也會打開HD系列看看吧。閒話不說,來看看它的科技,React緩震科技,2017年nike的最新緩震科技,發泡緩震,這個比阿迪的bounce更軟一點的緩震帶來的緩震效果還是很不錯,flyknit鞋面,用不同的紋理來架構支撐感,這個鞋子你只要問了周邊買過這個鞋子的同學,應該給你的回答都會是好評的。
HD2017
小前鋒的鞋子就不推了,選擇太多了,以上三雙都OK,或者比較火爆的LBJ16,AJ32(這雙本來是要推內線的,不過現在好難找了,價格也偏高了),李寧的韋德全城7,這些都是好鞋,其實內場的前鋒鞋應該是最好買的,有需要的同志可以下方留言,可以根據你的身高體重位置打法給你推個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