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強者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教育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現在學生對於學習的重視程度,很大程度上表現在了考研上面,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去考研,最終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現在就業壓力的上漲,讓眾多的學生將考研作為自己「最後一搏」的一個武器。而且考研的隊伍,每年人數都在壯大。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在考研人數不斷增加的前提下,其實考研的難度,只可能是只增不減。
相信每年踏出考研考場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那就是「太難了,估計得二戰了」。考研雖然是有難度的,不過他的難度,其實也是有著「段位」的。僅剩20多天的2021考研,它的難度等級劃分,你屬於哪個「段位」呢?大家可以來「對號入座」一下。
等級一是最容易的考研,這一類主要針對的是,不是跨專業的考生,還有就是選擇的院校也是自己就讀的高校,自己也是本地區的考生。本身自己有已經有了4年的知識儲備基礎,考研的專業如果和自己高校所選的專業一致的話,那自己在考研前的複習,也是較容易接受和上手的,而且本身自己高校的學習模式,出題套路,是可以從前輩那裡去了解的。所以這是第一等級,其無不如道理。
接下來是二,和一差的只是一個跨院校,選擇了比自己學校實力較強的高校,但這樣一來給自己施加的壓力也就較大了,畢竟別的學校的模式,自己是一竅不通的,只能去摸索。三的話,就是除了專業,地區還有院校都不是本地的,這個難度,可以說已經很大了,本地高校對於外地報考考生的錄取名額本身就是十分有限的,更何況院校也不是本地的,這對於考生來說,壓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等級四的難度則是本院校,本地再加上一個非本專業。跨專業學習,對於考生來說,其實可以說是從零開始,重新吸收一個專業的相關知識,自己如果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很容易越學越把自己繞進去。王炸等級就不必多說了,非本院校,非本專業,非本地區,「三非」考生高的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對於今年參加考研的學生,小編還是想說一句,多練,多學,多查漏補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好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徵服考研的。那麼對於參加考研的你,僅剩20多天的2021考研,它的難度等級劃分,你屬於哪個「段位」呢?
往期精彩
考研和公務員相比,兩者哪個前途更好,聽聽過來人怎麼認為
「超一流」新建高校落戶廣州,100億的總投資,目標比肩西安交大
浙江引入「高水平」本科高校,斥資達30億,招生預計在2022年
海南新增「國際化211」高校,佔地1011畝左右,宗旨是服務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