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散型生物體系一個星球上只會有一個,並且是級別最高的生物體系。
因為其基本單元是離散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遍布整個星球,建立連繫形成一個社會體系,這個星球上也就不會再出現更高的級別了。人類社會體系作為地球的第三級生物體系,有且只有一個,也不會有更高級別了。
如果我們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通過集群繁殖的方式培育出機器人文明,機器人是第一級,機器人社會是第二級別,在這裡第二級就成為星球級生物體系。
2、升級演化只會有兩種,一級到二級和二級到三級,比如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從人進化到人類社會。
3、分化演化也只會有兩種,動植物發育過程中自身細胞的分化,社會中人們職業的分工和分化,前者是信息系統不變身體結構變化,後者是身體結構不變信息系統變化,這也是分化演化有且僅有的兩種形式。
4、繁殖方式可以分為三種。
單個親代的,分裂生殖、營養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單性生殖等都屬於此類。
兩個親代的,比如兩性生殖。
多個親代的,比如機器人通過集群分工協作製造同類個體。這種繁殖方式需要個體能夠直接製造出來,機器人可以實現,卻無法在細胞動植物這些自生長系統中出現。
5、生物的信息系統遺傳有且只有兩種形式,信息-載體遺傳和交流學習遺傳,DNA複製自身同時把載體和信息遺傳給後代屬於第一種,社會中通過教育學習將信息遺傳給後代屬於第二種。
6、離散級生物體系是沒有衰老的,因為自身開放的離散形態,可以做到完全的自我更新,就像水和空氣那樣沒有衰老和老化,所以人類文明是沒有衰老的。(個別文明部落的消亡不屬於衰老)
7、自我進化只能出現在離散型生物體系身上。同樣是離散形態的功勞,沒有衰老和自我進化會同時出現,要不然就沒多大意義了。
8、達爾文和拉馬克的進化思想都是正確的,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區域。DNA主導的進化方向不明顯,與達爾文的思想吻合,大腦和社會信息系統主導的進化,是可以主動適應環境的,表現出來就是用進廢退,與拉馬克的思想吻合。
9、細胞、人、人類社會,個體數量逐級遞減,進化速率卻是逐級提高的,到星球級生物就只有一個了,進化速率卻達到最高,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化出各種機制適應複雜的環境。
10、局部熵減的生物進化與世界整體的熵增對應,進化論和體系論與熱力學第二定律對應。
11、體系論是進化論的升級版,也是生物的大一統理論、宏觀理論和終極理論。
12、細胞、動植物和人類社會都是自生長系統,遵循相同的規律,意味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統一,把生物進化和熵減規律拓展到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這也觸及到了社會秩序構建和文化信仰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