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中的極致與巧合

2020-10-13 體系論譚少鋒

1、離散型生物體系一個星球上只會有一個,並且是級別最高的生物體系。

因為其基本單元是離散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遍布整個星球,建立連繫形成一個社會體系,這個星球上也就不會再出現更高的級別了。人類社會體系作為地球的第三級生物體系,有且只有一個,也不會有更高級別了。

如果我們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通過集群繁殖的方式培育出機器人文明,機器人是第一級,機器人社會是第二級別,在這裡第二級就成為星球級生物體系。

2、升級演化只會有兩種,一級到二級和二級到三級,比如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從人進化到人類社會。

3、分化演化也只會有兩種,動植物發育過程中自身細胞的分化,社會中人們職業的分工和分化,前者是信息系統不變身體結構變化,後者是身體結構不變信息系統變化,這也是分化演化有且僅有的兩種形式。

4、繁殖方式可以分為三種

單個親代的,分裂生殖、營養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單性生殖等都屬於此類。

兩個親代的,比如兩性生殖。

多個親代的,比如機器人通過集群分工協作製造同類個體。這種繁殖方式需要個體能夠直接製造出來,機器人可以實現,卻無法在細胞動植物這些自生長系統中出現。

5、生物的信息系統遺傳有且只有兩種形式,信息-載體遺傳和交流學習遺傳,DNA複製自身同時把載體和信息遺傳給後代屬於第一種,社會中通過教育學習將信息遺傳給後代屬於第二種。

6、離散級生物體系是沒有衰老的,因為自身開放的離散形態,可以做到完全的自我更新,就像水和空氣那樣沒有衰老和老化,所以人類文明是沒有衰老的。(個別文明部落的消亡不屬於衰老)

7、自我進化只能出現在離散型生物體系身上。同樣是離散形態的功勞,沒有衰老和自我進化會同時出現,要不然就沒多大意義了。

8、達爾文和拉馬克的進化思想都是正確的,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區域。DNA主導的進化方向不明顯,與達爾文的思想吻合,大腦和社會信息系統主導的進化,是可以主動適應環境的,表現出來就是用進廢退,與拉馬克的思想吻合。

9、細胞、人、人類社會,個體數量逐級遞減,進化速率卻是逐級提高的,到星球級生物就只有一個了,進化速率卻達到最高,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化出各種機制適應複雜的環境。

10、局部熵減的生物進化與世界整體的熵增對應,進化論和體系論與熱力學第二定律對應。

11、體系論是進化論的升級版,也是生物的大一統理論、宏觀理論和終極理論。

12、細胞、動植物和人類社會都是自生長系統,遵循相同的規律,意味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統一,把生物進化和熵減規律拓展到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這也觸及到了社會秩序構建和文化信仰的終極答案

相關焦點

  • 地球如此生機勃勃,緣於巧合奇妙極致
    ,互相配合竟是如此的天衣無縫,要不是這樣,根本不可能有生命,對於這些巧合,科學界至今也沒有一個精確的解釋。這些巧合包括:1)地球在銀河系和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是完美適中的,距母星(太陽)的距離1.5億公裡,所在區域得天獨厚,溫度適中,適合植物生長,生物生存居住。此外,地球從太陽得到穩定的能源供應,輸送到地球的能源剛好滿足動植物的需要。2)地球的軌道接近圓形,所以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一年到頭都相差不多;如果是大橢圓軌道,地球四季的氣溫就會相差懸殊。
  • 進化到極致的生物,為了生存,身體早已退化,洞螈在它面前都弱爆
    在地球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生物,有爬行動物、鳥類、貓科動物、犬科動物以及靈長類動物等等,若說這些生物中,誰進化得最為成功?想必就是人類。
  • 為何自然界中的雄性生物,排洩器官和生殖器官,會進化成同一個?
    地球上的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會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自身,研究動物進化的過程中,將意外發現了一個巧合,眾多哺乳雄性生物,排洩和生殖使用的是同一個器官,讓很多人不解,難道這僅僅只是一個巧合嗎?科學家試圖通過進化論來解釋這一問題,不過進化論中保留了達爾文對自然選擇的看法,通過進化論並不能解釋這一問題出現。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這是澳大利亞已知的40種漏鬥網蜘蛛中的一種。根據研究,最初這種蜘蛛的毒液是作為捕食蒼蠅和蟑螂等昆蟲使用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毒性竟然慢慢進化成針對脊椎動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這個可怕的進化故事,在這份報告中,研究人員稱澳大利亞這種蜘蛛的致命影響是「不幸的進化巧合」。
  • 巧合還是進化優勢?它有什麼作用?
    ,於是它們的奔跑速度比一般生物還要迅速。生物的進化科學界內把這一行為稱為功能性特徵,除了功能性特徵之外,還有一種性選擇特徵,這並不是為了生存下去而進化自己,是為了交配選擇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才進化出一種能力,比如雌性生物會根據雄性動物的喜好,將自己的身體變得婀娜多姿,雄性會根據雌性動物的愛好,進化自己身材,人類也是如此,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變得更加美麗。
  • 生物進化是建立在基因的隨機變異和自然選擇的基礎之上嗎
    生物慢慢的一步一步的造就了越來越複雜的結構,越來越複雜的器官,和越來越多的新物種。自然選擇能夠把所有的變異整合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個千百萬年來能不斷改變的系統以應對各種環境。這種觀點假定,微小有益的變異可以一點點積累起來,經過億萬年,經過自然選擇這隻魔力之手的打造,於是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自然界中千姿百態的生物。
  • 美國造出數字生物 進化中表現出超強智慧(圖)
    「數字生物」的進化實驗不僅生動證明了「複雜系統來自簡單的祖先,不同的進化渠道能產生相同的複雜器官」的進化論觀點,還有兩項實驗與自然界生物的進化驚人相似。  計算機中的「生命氣息」  進化就是逐漸適應與慢慢演變的過程。簡而言之,生物的進化遵循的規律是,用進廢退,力求在有利於自己繁衍與生存的環境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 基本上所有的動物都是對稱的,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並不是進化的巧合
    生物的對稱性分為雙側對稱和輻射對稱,這種對稱性在自然界非常普遍,其中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動物的身體構造都表現出鏡像對稱,也就是雙側對稱。
  • 自然界中有哪些「進化跑偏」的動物?
    有小夥伴私信問:有沒有進化跑偏的動物?其實,我認為「進化跑偏」有著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從廣義上看,進化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環境,而適應環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存。因此,只要是現存的動物沒有進化「跑偏」這一說,畢竟它們能在不斷的物種滅絕中的生存下來就足以證明它們的進化方向是成功的。
  • 人類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全靠這些「巧合」,才能走到今天!
    人類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全靠這些「巧合」,才能走到今天!人類在地球上幾百萬年的時間,不斷進化繁衍形成了現在的高級文明,在此之前人類經歷了種種困難,在困難中磨練,開發自己的大腦,學會創造使用工具,在和其它種族戰爭中脫穎而出。
  • BBC:生物進化論發源地出現新品種老鼠(圖)
    巧合的是,這裡恰恰也是生物進化論的發源地。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印尼本土的科考隊員在哈馬黑拉島的邊遠山區發現這種老鼠。他們用烤椰蓉和花生醬做誘餌,在樹幹和洞口設下陷阱,目前已經捕捉到3雄3雌共6隻老鼠。這種老鼠背上長有粗糙的棕灰色皮毛,腹部呈灰白色。研究人員分析了老鼠的DNA、頭蓋骨和牙齒,確定這種老鼠不僅是新種,而且是新屬。這一發現已經在《林奈學會動物學雜誌》上發表。
  • 寂靜的春天:2020年的預言,一切都不是巧合,一場生物之間的戰爭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春》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一切都不是巧合,所謂的「巧合」,其實都可以用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共時性」的概念來解釋,我們把事件與事件賦予了有意義的關聯,才會出現巧合,沒有誰能夠真正預言什麼,未來人類社會發生的一切,不可能被今天的人們準確預言。
  • 真的只是個巧合嗎?
    真的只是個巧合嗎?在地球上,生物為了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這些特徵可以幫助它們更好的捕食,尋找另一半,在地球上戰友一席之地。食草性動物大部分都是被捕食者,面對天敵的捕捉,食草性動物進化出了更為寬闊的視野,強勁的奔跑速度與反應能力。食肉性動物作為捕食者,為了更好地控制獵物,進化出了強健的肌肉,鋒利的爪牙等等。這些在自然進化的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能力,在生物學上被稱為功能性特徵。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進化的生物圈與不斷熵增逐漸走向熱寂的宇宙,哪一個又是我們的最終歸宿。19世紀,科學家發現了熱力學定律,不久又認識到這些定律包含著退化的普遍法則。熱力學第二定律經常闡述為每個封閉的系統都會趨向完全無序或混亂狀態。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吧:破壞比建設更容易,維持社會穩定比社會混亂要難,以及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
  • 是巧合還是進化來的?說出來別不信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人類進化來的?其實所有生物體上的特徵都有3個來源,第一個是進化上的功能優勢、雌性選擇和進化副產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的大腦不僅具備記憶和認識事物的能力,還有自主意識和學習的能力,這也讓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從而變成更優秀的人。
  • 地球「歪了」才有季節,這是冥冥中的安排還是巧合?
    那麼這是冥冥中的安排還是巧合?」金星和天王星如此極端的軸向傾斜的原因也僅僅是巧合,我敢說,即使這些行星在太陽的宜居區,沒有季節來調節氣候,生命也不會進化。這一切絕佳的非生物發生條件,或稱為「生命或生命有機體從無機或無生命物質中的原始進化
  • 是誰「安排」的還是純粹巧合?
    其實人類會統治地球,既不是有人安排也不是純粹的巧合。而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大家可能會問,地球存在生命的時間如此之長,期間經歷了很多次的生物大滅絕,恐龍和大型生物都離去,只剩下小小的人類在地球中,而且人類和其他的所有生物都不一樣。
  • 幻想作品中,那些進化後的神奇生物
    你會在我們的公眾號裡讀到關於各種奇異的生命形態的科幻小說:關於被外星人改造出來的,以前只在童話中出現的美人魚;宇宙中偽裝成人類的酒吧,以引誘和吞噬人類為生的賽博生物;某個起源並進化於遙遠的太空星球,以石頭形態存在的矽基生命社會……人類對奇異的生命形態的想像,有著悠久的傳統,遠遠超過科幻的歷史。
  • 研究後發現:只是「巧合」
    進化是生物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關鍵機制,是物種在生存壓力下優勝劣汰的適應性表現,比如長頸鹿的脖子從短到長就是「自然選擇」的一個例子。
  • 從海爾生物2019年亮眼財報,看海爾生態品牌無邊界迭代進化
    「盈康一生」的誕生就是圍繞用戶對生命健康的極致需求,用物聯網的技術和思維重塑生命健康場景,在用戶不斷迭代對極致體驗認知的同時,同步孵化海爾生物等細分領域的生態品牌。先天基因優勢塑成創造用戶體驗的能力海爾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企業顛覆式創新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