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來自星星的你》的熱播,在全亞洲都掀起了炸雞熱潮:
「下雪了,怎麼能沒有炸雞和啤酒」
因此炸雞和啤酒成為了最浪漫的冬日搭配,再配上雪景和《星你》,愜意到爆。
而今年又有一部電影讓人看完之後忍不住想吃炸雞,它就是超越了《鳴梁海戰》成為新一任韓國影史票房冠軍的:
《極限職業》
在正式聊這部電影之前,不得不重點說一下本片的男主角柳承龍,曾經連續三年電影作品都大賣,觀影人次破千萬。
包括12年的《雙面君王》、13年的《7號房的禮物》、14年的《鳴梁海戰》,然而輝煌三年之後就走下神壇,主演的幾部作品都沒激起太大的水花。
直到今年帶著一部電視劇《王國》和電影《極限職業》強勢回歸,重拾「千萬演員」的榮耀。
在《王國》中飾演了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臣,在《極限職業》中卻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底層公務員,兩個反差巨大的角色拿捏自如,貢獻出了精妙絕倫的演出。
在《極限職業》中他飾演了一個中年緝毒警察高組長,不僅工作不順,在家裡也對老婆唯唯諾諾,他就是典型的中年男人代表。
這份失敗不只存在於高組長身上,他的整組緝毒小隊仿佛都被衰神眷顧著,做啥啥不行。
辦案總是弄巧成拙,為了追一個小罪犯,華麗地從天而降,但是因為賠不起玻璃錢不敢破窗而入,只敢在窗戶外進行談判。
嫌犯逃跑之後奮起直追,五個人同時出擊,如此興師動眾一起追一個小賊不說,還不小心引發了連環車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工作上狀況百出,因此被年紀更小的後輩們超越,眼看著別人連連升遷,自己混了半輩子還只是個組長,高組長雖然眼紅卻也無奈。
此時重案組組長提出與緝毒組合作,共同抓捕在逃的毒梟李武培。
這個案子或將成為緝毒組翻身的重要籌碼,高組長立刻接下案件,帶著組員來到了李武培的手下洪尚弼身邊秘密臥底監視,還差點被當成偷窺大嬸的變態抓走。
日子一天天過去,洪尚弼毫無動作,反倒是緝毒小組整日窩在對面的炸雞店,快要悶出蘑菇。
原想借著幫炸雞店送外賣的機會偷偷潛入賊窩探聽消息,卻被告知炸雞店已經快要歇業了。
新人在勳衝動地提出要接手這家店,以便於繼續監視,但資金這個最大的問題擺在眼前。
向警局申請基本上不可能了,高組長示意大家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卻被組員們接二連三地用其他組長升遷的事跡刺激。
高組長最後還是動用了自己的退休金盤下了這家炸雞店,本著不成功就專職做炸雞的心態,將最後的希望壓在了本次案件上。
好不容易一組人可以坐下來好好討論案件分析案情,但是客人接二連三進門,一次兩次可以用沒有材料為藉口趕走客人,藉口用多了勢必會引起目標們的懷疑。
為了更好地監視工作,他們決定讓馬警官做廚師,緝毒警察開始賣起了炸雞。
原本他們只想給目標們送外賣,不料馬警官祖傳的調製手藝太好,炸雞的美味遠近聞名,客人們慕名而來,原本冷冷清清的炸雞店突然間客似雲來。
組長也在炸雞事業和警察本職中猶豫徘徊,做警察一事無成,做炸雞風生水起。組員們每日在餐廳裡忙碌著,無暇顧及監視本職,因此錯失了跟蹤的機會。
大家也開始反思,炸雞生意越來越好,嚴重影響了監視工作,於是他們決定調高價格,企圖用價格勸退客人。
誰知,炸雞店的美名甚至傳到了國外,被封為來到韓國必吃的聖地之一,根本擋不住熱情的顧客。
但是很可惜,這些客人中唯獨沒有隔壁樓的目標們,專門為臥底工作開設的炸雞店,卻對工作半點幫助都沒有,署長又召集大家回去,要宣布解散小組。
突然,目標們終於打來了外賣電話,要求送炸雞到對面的樓裡,一行人急匆匆趕回去,迅速做了炸雞全副武裝,拎著外賣袋子的身影,有種手持槍械的莊嚴感。
勝利仿佛就在眼前,他們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了,隨著大門緩緩打開,光明的未來正在徐徐拉開序幕。
但是好運永遠不屬於這個小組,就在前一天,目標們已經搬走了,因為炸雞店太紅火對他們來說太惹人注目了,影響大計。
禍不單行,炸雞店又因為得罪了主持人拒絕採訪,被爆出了負面消息面臨倒閉,組長也被停了職。
不過作為喜劇片總會時來運轉,又非常恰巧地,毒梟們看到炸雞店的負面新聞,覺得這是個商機。
向組員收購了炸雞店的品牌,仿照《絕命毒師》,把毒品和食物產業融合在一起,利用炸雞外賣來販毒。
製毒藏毒這一幕相信看過《絕命毒師》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會很振奮,構圖、運鏡、燈光、服裝全部復刻,完美致敬。
組員們通過觀察炸雞店分店店員怪異的行為,和調查外賣炸雞的去向,分析出了李武培的計劃,五個人單槍匹馬和對方兩撥人決鬥,制止最終的毒品交易。
結局自然是正義戰勝了邪惡,五個人雖然平時其貌不揚看起來沒什麼作用,其實個個身懷絕技,以一打十不是問題。
最後的大亂鬥看得觀眾大呼過癮,拳拳到肉的打戲配上各種惡搞和致敬梗,歡笑聲與血汗齊飛,腎上腺素狂飆的同時讓人笑得根本停不下來。
比如國家柔道隊的馬警官,竟然因為別人說他長得醜追著對方一直打,和前面英勇血拼的樣子形成強烈對比。
在勳誤吸食了毒品,嗨到必須讓隊友拴住,又隨時準備放出去撕咬敵人,宛若一隻警犬。
高組長外號「喪屍」是因為演員柳承龍拍攝了喪屍劇《王國》,片中還出現了他啃咬毒梟小腿的場景,重現了《王國》的喪屍場景。
最後甚至致敬了《英雄本色》,五個人坐在沙發上,粵語背景音樂《當年情》緩緩響起,一如當年的經典場景。
其實整部電影看下來,熟悉港片的觀眾就會發現,這部電影吸取了香港電影的精華,並將它發揚光大。
不僅僅是指最後致敬《英雄本色》的片段,港味其實貫穿全片。
很多笑點都是周星馳式的無釐頭,比如組員們在店內的板上剛剛貼好資料照片,顧客推門而入,必須瞬間將把紙張全扒拉下來。
慌張的舉動和淡定的表情,兩種肢體語言的反差,讓人忍俊不禁,這種橋段在周星馳電影中最為常見。
以及開頭的,馬警官胸有成竹以為抓住了嫌犯,自信地回眸一笑向隊友們藉手銬,下一秒就被電擊在地,崩壞的表情簡直就是周星馳附體。
電影不僅僅只在「形」上簡單模仿和致敬,立意和人設其實也很大程度上也都學習了香港電影的套路。
主人公五人都是在警局裡不受歡迎的小人物,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雖然心中堅持著一份正義,卻也被生活所苦。
當炸雞店越來越紅火時,他們也曾在麵包和理想中徘徊過,顯然做炸雞比本職工作更加賺錢,其中以高組長為最,他是真的想過要放棄本職:
「放棄羞愧的成功,選擇好的失敗,這應該是對的吧」
不過到了緊要關頭,即便被停了職,正義感還是驅使他迎難而上,這就是小人物身上的光輝。
從小人物趣味橫生的鬧劇和冒險,用喜劇且無釐頭的方式表現主角身上的光輝,雖然最後主角們突然開掛有些牽強,但也是為了迎合正義必勝的主題。
韓國電影能把港片風格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其實我們應該好好反思,當我們叫囂著「港片已死」的時候,它已經在另一個地方悄然復甦。
就好像同一個劇本,韓國拍出了港片的味道,而我們卻玩成了四不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部電影翻拍了內地電影《龍蝦刑警》,其實這是一個劇本賣給中韓兩個公司自行改編再創作而已。
同一個劇本拍兩部,中國版《龍蝦刑警》口碑讓人不忍直視,票房不到7千萬,簡直就是撲街的代表作;韓國版《極限運動》卻能在收穫高票房的時候取得好口碑,這和韓國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是分不開的。
首先兩部電影在劇本上,《極限》就穩贏,它更注重每個情節的合理性,最明顯的對比就是盤下店面這個情節的處理。
《極限》是組員們商量後的決定,《龍蝦》裡卻是被迫買下,屬於被動行為。
這種被動行為貫穿了整部《龍蝦》,幾乎每個重要的轉機,都是主角們誤打誤撞碰上的,主人公光環太重,故事就不具備說服力。
其次,作為喜劇最重要就是的笑點,在這方面兩部電影也是高下立判。
《極限》中笑點密集不說,每個梗都能讓人會心一笑,還發揮了每個人物性格優勢,分別設計了不同的笑點。
比如在勳就是一個耿直熱血的小年輕,誤食毒品導致失去理智,醒來懊悔地抱著受傷的組長,害組長疼得齜牙咧嘴。
比如馬警官無釐頭又勇敢的矛盾性格也是一大笑點,被綁架之後獨自一人放倒敵人,逃跑時卻像壁虎一樣趴在車上,帥不過三秒。
但是《龍蝦》中的笑點卻又冷又尬,喜劇只是浮於表面的浮誇,唯一笑點被客串的沈騰包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關於食物在電影中發揮的作用,兩部電影講述的都是美食副業比警察主職做得更優秀的故事。
《極限》中的炸雞畫面甚至用到了美食紀錄片專用的特寫鏡頭,油炸的酥脆聲加上金黃的配色,讓人看了就食慾大開想吃炸雞。
在《龍蝦》中,把最重要的美食拍得乾乾癟癟毫無食慾,還用特效代替,浪費了一大吸睛的噱頭。
不得不承認,韓國的商業電影體系確實比我們更加完善,但如果我們能像韓國一樣勇於學習,吸取優點和精華為自己所用,那麼我們也能拍出精彩的商業電影。
本文主筆|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