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太多童話故事結尾只到「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並沒有描述他們婚後的生活,所以讓大家產生「找到白馬王子/公主=幸福一生一世」的錯覺。很可惜也很慶幸,親密關係不是「押寶」,不是押對人就毫不費力的幸福一輩子,也不是押錯人就整天以淚洗面定終身。如果硬要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回答將是不論你是找到一個性格互補的伴侶還是性格相似的伴侶,都有可能幸福也有可能不幸福,因為決定你幸福與否和多久的並不是你們的性格相似與否,而是你到底會不會愛人。
前陣子有個朋友失戀了,心情極差,找到我竹筒倒豆子一頓數落那個前男友的不是。
原來他倆是朋友聚會認識,第一次見面就發現倆人不僅性格相似,三觀相合,興趣愛好也高度重合,立馬就看對眼了,幾個來回就確認了關係。
可惜好景不長,膩歪了個把月,磨合期就來了。兩個都是急性子的人,平常小摩擦就多,五一的時候,倆人策划去旅行,不都說旅行對情侶來說是最好的升溫感情的方式麼,可他倆呢,從出門的時候就火急火燎的,就像兩個火藥桶撞在一起炸的毀天滅地。
「趕緊的趕緊的,趕不上飛機了!」「你吵吵啥吵吵!誰讓你不早點訂車!我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你看吧,今天誰也別上飛機了,就在這裡吵吧!」她越著急上火,他越火上澆油。一趟旅行下來,爭吵的時間比遊玩的時間還多。
漸漸地,雙方都開始疲倦,兩個爆脾氣的人互不相讓,咄咄相逼針鋒相對,導致互相傷害兩敗俱傷。
因為相似,所以了解。當對自己的缺陷無能為力時,面對對方暴露出來的不完美及失態,會更加心灰意冷。這份乘以二的失落感在爭執時無限放大,在周而復始惡性循環後直接導致了分道揚鑣。
傾訴完,她問我,不是都說找一個三觀相合志趣相投的,就可以省去互相磨合和適應的過程嗎?難道我要找一個互補的才不會這麼累嗎?
我問她,你在和他在一起之前,是怎麼幻想你們在一起後的日子的?
她想了想,歪頭告訴我:「第一次見面我就被他吸引,我們有那麼多共同話題,在一起之後肯定默契十足,我說的他都懂,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分享有趣的帖子,哪知道現實如此殘酷!我覺得我們就是太相似了才有緣無分,或許我應該忘記他,找一個和我互補的,可以寬容我的暴脾氣。」
我告訴她,愛情不是那麼簡單,你一條一條試錯就行了,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很直接的告訴你,下一段感情還會失敗。這次找了性格一樣的,發現不合適,那下次就找一個性格互補的,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是的。性格互補或是相似,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性格只是一個標籤,給你一手好牌,你也要會打呀!
性格相似的,也有如你想像的那樣,過得和和睦睦,默契十足的,也有你這樣,摩擦不斷,互不相讓,以離開收場的;再說互補吧,既有以長補短,互相成就的,也有互不對付,漸行漸遠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性格是原罪嗎?
不是。每對情侶都不可能完美的契合,但是人有主觀能動性,那些相處融洽的,因為相愛,無論是性格互補的,還是性格相似的,彼此都會主動地去配合對方,調整步伐,遇到矛盾會及時想辦法解決,不會一直拖到最後成了隱患。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不會愛,也沒有愛的能力,在矛盾、衝突來臨的時候,要麼經受不住就分開了,要麼強忍著,但雙方都不開心,只有少數人懂得如何去愛,經過衝突、調適,獲得幸福。
生活不是童話。我們從小聽到的童話都是王子救了落難的公主,然後就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了。聽起來像是找到了對的人彼此相愛就可以幸福快樂的過好下半生。童話沒有告訴你的是,對於我們而言,童話裡著重筆墨介紹的王子與公主相愛只是開篇,而最後一句,才是生活的開始。所以呀,糾結性格互補還是相似並沒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愛人,用心經營感情,使自己變得完整,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高質量的愛能夠讓雙方互相幫助、互相督促、互相激勵、從而讓雙方都能夠實現人生最大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