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玻璃基板製造方法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TFT-LCD玻璃基板製造方法
TFT-LCD玻璃基板製造方法:浮式法、流孔下引法、溢流熔融法
目前在商業上應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為0.7 mm及0.6m m,且即將邁入更薄( 如0.4 mm )厚度之製程。基本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到二片玻璃基板,分別供作底層玻璃基板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 E R )之底板使用(彩色濾光片剖面圖如圖一)。一般玻璃基板製造供貨商對於液晶面板組裝廠及其彩色濾光片加工製造廠之玻璃基板供應量之比例約為1:1.1至1:1.3左右。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概可分為鹼玻璃及無鹼玻璃兩大類;鹼玻璃包括鈉玻璃及中性矽酸硼玻璃兩種,多應用於TN及STN LCD上,主要生產廠商有日本板硝子(NHT)、旭硝子(Asahi)及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等,以浮式法製程生產為主;無鹼玻璃則以無鹼矽酸鋁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分為SiO2、Al2O3、B2O3及BaO等)為主,其鹼金屬總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於TFT- LCD上,領導廠商為美國康寧( Corning )公司,以溢流熔融法製程生產為主。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決於玻璃的組成,而玻璃的組成則影響玻璃的熱膨脹、黏度(應變、退火、轉化、軟化和工作點)、耐化學性、光學穿透吸收及在各種頻率與溫度下的電氣特性,產品質量除深受材料組成影響外,也取決於生產製程。

玻璃基板在T N / S T N、TFT- LCD應用上,要求的特性有表面特性﹑耐熱性﹑耐藥品性及鹼金屬含量等;以下僅就影響TFT- LCD用玻璃基板之主要物理特性說明如下:
1 .張力點(Strain Point):為玻璃密積化的一種指標,須耐光電產品液晶顯示器生產製程之高溫。
2 .比重:對TFT- LCD而言,筆記型計算機為目前最大的市場,因此該玻璃基板之密度越小越好,以便於運送及攜帶。
3 .熱膨脹係數:該係數將決定玻璃材質因溫度變化造成外觀尺寸之膨脹或收縮之比例,其係數越低越好,以使大屏幕之熱脹冷縮減至最低。
其餘有關物理特性之指標尚有熔點、軟化點、耐化學性、機械強度、光學性質及電氣特性等,皆可依使用者之特定需求而加以規範。

整個玻璃基板的製程中,主要技術包括進料、薄板成型及後段加工三部分,其中進料技術主要控制於配方的好壞,首先是在高溫的熔爐中將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勻的玻璃熔體,不但要考慮玻璃各項物理與化學特性,並需在不改變化學組成的條件下,選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效降低玻璃熔融溫度,使玻璃澄清,同時達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實際應用之需求。而薄板成型技術則攸關尺寸精度、表面性質和是否需進一步加工研磨,以達成特殊的物理、化學特性要求,後段加工則包含玻璃之分割、研磨、洗淨及熱處理等製程。

到目前為止,生產平面顯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種主要之製程技術,分別為浮式法(Float Technology )、流孔下引法(Slot Down Draw)及溢流熔融法(Overflow Fusion Technology)。「浮式法」因系水平引伸的關係,表面會產生傷痕及凹凸,需再經表面研磨加工,故投資金額較高,惟其具有可生產較寬之玻璃產品(寬幅可達2 . 5公尺)且產能較大(約達1 0萬平方公尺/月)之優點;「溢流熔融法」有表面特性較能控制、不用研磨、製程較簡單等優點,特別適用於產制厚度小於2 m m的超薄平板玻璃,但生產之玻璃寬幅受限於1.5米以下,產能因而較小。浮式法可以生產適用於各種平面顯示器使用之玻璃基板,而溢流熔融法目前則僅應用於生產TFT- LCD玻璃基板。以下僅就上述三種製程技術分別說明如下:

( 1 )浮式法:
為目前最著名的平板玻璃製造技術,該法系將熔爐中熔融之玻璃膏輸送至液態錫床,因黏度較低,可利用檔板或拉杆來控制玻璃的厚度,隨著流過錫床距離的增加,玻璃膏便漸漸的固化成平板玻璃,再利用導輪將固化後的玻璃平板引出,再經退火、切割等後段加工程序而成。

以浮式法生產超薄平板玻璃時應控制較低之玻璃膏進料量,先將進入錫床的玻璃帶(R ibbon)冷卻至700℃左右,此時玻璃帶的黏度約為108泊( Poise;1泊= 1 g / c m•s e c ),再利用邊緣滾輪拉住浮於液態錫上的玻璃膏,並向外展拉後,再將玻璃帶加熱到850℃,配合輸送帶滾輪施加外力拉引而成,以浮式法技術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圖三所示。

浮式法技術系採用水平引出的方式,因此比較容易利用拉長水平方向的生產線來達到退火的要求。浮式法技術未能廣泛應用於生產厚度小於2 m m超薄平板玻璃之主要原因乃係其無法達到所要求的經濟規模。舉例來說,浮式法技術的一日產量幾乎可以滿足目前臺灣市場之月消耗量;如果用浮式法技術生產超薄平板玻璃,一般多系以非連續式槽窯( D a yTank)生產,因此該槽窯設計之最適化就顯得相當重要。

( 2 )流孔下引法:
就平面顯示器所需的特殊超薄平板玻璃而言,有不少廠商是使用流孔下引法技術生產,該法系以低黏度的均質玻璃膏導入鉑合金所製成的流孔漏板( Slot Bushing )槽中,利用重力和下拉的力量及模具開孔的大小來控制玻璃之厚度,其中溫度和流孔開孔大小共同決定玻璃產量,而流孔開孔大小和下引速度則共同決定玻璃厚度,溫度分布則決定玻璃之翹曲,以流孔下引法技術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圖四所示。

流孔下引法製程每日能生產5 ~ 2 0公噸厚度0.0 3 ~ 1.1㎜的超薄平板玻璃,因鉑金屬無法承受較高的機械應力,因此一般大多採用鉑合金所製成的模具,不過因其在承受外力時流孔常會變形,導致厚度不均勻及表面平坦度無法符合規格需求為其缺點。

流孔下引法必須要在垂直的方向上進行退火,如果將其轉向水平方向則可能會增加玻璃表面與滾輪的接觸及因水平輸送所產生的翹曲,導致不良率大增。這樣的顧慮使得熔爐的建造必須採用挑高的設計,同時必須精確的考慮退火所需要的高度,使得工程的難度大幅增加,同時也反映在建廠成本上。

( 3 )溢流熔融法:
系採用一長條型的熔融幫浦( Fusion Pump ),將熔融的玻璃膏輸送到該熔融幫浦的中心,再利用溢流的方式,將兩股向外溢流的玻璃膏於該幫浦的下方處再結合成超薄平板玻璃。

利用這種成型技術同樣需要借重模具,因而熔融幫浦模具也面臨因受機械應力變形、維持熔融幫浦水平度及如何將熔融玻璃膏穩定打入熔融幫浦中的問題。因為利用溢流熔融法的成型技術所作成的超平板玻璃,其厚度與玻璃表面的質量是取決於輸送到熔融幫浦的玻璃膏量、穩定度、水平度、幫浦的表面性質及玻璃的引出量。

熔融溢流技術可以產出具有雙原始玻璃表面的超薄玻璃基材,相較於浮式法(僅能產出的單原始玻璃表面)及流孔下拉法(無法產出原始玻璃表面),可免除研磨或拋光等後加工製程,同時在平面顯示器製造過程中,也不需注意因同時具有原始及與液態錫有接觸的不同玻璃表面,或和研磨介質有所接觸而造成玻璃表面性質差異等,已成為超薄平板玻璃成型之主流。

相關焦點

  • tft lcd是什麼?TFT LCD的主要優點
    人們利用在Si上進行微電子精細加工的技術,移植到在大面積玻璃上進行TFT陣列的加工,再將該陣列基板與另一片帶彩色濾色膜的基板,利用與業已成熟的LCD技術,形成一個液晶盒相結合,再經過後工序如偏光片貼覆等過程,最後形成液晶顯示器(屏)。在TFT 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當於一個開關管。常用的TFT是三端器件。一般在玻璃基板上製作半導體層,在其兩端有與之相連接的源極和漏極。
  • TFT-LCD基板玻璃的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2 基板玻璃理化性能要求及主流製造工藝2.1 基板玻璃理化性能對用於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板玻璃,其性質和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隨著消費大眾對顯示屏的顯示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增加面板廠商的製備工藝難度,還有小於1 mm超薄基板玻璃的生產、運輸和後加工,這一系列過程都對基板玻璃的理化性質和質量提出非常嚴格的要求。
  • tft-lcd顯示屏幕優點和缺點大解析
    tft-lcd顯示屏幕大家都不陌生,是目前顯示行業最有熱度的顯示產品,其高可靠性能以及良好的顯示效果著實圈了亦必有一波的忠實粉絲,那大家知道tft-lcd顯示屏幕有哪些有缺點嗎?今天海飛智顯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tft-lcd顯示屏幕優缺點。
  • TFT-LCD面板製作流程圖解
    簡單說,TFT-LCD面板可視為兩片玻璃基板中間夾著一層液晶,上層的玻璃基板是與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 結合,而下層的玻璃則有電晶體鑲嵌於上。 當電流通過電晶體產生電場變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轉,藉以改變光線的偏極性,再利用偏光片決定畫素(Pixel)的明暗狀態。
  • 打破美日壟斷,中國可以自己造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了
    TFT(薄膜電晶體)技術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等非單晶片上(也可以在晶片上)通過濺射、化學沉積工藝形成製造電路必需的各種膜,之後對膜進行加工,最後再由基板和膜貼合,內充液晶製成TFT-LCD。
  • 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據科技日報6月18日報導,18日,我國首條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支持下,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三年來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實現了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還將形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世代電子玻璃關鍵工藝技術。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作者:未知時間:2020-01-07 來源:財華社     北京時間01
  • tft和lcd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tft和lcd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17-12-05 08:55:11 人們利用在Si上進行微電子精細加工的技術,移植到在大面積玻璃上進行TFT陣列的加工,再將該陣列基板與另一片帶彩色濾色膜的基板,利用與業已成熟的LCD技術,形成一個液晶盒相結合,再經過後工序如偏光片貼覆等過程,最後形成液晶顯示器(屏)。   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當於一個開關管。常用的TFT是三端器件。一般在玻璃基板上製作半導體層,在其兩端有與之相連接的源極和漏極。
  • 彩虹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項目籤約
    會見後,雙方舉行了彩虹合肥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籤約儀式。 孫金龍在會見中簡要介紹了合肥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科技、交通、區位等優勢。他說,合肥居中靠東,連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內地的前沿,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以合肥為中心,500公裡為半徑,是中國最具消費能力的市場之一,這為各類優勢企業來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22億豪賭TFT-LCD玻璃基板 安彩未來命系一線
    而從玻璃基板建廠的選址方案和合資對象來看,地方政府似乎隱形於整個事件背後。  疑惑  儘管安彩的主業玻殼與玻璃基板的生產擁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玻璃基板是作為一種工藝極為複雜的特殊的行業,全世界只有4家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日本電氣硝子、日本板硝子。
  • 通用於LTPS LCD與OLED的玻璃基板
    在顯示器組件中,玻璃基板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玻璃基板生產技術門坎高、投資金額高,佔顯示器的成本比例也是居高不下,一旦玻璃基板斷貨,下遊顯示器業者也是莫可奈何
  • 為什麼液晶顯示玻璃基板如此難以製造?
    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屏的製造需要依賴於兩片設計精良的玻璃基板。第一片是薄膜電晶體(TFT)陣列基板,它採用氣相沉積法將矽沉積在基板上,從而形成電晶體陣列。第二片是彩膜。玻璃表面覆有彩膜材料,可實現屏幕的全彩色顯示。
  • TFT-LCD面板的製造工藝流程(圖解)
    ②中段Cell中段部分的Cell ,是以前段的Array玻璃作為基板,和彩色的濾光片玻璃基板相結合,並且在兩片玻璃基板之間灌入液晶(LC)。,這兩片玻璃基板呢,就是TFT Array玻璃和彩色的濾光片。
  • 「跟著記者逛展館」不僅能裝飾還可用來發電的玻璃幕牆你見過麼?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日,在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的高端製造展區,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展出了9月18日剛剛下線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這不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片基板,中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該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國家。
  • 彩虹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填補國內
    北京時間07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合肥:彩虹G7.5玻璃基板關鍵技術等項目通過成果鑑定。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專家組在合肥對彩虹承擔的「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等項目進行了成果鑑定。
  • 凱盛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將再創奇蹟
    凱盛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將再創奇蹟   12月30日上午,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蚌埠召開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二線工程啟動會議。
  • A股明日風口:我國自主研發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線
    利好板塊:農業種植相關概念股:海南橡膠、隆平高科、東方集團、亞盛集團、宏輝果蔬4、我國首片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線9月18日下午,中國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在安徽蚌埠正式下線,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該產品將實現工業化生產
  • 凱盛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將再創奇蹟!
    12月30日上午,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蚌埠召開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二線工程啟動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