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
查證者:京虎子 | 科普作家
(更多科學問題求較真?關注微信公號「全民較真」,點擊底部菜單「查一查」,搜索你想知道的任何問題)
最近那個左右腦年齡測試的小遊戲很熱,朋友圈裡有不少人貼出來測試的結果。這種程序猿搞的把戲不能當真的,果然有人查看代碼,發現測試出來的年齡是電腦生成的隨機數。遊戲唯一的正面作用是讓很多人知道人的腦袋分成兩部分或者叫兩個半球,左腦和右腦。
大腦控制著我們在想什麼、做什麼和感覺到什麼。大腦是一個很複雜的器官,人類的大腦重量約1400克,含有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神經連接,巨大的神經數目加上各種排列組合,形成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複雜系統,這就是現代醫學對大腦的理解還很不清楚的原因。
但一直以來,「左腦掌管理性、邏輯推理,右腦掌管感性、創造力」的左右腦理論很流行。那麼,左右腦理論真的靠譜嗎?
一、左右腦理論是怎麼來的?
人腦為什麼會有兩個半球?一種看法是這是因為左右對稱的原因,並沒有進化優勢。另外一種看法是兩個半球是有進化優勢的。至於優勢何在,並沒有一個可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有人認為這樣導致有更多的表面,益於發展和散熱;有人認為左腦和右腦之間的交流是人類做出決定的基礎;還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分工的需要,左腦和右腦各自控制不同的功能。最後這種解釋傳播得最廣,這就是所謂的左腦/右腦理論。
左腦/右腦理論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主要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佩裡(Roger Sperry)的研究。1981年斯佩裡因為確定大腦半球的功能而分享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通過一系列動物實驗,證明左腦和右腦各有各的功能,並由中間的胼胝體連結。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其他人總結出左腦負責邏輯、順序、線性思維、數學、事實、語言思維等功能,右腦有想像、整體思維、直覺、藝術、旋律、非語言線索、可視化感覺、白日夢等功能,從而形成了左腦/右腦理論。
左腦/右腦理論認為人可以分為左腦人或者右腦人,也就是說一側大腦佔主導地位。如果很理性、數學好、擅長分析,就是左腦人;如果有創造力、有藝術細胞,就是右腦人。
由此還延伸出一大批區分左腦人和右腦人的理論。比如左腦控制身體的右側,右腦控制身體的左側,因此可以通過左撇子還是右撇子來確定。民間流傳左撇子適合搞藝術,左撇子聰明等說法,還常常用美國總統做例子,柯林頓和歐巴馬都是左撇子。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是8-15%的成人是左撇子,美國總統左撇子的比例為14%,正好在正常範圍內。如果存在一側半球起決定作用的話,左撇子應該主要用右腦,但是研究發現,確實右撇子主要用左腦控制語言,其比例為95-99%,但左撇子中有70%也用左腦控制語言,剩下的30%或者用右腦控制語言,或者兩個大腦都用。
二、左腦/右腦理論為什麼站不住腳?
斯佩裡的兩個腦半球分開的研究是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做的,這半個多世紀以來,腦神經科學有了很大的進步,有很多新的發現,特別是醫學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使得我們對人腦的了解比斯佩裡靠動物實驗得來的了解更為深入。
有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專門驗證左腦/右腦理論,研究人員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1011位7-29歲者進行了掃描,每個人分別掃描了左腦和右腦相對應的7266區域。這項研究發現左腦和右腦確實存在著不同的分工,但是在神經網絡方面,並不存在一側神經網絡強於另一側的現象,也就是說不存在人的大腦一側半球起決定作用,而是兩個半球起著同樣的作用。
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左腦/右腦理論並沒有證據。但左腦和右腦有可能有分工,大腦的特定區域可能有特殊用途。這種不同和特殊用途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些人可能比大多數人的差異更大一些。但是否像斯佩裡認為的那樣分工,除了控制語言的區域外,其他功能的分工還沒有證據。
左腦/右腦理論強調的是左腦和右腦的獨立性,而忽視了其整體性,這是其站不住腳的主要原因。我們的兩個腦半球是一個整體,我們不是只用一個腦半球或者主要用其中一個,而是兩個半球同時使用。不管是做數學,還是畫畫,都是從兩個腦半球接受指令的。打個比方來說,左腦負責語言,但右腦讓人理解前言後語和聲音,合起來才能真正的掌握語言;左腦負責數學方程式,右腦負責比較和估算,也是合起來才能算明白。
但這並不表明斯佩裡的研究是錯誤的,或者諾獎給錯了人,因為斯佩裡是這樣說的:在連接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受損之後,左腦和右腦才各自獨立工作,在正常情況下,左腦和右腦是處於同步狀態的。
三、如何計算大腦年齡?
目前人類對於大腦的功能還了解得很膚淺,科學家們在繼續努力。
關於大腦年齡,有一些檢測的辦法,比如通過認知功能的測驗來進行估計。比較靠譜的是用核磁共振(MRI)對大腦進行掃描,然後用計算機軟體進行分析,但這種方法還屬於很初步的階段,是否能夠被應用還難說,更沒有左腦和右腦分開算年齡的說法。
對於我們來說,要追求大腦的健康,而不是不著邊際的腦半球的年齡。
保持大腦活躍可以增加大腦的活力,甚至可能刺激出新的腦細胞,而大腦缺乏刺激則可能會增加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風險。可以做的包括每天花一些時間來閱讀和寫作、不間斷地學習、做智力遊戲和測驗、玩智力遊戲和電子遊戲、培養自己新的愛好等,同時堅持鍛鍊,保障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大腦的健康。
#了解了左右腦的知識後,你是否還有其他科學方面的困惑,比如之前媒體報導的「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冷凍技術發展到哪一步?能不能實現人體復活?別著急,關注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點擊底部菜單「查一查」,搜索「人體冷凍」,帶你了解技術最前沿#
本文信息網絡傳播權由騰訊較真獨家享有,謝絕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