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為什麼樹袋熊便便是方塊的?

2020-12-05 界面新聞

文 | 新浪科技

北京時間9月13日消息,在過去的幾年裡,好奇的科學家們又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發現,比如為什麼樹袋熊的便便是方塊的,以及活著的和死掉的蟑螂在被磁化之後的表現有何差異,甚至還測定了男人左右陰囊的溫度差異。這些了不起的發現,都在2019年的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得到了表彰。

搞笑諾獎(Ig Nobels)創立於1991年,是一項對於真正的科學皇冠「諾貝爾獎」的善意的滑稽模仿秀,其官方宗旨是「獎勵那些乍一看讓人發笑,但隨後卻能讓人深思的科學研究」。這個獎項每年會在哈佛大學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典禮儀式包括有迷你音樂劇(每年的主題都不一樣),科學展示環節,還有24/7演講。

在這個環節,科學家必須在24秒內用專業語言闡述自己的研究工作,隨後再用7個字,用所有人都能聽得懂的簡單語言來解釋自己從事的工作。而有趣的是,所有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的時間也是被限制的,只有60秒,如果超時就會有一個8歲小女孩對著你大吼大叫:「快停下吧!太無聊啦!」正如這一獎項的口號中所提到的那樣,每一年的獲獎項目,都是一開始讓你發笑,但是背後卻有重要科學意義的。

按照傳統,每一個獲獎團隊或個人將獲得:100萬億辛巴威幣,這是搞笑諾獎的一個傳統。實際上在辛巴威,由於驚人的通貨膨脹,這種紙幣早就不再流通了,事實上,由於巨額通脹,100萬億辛巴威幣大約只能兌換40美分(大約2.8人民幣)。2009年,搞笑諾貝爾獎將數學獎授予辛巴威央行行長Gideon Gono,以表彰他「給予辛巴威人民一種簡單,日常的學習巨大數字的方法——發行面額從1分到100萬億的貨幣。」

來看看今年都有什麼奇葩又有趣的研究獲獎了吧!

化學獎

成果:「評估了一個典型5歲孩童每天的唾液分泌總量」

這項研究開展於1995年,來自日本的獲獎者評估了不同的食物(包括大米飯,香腸,土豆泥,曲奇餅乾,蘋果以及日式酸蘿蔔)對兒童唾液分泌量產生的影響。研究方法是這樣的:研究者首先對食物稱重,然後讓孩子先咀嚼這些食物,但是不能咽下去,而是吐出來,隨後研究者再次稱重,以測量裡面多了多少唾液。唾液總體上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它有助於保持口腔溼度,幫助消滅病菌並啟動對食物的消化過程。不過研究者未能在當年的論文中有說服力的表明,為什麼開展這項研究是值得的。

物理學獎

獲獎者:Patricia Yang,Alexander Lee,Miles Chan,Alynn Martin,Ashley Edwards,Scott Carver,以及David Hu

獲獎原因:研究了樹袋熊排出方形糞便的方式和原因

樹袋熊是已知的唯一一種會排出方形糞便的動物。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利用幾頭樹袋熊屍體,對這一現象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這種奇特的糞便與樹袋熊腸道的形狀和靈活性、以及樹袋熊生活的環境比較乾燥有關。該研究結論或許能幫助製造業改進方形產品的生產方法。

工程學獎

成果:「發明了一種適用於人類嬰兒的自動換尿布機」

新手父母們對於給寶寶換尿布的痛苦簡直太了解了。一位來自伊朗的工程師Farahbakhsh決定解決這個問題。他採用的思路和洗碗機很像。在申請的專利中,作者提到:「一旦將嬰兒放入其中,自動化的尿布更換程序將啟動,全程無需人工參與,無需接觸嬰兒或者尿布,程序將自動完成。」同時,使用這臺機器將減少水的使用,去年,這項發明成功獲得美國專利。

解剖學獎

成果:測量了未穿衣服和穿衣服的法國郵遞員兩側陰囊溫度的不對稱性

科學界此前曾爭論過,男性的左側陰囊溫度是否比右側稍高一些。很多人都知道,有時左側陰囊的位置會略低於右側,這可能是為了避免兩個陰囊相互碰撞、也可能是為了更好地散熱降溫,而這兩點原因之間或許也有一定關聯。有一些研究顯示,兩側陰囊的溫度存在不對稱性,而有些研究則否定了這一點。因此此次獲獎者們決定自己開展研究一探究竟。他們分別測量了年輕的郵遞員在未穿衣服和穿衣服狀態下的陰囊溫度,結果發現兩側溫度的確不一致。研究人員總結道:「左右兩側陰囊的溫度差別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男性外生殖器的不對稱性。」

經濟學獎

成果:「測定了哪個國家的紙幣最容易傳播危險的病菌」

該組研究人員在一篇發表於2013年的論文中指出:「全球範圍內,紙幣是人與人之間交換最為頻繁的物件之一。而在這種交換的過程中,紙幣可能遭到汙染並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病菌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故意汙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各種紙幣,包括歐元,美元,加拿大元,克羅埃西亞庫那,羅馬尼亞列伊,摩洛哥迪拉姆以及印度盧比,研究人員在這些紙幣上塗抹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菌株。隨後觀察這些菌株在各類紙幣上能夠生存多長時間,以及在換手時,是否會傳播這些病菌。結果顯示,羅馬尼亞列伊是唯一一種兩種病菌都會被傳播出去的紙幣。原因可能是因為它使用的是聚合物材料。因此或許避免使用聚合物材料製作紙幣,或者乾脆推廣無現金支付手段,將是未來的大趨勢。

羅馬尼亞列伊

和平獎

成果:「試圖測量撓痒痒帶來的愉悅程度」

試問天下有誰沒有享受過撓痒痒的快感?但是今年的搞笑諾獎和平獎獲得者們注意到,似乎還沒有人對撓痒痒究竟能有多麼舒服進行過定量化的測量研究。因此在他們2012年的這項研究中,他們使用一種熱帶豆科植物黎豆來引發身體各種不同部位的瘙癢感,包括前臂,腳踝,背部,腋窩等等。結果顯示,背部和腳踝處的瘙癢感要強於前臂,也因此在撓痒痒時,背部和腳踝處感受到的愉悅感也要強烈一些。

醫學獎

成果:證據表明食用披薩或有助於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前提是要在義大利境內食用在義大利製作的披薩

2003年,Gallus和同事們分析了消化義大利披薩是否有助於預防癌症。2004年,他們研究了披薩是否能降低患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2006年,他們又進一步研究了食用披薩是否能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前臉腺癌的風險。Gallus等人也承認,這些研究中發現的有益影響因素都可以歸結於健康的地中海式飲食。但對於披薩愛好者來說,這仍然是一次很重要的研究。

心理學獎

成果:「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人微笑,因此也會更加快樂,但後來又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時間退回到1988年,一個研究組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你微笑,也因此會更加快樂,這是一種面部反饋機制產生的結果。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有名的研究,也因此並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結論,直到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Strack自己在2016年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實驗,但卻發現無法復現當年自己得出的結論,換句話說:很遺憾,嘴裡叼一支筆,並不會顯著地增加你的快樂程度。

醫學教育獎

成果:利用一種名叫「響指訓練」的動物訓練方法,訓練外科醫生做骨科手術

這項研究開展於2016年,訓練內容為兩項手術任務:困難的打結、以及低角度鑽孔。研究人員想測試學習過程中「聲學反饋」的有效性。雖然該方法一般用於動物訓練,但此前有研究顯示,該方法或許也可用於訓練人類行為,並且比傳統的展示型教學方法更高效。研究人員指出,「響指聲」是一種不需要使用語言、也不涉及任何評判的條件強化手段。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使用「響指訓練法」的醫學生在學習任務時所花的時間更長,但開展任務的精確度更高。而精確度在外科手術中極為重要。

生物學獎

成果:發現被磁化的死蟑螂的行為與被磁化的活蟑螂不同

研究顯示,蟑螂及部分種類的昆蟲似乎能夠感知磁場的存在(即擁有「磁覺」),並且自身也可以被磁化。Kong等人利用磁弛豫技術(MRX)測量了死去和活著的美洲大蠊的磁化與磁性消退速度。結果發現,活蟑螂磁性消退的速度比死蟑螂快得多。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動物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或許還有助於改進人類受動物啟發製作的各類傳感器。

搞笑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1991年,馬克 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創立了搞笑諾貝爾獎,這是對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有趣模仿,與後者晦澀難懂的科學研究成果形成鮮明對比。搞笑諾貝爾獎由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頒獎,每次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馬克·亞伯拉罕對有趣和怪異的著迷還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亞伯拉罕成長於麻薩諸塞州的斯旺普斯科特(Swampscott),讀四年級時,他的好奇心被科學點燃了。他開始收集各種各樣「奇怪的東西」,包括一篇標題為《男子衝廁所,房子爆炸》的報紙文章,這些都讓年僅10歲的他得到想像力的極大滿足。

搞笑諾貝爾獎的發起者馬克·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畢業於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現年78歲。當地時間9月12日,他將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主持第29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法國《世界報》(Le Monde)稱亞伯拉罕為「不可思議科學的教皇」,《華盛頓郵報》則稱他為「美國學術垃圾的專家」。

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都很熱鬧,1999年,科學家在頒獎典禮上引爆一個裝滿五彩紙屑的大桶

往屆的獲獎者包括一位出生於烏克蘭的研究者,他設計了一種可以變成防毒面具的胸罩;一位對人類肚臍絨毛做過全面調查的澳大利亞科學家;還有一位發明了洗貓狗機器的西班牙發明家。

如今,亞伯拉罕是一位編輯兼作家,他說:「作為一個成年人,我要做所有我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他的家庭辦公室裡擺滿了搞笑諾貝爾獎的紀念品。每年,亞伯拉罕都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領唱一樣,主持這場熱鬧的盛會,並精心策劃當晚的惡作劇。頒獎典禮中,還有觀眾向舞臺投擲紙飛機,以及由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頒獎等傳統環節。

預計今年將出席頒獎典禮的諾獎得主包括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 馬斯金(Eric Maskin);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傑羅姆·弗裡德曼(Jerome Friedman);以及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丁·查爾菲(Martin Chalfie)。

不可思議的科學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諾貝爾獎頒獎前舉行,旨在表彰「乍看讓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科學成就,並強調科學甚至可以存在於一些荒謬的問題中,比如「嘆氣就只是嘆氣嗎?」(回答:不,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消極情緒的表達,包括渴望、無聊、失望和失敗);或者「端著咖啡走動時,咖啡為什麼會溢出來?」(答案:這是杯子運動和裡面的低粘度液體動力學相互作用的結果)。

亞伯拉罕是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兼編輯。「我們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些可能根本得不到太多關注的事情,」他說,「諾貝爾獎得主會得到認可,但還有數百萬名科學家在推動科學,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根本得不到任何關注。」

舉個例子,有一群醫生研究了激烈接吻的生物醫學益處和後果,還有研究人員證明幾乎所有體重在3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都在21秒內排空膀胱,甚至有科學家研究了馴鹿對偽裝成北極熊的人類的反應。

搞笑諾貝爾獎還表彰了那些沒有獲得應有認可的創新者。他們當中有卡拉ok的發明者,有提出墨菲定律的三個人,還有一個人和他的父親一起為「comb-over」髮型(把一邊頭髮全都梳到另一邊頭髮稀少的地方)申請了專利。

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並不容易。每年,亞伯拉罕和一組志願的評委都會評估數千項提名。一些被選中的人因為害怕在公眾面前難堪而拒絕接受該獎項,但大多數人都很激動,願意支付親自領取該獎項的旅費。

1991年,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間教室裡舉行,自此之後,這個活動就在全世界的科學家中逐漸贏得了聲望,而且一直很受歡迎。三年後,頒獎典禮搬到了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並且每年都在那裡舉行,觀眾爆滿。

起初,一些科學家痛斥搞笑諾貝爾獎,稱其是為了嘲笑科學研究,但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出現消除了這種觀點。大多數科學家都會欣然接受這一獎項,因為這表明他們可以自嘲,並鼓勵人們對科學產生興趣。

「有些人認為我們是在攻擊科學,取笑科學家,」亞伯拉罕說:「但我們其實是在為科學家們辯護,他們試圖找出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準確的。我們想讓人們對科學充滿好奇。人們會害怕他們不理解的東西,但如果他們在感到害怕之前擁有好奇心,科學就不會再讓他們感到害怕了。」

搞笑諾貝爾獎並不妨礙科學家獲得真正的諾貝爾獎。200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皇家學會研究教授安德烈 海姆(Andre Geim)因研究用磁懸浮技術使活青蛙浮起而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十年後,他以石墨烯(一種比鋼強度更高的超薄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獲得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安德烈·海姆在自己的簡歷中列出了「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他說:「坦白地說,我對搞笑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的評價是一樣的。對我來說,搞笑諾貝爾獎是我能開玩笑的表現;一點點的自嘲總是有幫助的。」

哈佛大學講師丹尼爾·羅森伯格(左)在2001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對同事尼爾斯·索倫森進行「胸口碎大石」,後者當時躺在釘床上

搞笑諾貝爾獎至今已舉辦了28屆,其獎項包括生物、醫學、物理、和平、經濟、文學等固定獎項,也包括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所有獲獎的成果都是實際存在的研究。參與獎項評審的評委包括《不可思議研究年報》的編輯、各領域的科學家(包括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記者和多個國家不同領域的精英人士。創始人亞伯拉罕曾表示,搞笑諾貝爾獎的設立是為了表揚不尋常的研究、推崇想像力,並「激起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想知道又不敢問的問題:

讓我們來回顧一些過往得獎的有趣成果。

2008年

營養學獎:好聽的食物也會比較好吃。吃薯片時聽到的咔嚓聲,能讓人感到薯片比實際的更新鮮脆爽。

2009年

和平獎:裝滿啤酒的啤酒瓶比空啤酒瓶更結實嗎?它們的斷裂閾值是否足以打破人類的頭骨?研究這兩種啤酒瓶打人的效果,有助於幫助法庭判斷二者造成的傷害。

2010年

和平獎:和很多人想像的一樣,罵人確實能夠緩解疼痛。

2011年

心理學獎:嘆氣就只是嘆氣嗎?其實,嘆氣可以作為對困難任務的情感信號反應。

2012年

流體力學獎:端咖啡走路如何不灑出來?除了人走路方式的影響外,咖啡晃動的情況還與加速度和扭矩等有關。

2013年

心理學獎:情人眼裡出西施?喝醉酒的人會認為自己變得更加迷人。

2014年

神經科學獎:在吐司上看到耶穌的臉?這證明了「人臉空想性錯視」的存在,當人們觀察到類似人臉的特徵時,某些神經元會活躍起來,將這些特徵整合成一張臉。

2015年

物理學獎:幾乎所有體重在3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排尿時間都在21±13秒內,不隨身體大小而改變。

2016年

醫學獎:當你左邊身體癢時,可以通過照鏡子撓自己的右邊來緩解,反之亦然。

2017年

解剖學獎:為什麼老年人有大耳朵?男性30歲後,耳朵每10年都會生長約2毫米,相比女性而言,大耳朵更為顯眼。

2018年

醫學獎:藉由坐過山車可以加速腎結石排出。

人類學:在動物園裡收集證據,證實了黑猩猩模仿人類的頻率與人類模仿黑猩猩的頻率一樣,且做得一樣出色

生物學:證實了葡萄酒專家可以通過氣味識別葡萄酒杯中是否有蒼蠅存在

化學獎:通過測量發現,人類唾液可作為骯髒物體表面的良好清潔劑

醫學教育獎:發表了一篇醫學報告——坐姿結腸鏡檢查:從自我結腸鏡檢查中獲得的教訓

文學獎:記錄了多數使用複雜產品的人們都不會去閱讀說明書

營養學:計算出了吃人肉所攝入的卡路裡熱量遠低於從其它傳統肉食中攝入的卡路裡熱量

和平獎:在駕駛車輛時測量大聲叫喊和罵人的頻率、動機和效果

生殖醫學獎:用郵票測試男性性器官是否正常,他們的研究報告描述稱,使用郵票監測分析夜間男性陰莖勃起

經濟學:研究了僱員使用扎小人詛咒老闆是否能緩解焦慮(晨風 葉子 任天)

相關焦點

  • 2019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為什麼樹袋熊便便是方塊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好奇的科學家們又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發現,比如為什麼樹袋熊的便便是方塊的,以及活著的和死掉的蟑螂在被磁化之後的表現有何差異,甚至還測定了男人左右陰囊的溫度差異。這些了不起的發現,都在2019年的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得到了表彰。
  • 樹袋熊的粑粑為什麼是方形的?研究它的人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研究動物的糞便能最快速地了解到環境對於動物的變化,亦或是動物的健康問題,而研究考拉便便的科學家甚至還以為這份研究而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考拉又名為「樹袋熊」,作為一種可愛的生物,無論是誰看見它們都心生憐惜,但考拉有兩個習慣並不讓人覺得它們可愛,其一是它們會排出方形顆粒的粑粑,其二就是考拉會吃掉自己的粑粑。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又有中國科學家獲獎
    韓曙宇 趙雨曦供稿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9月12日5下午6點,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Prize)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學揭曉,今年的主題是:「習慣」,獎盃是一個裝滿了習慣——香菸、咖啡、手機、牙刷、零錢袋—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自動換尿布機奪工程學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s)周四(1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揭曉。今年各獲獎研究繼續騎呢搞笑得來又無釐頭,有科學家因為研究樹袋熊排出方塊狀糞便的方式和成因獲物理學獎、研究小童每天口水分泌量獲化學獎等。
  • ...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為什麼袋熊便便是方形,獎金 10 萬億辛巴威幣
    北京時間9月13日消息,在過去的幾年裡,好奇的科學家們又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發現,比如為什麼袋熊的便便是方塊的,以及活著的和死掉的蟑螂在被磁化之後的表現有何差異,甚至還測定了男人左右陰囊的溫度差異。這些了不起的發現,都在2019年的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得到了表彰。
  • 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落幕,今年又有哪些新腦洞?
    iWeekly 為什麼樹袋熊的便便是塊狀的?吃義大利比薩能不生病?撓痒痒也有一套指南說明?別笑,這可不是什麼整蠱玩笑,上述的奇思妙想其實都是了不起的發現,榮獲了29屆搞笑諾貝爾獎各項科學大獎。
  • 袋熊的便便為什麼是方的、撓痒痒到底有多爽?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名單揭曉!
    相信有很多人已經在期待10月的諾貝爾獎頒獎了,這是幾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更霸氣的諾獎,而且出手更加大方,一次就頒發給10個人哦!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顧名思義,就是對諾貝爾獎的搞笑版本。
  • 考拉的便便為什麼是方形的?研究它的人還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筆者-小文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一種模仿,創立於1991年,它意在鼓勵人們去發現生活中被忽視掉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乍一看很搞笑,但背後卻蘊含能讓人深思的科學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在哈佛大學的劇院發布和頒發獎項,而除了科學作品的展現環節外,科學家還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講解,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中最有趣的環節之一。科學家在演講時必須遵循「24/7」的原則,也就是在24秒內用簡潔的話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並最後用7個詞進行概括。
  • 樹袋熊快餓死了咋辦?竟通過吃同類的便便來解決
    吃了其他樹袋熊的便便,就不會餓死了糞便移植的目的是增加樹袋熊體內微生物群,讓它們適應更廣泛的食物,而不是僅僅局限於特定的桉樹葉。目前,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並改變了樹袋熊腸道細菌種群,2013年,由於樹袋熊數量銳減,主要原因是餓死,澳大利亞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非常關注該事件。
  • 2019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有哪些有趣的實驗獲獎?
    說起諾貝爾獎,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這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技獎章。而這裡也存在一個更為有趣的版本:搞笑諾貝爾獎。從1991年至今,它已經為人們帶來29年的歡樂了,不可否認,以一種幽默風趣的角度來普及科學也是一件樂事呀。
  • 獎金「10萬億」的搞笑諾貝爾獎,了解一下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科學界還有一個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著整個科學界的幽默畫風。諾貝爾獎已經舉辦了120多年了,而搞笑諾貝爾獎還停留在「第一屆」。今年,大概是29個「第一屆」了。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據美聯社2020年9月18日報導,搞笑諾貝爾獎於9月17日頒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據美聯社2020年9月18日報導,搞笑諾貝爾獎於9月17日頒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袋熊便便為什麼是方的?撓痒痒到底有多爽?
    相信有很多人已經在期待10月的諾貝爾獎頒獎了,這是幾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更霸氣的諾獎,而且出手更加大方,一次就頒發給10個人哦!搞笑諾貝爾是什麼?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顧名思義,就是對諾貝爾獎的搞笑版本。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澳洲袋熊為什麼拉方形便便?這些亂七八糟的可是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
    觀眾向臺上丟紙飛機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之一,得獎人會獲頒因嚴重通膨、變得毫無價值的10萬億辛巴威獎金。他們有60秒時間致詞,如果超時,就會有8歲女童在旁邊一直碎念「請停止,我覺得好無聊」。  來自臺灣地區的楊佩良和臺裔美籍科學家胡立德攜手團隊,研究為何袋熊排出方形便便,再度拿下物理獎桂冠。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2019年10月7日,今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將開始公布。你可能會問,這個搞笑諾貝爾獎是啥?搞笑諾貝爾獎獎盃在你疑問「啥」的時候,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正在解決——為什麼全世界人們都會說「啥」?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 看完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袋熊便便是方的了
    美國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裡,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 搞笑諾貝爾獎主要是針對那些看起來無釐頭,但是卻能引人深思的研究,或者說就是為了激起人們的好奇心。
  • 比2019沙雕新聞更精彩的,是小學生的驚人科學發明…
    2019物理學獎:為什麼樹袋熊的便便是方塊的?2018經濟學:僱員使用扎小人詛咒老闆是否能緩解焦慮?還能欣賞到8位全球頂尖科學大咖同臺現場飆幾段趣味科學脫口秀有全球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主編大大Tim Appenzeller為你分享科學看點榜單背後的有趣故事還有搞笑諾貝爾創辦者
  • 考拉(樹袋熊)的搞笑動圖表情包
    呆萌的考拉(樹袋熊)搞笑表情包第二彈來了,這麼可愛的小動物拿來做聊天表情包還是挺不錯的。一看你那招蜂引蝶的樣子,就知道你很萌很可愛,很受歡迎啊。看你們吹牛逼辣麼猛,看起來都好厲害的樣子。昨晚熬夜了,沒睡醒吃早飯了。哦,俺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