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特輯 | 十大科學家愛情故事

2021-01-10 網易科技

朋友圈是個神奇的圈,情人節是個神奇的日子,情侶們依舊秀著恩愛,單身狗繼續堅強地活著,微商們仍然堅挺地刷屏。但不管如何,在這個風和日麗的一天,作為單身狗的一員,小編我含淚咬牙為各位情侶祝福。於是為各位客官帶來一道獨特的大餐——情人節特輯|十大科學家愛情故事,歡迎各位狗糧吃的愉快。

李蘭娟(1947年9月13日-),女,中國浙江省紹興人。著名的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傳染病學重點學科、211建設學科學術帶頭人、浙江省科協主席、浙江省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重型肝炎的診治、肝病微生態、人工肝等的研究。一度出任中國浙江省衛生廳廳長。

鄭樹森(1950年1月-),浙江衢州人,器官移植專家,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外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為肝膽胰外科腫瘤診治和器官移植,是中國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聯合移植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

成就:

1991年10月作為第一助手參加香港首例人體原位肝臟移植獲得成功,成為當年香港十大新聞之一。

1993年開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臟移植。

2001年6月,實施首例兒童活體肝移植,創造當時國內年齡最小的活體肝移植受體記錄。

2001年實施國內首例擴大右半肝活體肝移植手術。

2007年5月,對1例出生僅106天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成功實施左半肝活體肝移植,從而再次刷新我國活體肝移植受體的年齡記錄。

截至2012年1月,已經成功施行肝臟移植1080例,良性肝病移植後1年生存率達到95.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說起這對科學家夫婦,李蘭娟曾經的學生王保紅用四個字評價:「醫學狂人」。有多狂,用李蘭娟自己的話為證:「經常是他在臺上做手術,我在實驗室討論問題,弄到半夜一兩點是常事。」除了狂熱的工作,他們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溫情和浪漫。

1975年5月1日,李蘭娟和鄭樹森正式結為夫妻。他們在家中舉辦了簡單的儀式,就在此時,突然接到電話,說鄭樹森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好,夫妻倆連夜往回趕。由於當時沒有直達老家龍遊的火車,他們就在金華火車站中轉過夜。「我們把鋪蓋往地上一鋪,就這樣在火車站度過了新婚第一夜。」回想起來,李蘭娟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條件雖然艱苦,內心卻很甜蜜。」

2.陳竺和陳賽娟

陳竺(1953年8月17日-),男,漢族,祖籍江蘇鎮江,出生於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血液學家、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末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

陳竺長期從事人類白血病和基因的研究工作。他提出的白血病「協同靶向治療」觀點,為腫瘤細胞的選擇性分化、凋亡治療開闢了新路。自1994年,陳竺就開始參與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運籌、組織和管理工作,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組研究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陳賽娟(1951年5月21日-),女,浙江鄞縣人,中國血液病學家和分子遺傳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其學術成就主要在白血病和分子遺傳學研究方面:

率先克隆了Ph染色體陽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內含子的斷裂點叢集區,並提出BCR-ABL基因重排理論模型。首先發現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變異型染色體易位t(11;17)並克隆了受累的PLZF基因。

成功克隆核孔蛋白NUP98和HRX等多種相關白血病的致病基因。

在APL等多種白血病基因產物靶向治療方面獲得突破,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成為可能,也為其他類型白血病和腫瘤的治療研究提供了借鑑。

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陳竺和陳賽娟都保持著自己的風格與相互的寬容。為了保證在家裡有片刻的放鬆,他們只好約法三章:在家不準爭論科研上的事。可最後夫妻倆發現只有以包容的胸懷看待學術上的分歧,放下爭執,用數據和結論審視自己的觀點,才能讓他們更加充滿同進退的激情。

有一次陳賽娟向陳竺報喜:血癌細胞發現了一個染色體新的畸變,陳竺聽後竟滿腹懷疑:「你搞錯了吧,從沒見到文獻上有此報導。」陳賽娟說:「我相信自己的眼睛。」陳竺固執地說:「這是常見畸變的不典型表現。」陳賽娟火了:「你睜大眼睛看看!」可睜大了眼睛的陳竺還是不信。經兩個人反覆求證,結果陳竺認輸,說:「祝賀你!」

還有一次,陳竺在實驗時獲得一個夢寐以求的數據結果,極度興奮的他沒有細加考慮,便馬上向合作者美國的魏克斯曼教授通報了這些最新數據。然而,進一步核查卻發現這個結果是由於工作人員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汙染」造成的。學術上一向精益求精、人格上力求完美的陳竺,頓時陷入了自責的深淵,他悄悄地寫了一份辭職報告。就在這時,陳賽娟對他說:「你要是辭職,就是錯上加錯,面對挫折你不應該喪失信心和勇氣。」妻子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堅持了下去。

3.柯偉和李依依

柯偉(1932年12月30日-),遼寧瀋陽出生,祖籍浙江台州,金屬腐蝕與防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導。[1]

柯偉長期從事疲勞及環境敏感斷裂等材料失效與保護的研究。

李依依(1933年10月10日-),女,冶金與金屬材料科學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於北京。原籍江蘇蘇州。是我國低溫及核結構材料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畢業生的分配很少考慮兩人間的感情,就這樣,柯偉先生被分配在瀋陽金屬所,而李依依女士則要留守北京。此時的他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大難題。

李依依首先行動,在兩人不能同城工作的情況下,離開北京,走進了本溪鋼鐵廠的大門,只為了那裡能離愛人更近些。然而,她當時沒有想到的是,這使她成為了中國大地上第一位女工長。幾十米高的高爐,縱然是多少男兒也談之色變,在這裡,李依依的雙臂上留下了一片一片至今未愈的黑色斑痕。

接下來便是柯偉在瀋陽和本溪之間的往返,一次又一次,柯偉從瀋陽趕赴本鋼去?看李依依。然而,身為工長的李依依卻總是忙在生產前線,根本尋不見她的身影。柯偉找不到她,既不生氣,也不著急,仿佛看到戀人工作的地方,他也就心滿意足了。於是,小夥子深吸了一口她身邊的空氣,朝轉身向著來時路走回去了。然而,熱心的工人們卻看不下去了,一迭聲地去找他們的李工長。得知消息後的李依依飛奔而去,一直跑到火車站才看見他。

終於,周圍的人們都為他們堅貞而執著的愛情所感動,上級的領導也有意成全這對天造地設的金童玉女,1960年,?經過多方協調,李依依終於從本溪調入了瀋陽金屬所。至此,兩個有情人終於走到了一起。當年的十月,柯偉與李依依正式結為夫妻。

4.胡和生和谷超豪

胡和生,1928年出生,江蘇南京人,中國著名女數學家,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授予諾特講席(Noether Lecturer),為女數學家所能獲得的莫大榮譽。胡和生教授是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的資深院士。

谷超豪(1926年5月15日-2012年6月24日),生於浙江溫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數學家,華羅庚數學獎得主。他解決了許多混合型偏微分方程問題,開創了多元和高階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理論,為中國高速飛行器的研製等國防科研項目貢獻頗多。在超音速繞流上取得世界前沿成就後,轉而研究楊振寧、R.米爾斯提出的物理學「規範場理論」的數學結構。夫婦在合作當天便解決了楊振寧提出的「洛侖茲規範」的存在性問題。不久,他們夫婦又將其應用於解決楊-米爾斯方程的初始值,在世界上最早證明了楊-米爾斯方程的初始問題的局部解的存在性,釐清了無源規範場與愛因斯坦引力論的部分關係。

1957年,新婚燕爾的谷超豪告別愛妻前往蘇聯莫斯科大學留學,刻苦攻讀。留在國內的胡和生也埋頭科研。他們之間,只能通過鴻雁傳情。

1958年,否定、批判基礎研究的左傾思潮幹擾了數學界,胡和生也被波及,她成了「走白專道路」的典型。學校裡有人揚言要拔胡和生的「白旗」。連胡和生提出赴蘇聯探親,也有人反對,幸好學校領導頂住壓力,批准了她的莫斯科之行。

在莫斯科火車站,谷超豪一見胡和生,就大吃一驚:「怎麼瘦成這樣?」胡和生淡然一笑,隻字未提自己受的委曲。她不想讓正在苦讀的丈夫為她分擔壓力和辛酸。一安頓好,小夫妻就雙雙扎進了圖書館裡。

1959年,谷超豪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後,回到了祖國。但不幸的是,「文革」來了,谷超豪被列為「修正主義分子」,大字報鋪天蓋地,抄家、批鬥、隔離審查、強迫勞動都來了……谷超豪默默地忍受著,掃廁所、捅下水道、爬屋頂等,樣樣都幹,而且幹得認真。

胡和生在家也是艱難度日,「造反派」逼迫她揭發谷超豪,她很硬氣:「要我說谷超豪解放前的事情,那時我根本不認識他。他11歲就投身革命,14歲入黨,這都明明白白寫在檔案裡,你們可以去查他的檔案啊!」

當時谷超豪被關在學生宿舍,胡和生找來他們貼心的學生,讓學生悄悄地遞紙條過去。很快,回條來了,上面寫著:「我沒有什麼。」看到谷超豪匆忙中寫下的5個字,胡和生心裡略感寬慰,但眼圈紅了。

1976年,祖國終於開始撥亂反正,很快谷超豪便在數學的幾個研究領域接連取得了新的國際領先的成果。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胡和生當選中科院院士,成為中國數學界第一位女院士。

有一次,有記者要為夫婦倆拍照,愛美的胡和生立刻理了理頭髮:「今天我頭髮沒好好整理,衣服也不對。」谷超豪則笑盈盈地說,「他平時的衣服都是夫人買的,他很相信夫人的品位、美感。我每次出席重要活動,胡和生都要關心一下我的『行頭』。只要給她的手這麼一弄,總是蠻精神的。」

5.閔恩澤和陸婉珍

閔恩澤(1924年2月4日-2016年3月7日),原籍浙江吳興(今湖州),生於四川成都。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0年代主持開發了製造磷酸硅藻土疊合催化劑的混捏—浸漬新流程,通過中型試驗提出了鉑重整催化劑的設計基礎,研製成功航空汽油生產急需的小球矽鋁催化劑,主持開發成功微球矽鋁裂化催化劑。

1970年代,又指導生產了新一代催化劑。

1980年代起,開展了非晶態合金、負載型雜多酸等新催化材料和磁穩定床、懸浮催化蒸餾等新反應工程的導向性基礎研究,成果已推向工業化。

2005年「非晶態合金催化劑和磁穩定床反應工藝的創新與集成」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近年來,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策劃指導開發成功化纖單體己內醯胺生產的成套綠色技術和生物柴油製造新技術。

陸婉珍(1924年9月29日-2015年11月17日),祖籍上海,出生於天津。中國分析化學和石油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分析化學對中國的石油開採、加工中的應用有很重要的貢獻。建立了一大批石油產品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在色譜分析、光譜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此外,在近紅外光譜儀的研製以及應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成績。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都是曾與病魔做過搏鬥的人。閔恩澤數年來動過3次大手術。1964年他患肺癌,被切除部分肺葉,同時摘除了一根肋骨。1989年又患膽囊結石,把膽切除了。最厲害的是1999年春節期間,因膽管堵塞,引起了胰腺炎,生命垂危,又做了一次手術。而陸婉珍多年前曾患腎癌,一側腎被摘除。兩位院士唯一的女兒久居美國,彼此照顧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有一次兩位老人一同在石油化工科學院機關二樓開完會後,陸婉珍去洗手間,閔恩澤一直站在樓梯口,等老伴到跟前後,才和她一起相互攙扶著走下樓。那情景讓在場的人為之動容。

6.李林和鄒承魯

李林(1923年10月31日-2002年5月31日),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於北京,籍貫湖北黃岡。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溫超導薄膜無源微波器件等的應用研究。

鄒承魯(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祖籍江蘇無錫,生於青島,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成就:世界首次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突出貢獻者之一。

蛋白質必需基團的化學修飾和酶活性喪失的定量關係工作(公式及方法分別被稱「鄒氏公式」、「鄒氏作圖法」)

鄒承魯本人一生堅決反對學術造假、學術腐敗,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為了維護科學尊嚴,反對不正之風,他曾經在雜誌和報刊上撰文40餘篇。

鄒承魯對科學家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有過一個說法,他認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即便由於種種原因不能戳穿假話,或者無法說出真話,或者可以選擇不說話,但至少要做到不說假話,不主動用假話去邀功請賞,去謀財害命。這是科學道德的最低的一條底線。」

7.謝希德和曹天欽

謝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福建泉州人,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是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科和表面物理學科開創者和奠基人。

曹天欽(1920年12月5日-1995年1月8日)中國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現代蛋白質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肌球蛋白輕鏈的發現者。

1938年日軍開始向長沙進犯,謝希德和家人一起來到貴陽。到貴陽不久,她被診斷患了股關節結核,病魔將謝希德拖向病榻。

此時,曹天欽從謝母給自己母親的信中得知了謝希德的病情,他從心底同情嬌小多病的謝希德。於是,在緊張學習的空暇,曹天欽生平第一次給一個女孩寫了一封長信。

躺在病榻上的謝希德為肉體的痛苦與精神的寂寞交織折磨,除了看書,她幾乎無事可做,除了家人,她也幾乎再無朋友。當她接到曹天欽千裡之外寄來的信時,既意外又驚喜,她沒想到曹家那個只大自己一點點的童年小友會如此細心,在自己最危險的時候會送來誠摯的幫助。曹天欽信中的鼓勵,使她更增添了與病抗爭,不虛度光陰的勇氣。4年的兩地書,終於有一天,兩個青梅竹馬的摯友變成了一對莫逆相交的戀人。

愛情的神奇力量在謝希德身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個嬌小纖弱的姑娘終於離開病榻站了起來。

謝希德從大學畢業後,在父母的同意下,謝希德和曹天欽訂了婚。樸素而隆重的訂婚招待會後,兩個年輕人相約,當他們都學有所成時,就建立一個幸福的小家庭,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當謝希德揮著手中的絲巾將未婚夫送上飛赴英國的班機時,一對傾心相愛的戀人又開始了長達6年的再次別離。一年以後,謝希德也前往美國留學,但無論走到哪裡,無論條件如何,兩人每天通信的固習卻始終如一。

1956年,對謝希德夫婦來說是一個雙喜臨門的年份。3月,一個新的生命降生了,兒子的問世,給謝希德和曹天欽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歡樂。

恰在此時,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制定了新中國12年科學發展規劃,國家急需人才,謝希德被點將調人北京,她和曹天欽又一次面臨著長期的兩地分居。望著嗷嗷待哺的嬰兒和過度操勞的丈夫,謝希德心裡有說不出的依戀。曹天欽理解妻子,他說:「你放心去吧,家裡交給我,我不會讓孩子受委屈的。」望著自小就兄長般愛護自己的最可信賴的丈夫,謝希德眼眶溼潤了,她打點行裝,幾天後踏上了北上的路程。

在曹天欽又當爹又當娘的兩年多裡,謝希德則在千裡之外的首都沒日沒夜地為新中國的微電子學發展嘔心瀝血。緊張而繁重的工作,終於使她那原本就嬌弱的身軀承受之力達到了頂點。一次,謝希德突然昏厥,同志們把她送進醫院,她被診斷為患了腎結石,心臟的情況也不好。為了做手術,謝希德病重又回到上海,回到了她所摯愛的丈夫和兒子身旁。

命運似乎要加倍地考驗這對恩受夫妻,正當謝希德身體狀況趨於好轉,夫婦倆在事業各有所成的時刻,一場更大的災難又突襲了這個和和美美的3口之家。

1966年初夏,一紙可怕的診斷證明遞到了曹天欽手中,那個被醫學界稱為惡魔殺手癌細胞侵蝕到了謝希德身上,她患了乳腺癌,醫生說要立即施行手術。在曹天欽忍著淚水把妻子送進手術室的前夕,他強顏笑臉,俯身向妻子說了許許多多的話。此刻,愛的深情,盼的期望,搏的力量,全溶於他緊緊地握住妻子纖細小手的寬厚掌心內。「一定要挺住。」他一字一頓地最後囑咐著,仿佛躺在他面前的她還是20多年前那個患股關節結核的病弱女孩。

手術成功了,謝希德在曹天欽的愛撫照料下身體一天天康復。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史無前例」運動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北京襲向上海。這對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才遂報國之志的科學家夫婦此時卻成了特嫌分子。「造反派」衝進了曹家,剛剛做完手術兩個月的謝希德和丈夫一起三天兩頭地被這組織那組織拉來

拉去地批鬥,此後幾年,他們吃盡苦頭,家無寧日。最讓夫婦倆痛惜的是,他們珍藏了幾十年的數千封兩地書都在這場浩劫中被焚為一炬。

運動升級了,曹天欽和謝希德都進了「牛棚」。不是為了理想和選擇,不是響應祖國的呼喚,人為的災禍迫使這對夫妻不得不再次別離了四個春秋。

1972年,有國際友人訪華點名要見曹天欽,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曹天欽走出了牛棚,一對相親相愛的患難夫妻再度重逢。

不知是意志驅退了病魔還是愛情創造了奇蹟,謝希德在與癌細胞的拚搏中又佔了上風。此後,她的癌症又曾轉移,但她依舊是靠著堅強的意志,靠著和丈夫共同度過漫漫人生長路的信念成為勝利者。

1980年,謝希德和曹天欽同時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對飽經離難的夫婦頭上,由於動亂時期遭受的「坐飛機」、掛牌子、砍脖子等非人待遇,曹天欽的身體受到了極大傷害,1987年,他在以色列參加國際生物生理大會時跌倒在地,同行的夥伴用擔架把他抬回北京。

謝希德在上海準備好了一桌豐富的家宴等待丈夫的凱旋歸來,然而沒有想到得到的卻是丈夫突發重病的消息,當她急匆匆趕到北京時,曹天欽已經躺在了天壇醫院的病榻上。

曹天欽成了植物人,謝希德的痛苦和悲傷無法用任何文字或語言所表達,然而,身軀多病的女教授並沒有被命運所擊垮。每天,望著躺在病榻上的丈夫,從他那默默的眼神中她感受到了一種無法替代的力量。

曹天欽在謝希德的精心看護下又活了幾個年頭。如若他了解謝希德這許多年來在他身上所灌注的愛意和心血,那曹天欽該是死而無憾。曹天欽走了,但是對於謝希德來講,他的音容、他的思維、卻永遠與她同在。至今,談起年輕時的書信戀、談起和曹天欽在一起的日子,老人的臉上依舊閃著一層動人的紅光。

8.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和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

伊雷娜·約裡奧-居裡(法語:Irène Joliot-Curie,1897年9月12日-1956年3月17日),法國物理學家,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伊雷娜是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和皮埃爾·居裡的長女,因長年鑽研於對放射線的研究而於1956年患白血病逝世。

讓·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法語: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原姓氏為Joliot,1900年3月19日-1958年8月14日)男,法國物理學家和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1925年,約裡奧成為居裡夫人在放射性協會(Institut Curie)的助手。不久,他與居裡夫人的長女伊雷娜·居裡墮入愛河,在1926年結婚後不久,這對夫婦同時將他們的姓氏更改為約裡奧-居裡。在瑪裡的堅持要求下,讓在從事放射性元素電化學分析期間獲得了理學士學位和理學博士學位。

在擔任巴黎理學院講師期間,他與妻子合作研究原子結構,主攻原子射線。他們曾兩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1932年,約裡奧-居裡夫婦合作,用放射性釙所產生的α射線轟擊鈹、鋰、硼等元素,發現了前所未見的穿透性強的輻射,但未能正確識別而使得,後來被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歸結研究,確立為中子,查德威克因發現中子而獲得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裡奧-居裡夫婦最早在實驗中得到正電子,同樣因為未能正確識別而使得這一榮譽最終歸結到卡爾·戴維·安德森頭上,安德森因發現正電子而獲得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過,因為穩定的人工放射性的發現,他們獲得了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他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35歲)。

1937年,他離開了放射性學會,開始擔任法蘭西學院教授,並參與鏈式反應和核反應條件的研究,成功通過利用鈾和重水實現可控核裂變的核反應產生能量。約裡奧是愛因斯坦在與羅斯福總統的信件中提及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稱他為鏈式反應的主導科學家之一。

9.格蒂·特蕾莎·科裡和卡爾·斐迪南·科裡

格蒂·特蕾莎·科裡(Gerty Theresa Cori,出生名為拉德尼茨,Radnitz,1896年8月15日-1957年10月26日),美國生物化學家,1947年她與丈夫卡爾·斐迪南·科裡以及阿根廷醫生貝爾納多·奧賽一起因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科裡出生於布拉格(當時屬奧匈帝國,今天屬捷克)。2004年科裡夫婦被授予國家化學史裡程碑來紀念他們的重大發現。

卡爾·斐迪南·科裡(捷克語:Carl Ferdinand Cori,1896年12月5日-1984年10月20日),美國生物化學家。1947年他與他的妻子吉蒂·黛麗莎·柯裡一起因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科裡夫婦絕大部分時間都合作進行研究工作。從學生時代起就對臨床前研究充滿興趣。他們第一篇合著的論文是關於人血清補體的免疫學研究。在美國他們首先研究了動物體內糖的代謝與胰島素和。腎上腺素的作用,證實了腫瘤在體外存在糖酵解。他們對糖類代謝的研究經歷了整體動物、分離組織、組織提取物、分離酶和結晶的形式。

1936年他們分離得到了1一磷酸葡萄糖,即「科裡酯」,並追蹤到它的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催化多糖的分解和合成,使得在體外通過酶催化合成糖原和澱粉成為可能。接著,磷酸化酶和其他的酶類也得到了結晶。科裡夫婦一直對激素的作用機制有濃厚的興趣,對腦下垂體做過一些研究。他們觀察到垂體切除大鼠的糖原有明顯升高,而血糖則明顯降低,伴隨著葡萄糖氧化的增加。接著,他們通過激素對己糖激酶作用的研究,發現一些垂體提取物體內體外均能抑制這種酶,而胰島素恰恰可以對抗這種抑制。

10.南希·莫蘭和霍華德·奧徹曼

Nancy A. Moran(生於1954年12月21日,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是美國進化生物學家,耶魯微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聯合創始人。

Howard Ochman,生物遺傳學家,過去三十年來他一直在研究分子進化和微生物間相互作用的多樣性,後主要研究細菌發病機制的演變。

Moran實驗室主要研究共生關係,尤其是昆蟲與其內共生菌的關係,在蚜蟲與內共生菌的演化關係、以及內共生菌基因組演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Ochman實驗室主要研究細菌基因組的演化、以及從基因組學水平研究人體內菌群。兩人都有很深的理論造詣,經常在Science、Trends等頂級雜誌發表重要的綜述性文章。Moran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並且是美國科學院進化生物學部的主席。

有國際同行評價他們夫婦:

「These are two leaders in the field — two of the top five or ten in the field in the world」。

2010年之前,Moran和Ochman的實驗室都在亞利桑那大學,但現在,夫妻二人已經被耶魯大學「挖」過去了。並且,兩人將共同領導耶魯剛剛成立的微生物多樣性研究所(Microbial Diversity Institute)。

本文參考整理自:

[1].募格學術--院士夫妻告訴你什麼是科學家的愛情

[2].這就是愛--記兩院院士柯偉、李依依的世紀之戀?徐洪業

[3].人人網--數學王國「神仙眷侶」的永恆愛情

[4].《人物》--閔恩澤陸婉珍

[5].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李林

[6].《中華英才》--謝希德和曹天欽:患難情深1997年第10期

[7].知名的「夫妻科學家」--黃曉磊

[8].維基百科--諾貝爾獎

[9].維基百科--鄒承魯、陳賽娟等

[10].陳竺--上海交通大學

[11].新華網--李蘭娟院士伉儷:無數次的風雨同舟才能相濡以沫

相關焦點

  • 情人節特輯:倘若你愛一個人,寫封情書,讓他知道又何妨
    【情人節特輯】第一篇:不要因為宋慧喬換了頭像,就開始懷疑他們的愛情第二篇:2月14日情人節去哪不重要,關鍵是跟對人第三篇:張栢芝曬出自己婚紗照,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第四篇: 你的第25個單身情人節,涼涼北京一片都是花色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在情人節這特別的一天
  • 《驚濤颶浪》女主特輯 真實海難事件現最"疼"愛情
    《驚濤颶浪》女主特輯 真實海難事件現最"疼"愛情 《遇見你之前》的主演山姆·克拉弗林強強聯手的《驚濤颶浪》,片方今日再度發布「愛是一場颶風」版特輯和災難愛情海報,展現出影片主角的絕境愛情。
  • 忻鈺坤執導影片發布場景特輯 展現幕後故事
    忻鈺坤執導影片發布場景特輯 展現幕後故事 2018-03-23 13今日,影片發布了場景特輯,為觀眾展現片中各種場景選擇與搭建中的幕後故事。  特輯中,導演忻鈺坤攜手美術指導蘭志強共同為觀眾講述了電影中城鎮、昌萬年(姜武 飾)的辦公室和密室等關鍵性場景的選擇和搭建,以及團隊在拍攝中所面臨的惡劣自然環境,劇組迎難而上不服輸的生猛氣息透過特輯傳達出來。
  • 情人節的情書
    現在,在情人節裡,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 組圖:明星過情人節 不止浪漫那麼簡單
    在一次情人節,林瑞陽親筆寫下一張卡片,張庭向記者獨家透露了卡片內容,「他獨創了《愛你十大戒律》:當你開心的時候,我也要載歌載舞;當你成功的時候,我要分享你的光榮;當你唱歌的時候,我要仔細聆聽;當你打人的時候,我要不躲不閃……」張庭坦言,這《十大戒律》她到現在仍能倒背如流。  情人節的話題讓張庭好不甜蜜,對於10年長跑仍能堅持不懈的秘訣,張庭給出了八字箴言:互相包容、相互珍惜。
  • 西方情人節的傳統與風俗1(中英文)
    在威爾斯,雕刻有花紋的木質羹匙被視為愛情的象徵,並在2月14日作為禮物互相贈送。心、鑰匙、鎖孔等刻在羹匙上的裝飾性圖案倍受青睞。它代表著,「開啟我的心!」   3.   一些人曾經相信,在情人節裡,如果一個女子看到一隻知更鳥在頭上飛過,意味著她可能嫁給一位水手;如果她看到一隻麻雀,則她可能嫁給一個窮人,但卻非常快樂;如果她看到一隻金翅雀,則可能嫁給一位百萬富翁。   6. A love seat is a wide chair.
  • 關於情人節 / 聖瓦倫丁節的有趣事實
    除了較為流行的神父瓦倫丁因秘密證婚而被判處死刑的故事外,還有瓦倫丁在基督教身份暴露入獄後與典獄長之女相愛,最終被處決的故事——總而言之,偉大的瓦倫丁並沒有通過浪漫的行為收穫自己的幸福,反而因愛情而遭難,結局悽慘,所以他才會被人們紀念。
  • 《蕎麥瘋長》曝全新特輯 馬思純激烈戲惹哭導演
    《蕎麥瘋長》曝全新特輯 馬思純激烈戲惹哭導演 《蕎麥瘋長》馬思純特輯 時長:03:27 來源:電影網
  • 情人節英語:解說六種玫瑰的花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情人節英語:解說六種玫瑰的花語 2012-02-09 21:02 來源:ebigear 作者:
  • 2019年情人節送什麼花給老婆 情人節玫瑰花是一定不能少的
    原標題:2019年情人節送什麼花給老婆 情人節玫瑰花是一定不能少的     情人節的時候很多人求婚表白啥的都會買一束捧花,因為女孩子們看到花都會很喜歡很感動。那麼很多人就問了2019年情人節送什麼花給老婆?下面來看一下。
  • 情人節:「失戀博物館」為你療傷
    或者是曾經的情人節禮物泰迪熊?一場錯誤婚姻的婚紗?砍碎家具的斧子?這些愛情遺物都陳列在克羅埃西亞首都的一座失戀博物館裡,每件展品都附有一段說明,講述著激情、浪漫、心碎的故事。在情人節到來之際,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將會翻番。設計師兼藝術家德拉贊•格魯比斯克在2010年與他人在克羅埃西亞首都一起成立了這家博取館。
  • 不可錯過的感人愛情故事!盤點全球十大催淚愛情電影_遊俠網 Ali213...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世間情為何物」,愛情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而那些催淚愛情電影更是常常把我們感動得一塌糊塗。最經典的當屬《鐵達尼號》。全球十大催淚愛情電影都是一些不可錯過的感人愛情故事。是一些足以感動你一生的愛情。
  • 馬上情人節了,不同顏色玫瑰分別是什麼寓意?
    情人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啦,心中難免都冒起了粉色泡泡,關於情人節的來歷你知道嗎?不同顏色玫瑰分別是什麼寓意?不知道就對了,這篇文章專門為你科普! 據說2.14情人節由來是西元三世紀,羅馬皇帝為了避免已婚男子不願當兵,頒布了一道禁婚令。但華侖亭主教卻違背了皇帝的旨意,秘密為相 愛的戀人主持婚禮,因此遭到監禁,並於273年2月14日死於獄中。
  • 情人節不只有玫瑰,在我們中國古代,這5種花才代表愛情!
    今天是西方的白色情人節,在這一天,人們喜歡送給自己的愛人一束玫瑰花或者百合花、滿天星等等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這些都是西方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們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是上元節和上巳節。上元節就是元宵節,上巳節就是農曆的三月初三,情人節總是與花離不開關係,那你知道在中國古代,象徵愛情的花是什麼嗎?1、芍藥花芍藥,古稱將離,是古時候男女之間離別時贈送的花,以表示愛情思念(就和古時候朋友離別折柳枝贈送表示惜別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芍藥是情花、愛情的象徵。
  • 《異星覺醒》首發中文特輯 專家解說火星的秘密
    《異星覺醒》國際版海報  搜狐娛樂訊 由索尼出品的《LIFE》(暫譯《異星覺醒》)近日曝光了首款中文特輯。特輯中,太空和急診醫學專家方凱文博士以及基因學專家亞當-盧瑟福博士為觀眾揭秘了影片的故事內容,一切從發現外星生命開始。這個來自火星的倖存生命細胞既是肌肉又是大腦,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外星怪物,而喚醒它不僅威脅著空間站裡每個太空人的生命,巨大的災難似乎也隨之而來。影片將於今年春季在北美上映,中國內地有望引進。
  • 情人節用英語怎麼說 高逼格情人節英文情話盤點(圖)
    情人節用英語怎麼說情人節:Valentine's Day;(每年2月14日) Saint Valentine's Day  過年說吉祥話,過情人節說情話。天經地義,約定俗成。  但因為俺們中國傳統的含蓄內斂,很多赤裸裸的表白用中文還真是說不出口。
  • 李亞鵬情人節曬偉人愛情格言,是思念陪他走過八年的王菲嗎?
    同時李亞鵬還配文:我們不是偉人,唯有愛情可以和偉人共享!情人節在很多情侶或者夫妻之間,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當中,很多明星都會出來秀恩愛,畢竟也是對女方的一種肯定,而在今年的情人節當中,沒想到昔日裡很少秀恩愛的李亞鵬也在這一天湊了個熱鬧!
  • 世界十大愛情喜劇 經典好看的愛情電影推薦
    我們平時在電視或者電影院中看到的愛情片,大多都是以催淚、浪漫或者治癒為主,其實搞笑也是深受觀眾喜愛的,浪漫的愛情故事中融入一些笑料也是很吸引觀眾的。今天排行榜123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愛情喜劇,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