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RFID技術的室內定位方法簡述

2020-11-25 RFID世界網

由於建築物遮擋等因素,定位精度達到10米以下的民用GPS室外定位無法為室內定位服務提供高精度服務。同時,伴隨著5G技術的發展,新的編碼方式、波束賦形、大規模天線陣列、毫米波頻譜等為高精度距離測量提供技術支持。因此,室內定位的研究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

通常用於室內定位研究的傳感器包括:Wi-Fi、藍牙、RFID、紅外、ZigBee等。本文我們將以RFID技術為藍本,向大家介紹室內定位原理。

1.RFID定位原理

如圖1所示,目前傳統的RFID室內定位跟蹤系統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集合了RFID數據採集,RFID數據處理與傳輸、GIS空間分析和查詢等技術形成的智能技術系統。

圖1 基於RFID的室內定位系統結構圖

其定位依據是結合RFID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相位等參數,利用定位算法完成距離和方位的計算。例如,Saad等人通過捕獲標籤的相位信息,利用卡爾曼濾波來計算標籤的位置[1]。Alippi等人則是利用安裝在固定位置的讀寫器天線,通過旋轉對環境中的標籤進行掃描,獲得標籤所在的角度範圍及其接收信號強度,並利用貝葉斯網絡計算標籤的位置[2]。而Choi等人提出一種利用目標標籤對參考標籤的信號強度的幹擾對標籤進行定位的方法[3]。清華大學劉雲浩教授的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無源RFID標籤信號強度高階變換的高精度室內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可以到釐米級別[4-5]。

2.常見的定位算法

2.1 三邊測距法

如圖2所示,Hightower等提出的SpotON系統[6]是該類型算法的典型代表。系統使用3個或3個以上的讀寫器作為基站,記錄每個讀寫器讀到的標籤接收信號強度,通過三角測距的方法,計算出標籤的位置[7]。

圖2 SpotON系統原理示意圖

2.2 LANDMARC定位算法

Landmarc[8]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RFID定位系統。其主要思想是引入了參考標籤。在室內若干個固定位置分別部署讀寫器和參考標籤,通過比對參考標籤和目標標籤的接收信號強度,從而推算出目標標籤的位置。隨後,不少學者對Landmarc系統進行改進以提高其定位精度。其中,Jin等人在Landmarc系統中引入了鄰居節點的概念,以此提高定位的效率[9]。Chattopadhyay等人則是通過對參考標籤的排列方式和密度進行定量分析,指出Landmarc系統的定位效果依賴於標籤的擺放方向,需要標籤都按照同樣的方向擺放,或者標籤天線自身有著良好的全向性[10]。

同時,該團隊利用神經網絡對Landmarc系統進行改進,通過預先布置的目標標籤和參考標籤的信號強度,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利用訓練好的神經網絡,來計算未知的目標標籤的位置[11]。Choi等人在系統中引入了一個信號強度修正方法,利用修正後的目標標籤和參考標籤的信號強度來進行位置計算[12]。香港科技大學的趙戈洋等人提出了基於虛擬參考標籤的VIRE(Virtualreferenceelimination)算法,通過線性插值方式結合實際參考標籤的位置信息和信號強度,估計虛擬參考標籤的位置信息及信號強度,實現室內傳輸環境的細粒度化[13]。

2.3 到達時間定位算法(TOA)

如圖3所示,Xu等人利用到達時間法對人員的運動軌跡進行跟蹤[14];Wang等人則是將L-MUSIC方法與到達時間法整合,實現對標籤定位[15]。然而,到達時間法存在一定缺陷:

(1)由於室內定位的應用場景通常較小,標籤到讀寫器的距離較近,以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進行短距離測距需要很高的時間精度;

(2)讀寫器和標籤之間需要精確的同步;

(3)RFID自身較低的通信速率,使得精確的時間戳(Timestamp)的加入較為困難。

圖3 TOA算法原理示意圖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之外,波達角(AOA)、波達方向(DOA)等室內定位算法也是研究熱點,能夠提供較好的定位精度。目前,室內定位應用正處於從研究室走向實際應用階段,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室內定位技術在菜鳥驛站中開始進行應用,如何從理論算法的研究到工業生產應用是研究學者仍需解決的問題。


1

相關焦點

  • rfid室內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紅外定位主要有兩種具體實現方法,一種是將定位對象附上一個會發射紅外線的電子標籤,通過室內安放的多個紅外傳感器測量信號源的距離或角度,從而計算出對象所在的位置。  這種方法在空曠的室內容易實現較高精度,可實現對紅外輻射源的被動定位,但紅外很容易被障礙物遮擋,傳輸距離也不長,因此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傳感器,造成較高的硬體和施工成本。此外紅外易受熱源、燈光等幹擾,造成定位精度和準確度下降。
  • 基於UHF RFID技術的室內定位系統設計
    利用局部網絡或網際網路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品等通過新的方式連在一起,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現階段物聯網的應用大多在室內,而物體位置感知作為物聯網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卻無法通過傳統的衛星和蜂窩定位來獲取。
  • 常見幾種室內定位系統與原理概述
    根據上面介紹的定位原理和觀測量,衍生出了多種室內定位技術,下面將對主流的室內定位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1.WiFi定位技術  目前WiFi是相對成熟且應用較多的技術,這幾年有不少公司投入到了這個領域。WiFi室內定位技術主要有兩種。
  • LIFI室內光定位技術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北鬥三號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極匯科技擁有核心專利的LIFI室內光定位技術,類似北鬥的導航定位功能,目前已在商超的智能購物車項目上深度使用。
  • 探討幾種常用室內定位技術
    室內定位在一些特定場合的實用性和必要 性已經日趨顯著,其應用前景廣闊,研究意義非常大,目前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議題。本文闡述幾種常用的室內定位技術手段,並具體闡述這些技術的典型實例,對比其精度及優缺點。在比較中作者認為基於RFID的室內定位系統性價比比較高,對其進行詳細介紹。ZigBee則是一種基於RFID的能很好地解決室內定位的方案技術手段。
  • 掃地機器人室內定位技術解析
    掃地機器人室內定位技術解析 張玉坤/劉偉 發表於 2016-06-08 11:43:26   相信屏幕前的各位看官應該都有過掃地的經歷,回想一下掃地的過程,可以分解為兩個主要的動作:走到某個位置;將其打掃乾淨
  • 基於RFID技術的智能車輛定位及測速系統解決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隨著經濟和汽車技術的發展, 現在擁有汽車的居民越來越多,堵車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堵車不僅浪費了大家寶貴的時間,也使交通事故頻發。如何充分利用路網、縮短車輛運行時間、降低行車延誤、保障行車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等道路資源優化問題成為當前每個城市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 智石科技:基於iBeacon的室內定位業務是如何盈利的?
    說到定位技術,大眾最熟知的便是GPS(全球定位系統),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GPS帶給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也被凸顯出來。不過,由於技術原因,GPS不可避免會存在10到20米的誤差距離,並不能滿足一些室內場合的定位需求,這便給了其他無線電技術施展身手的機會,iBeacon便是其中一種。
  • GSIS專輯精選 | 無處不在的定位、室內導航和基於位置的服務(UPEN...
    >室內定位是未來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之一,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開發有效的室內定位新技術是工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室外通常是通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來實現的,在沒有GNSS的環境中,尤其是建築物內部(室內)的人員自動定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室內,衛星信號被建築構件(如牆壁或天花板)衰減、屏蔽或反射。對於選定的應用,基於不同的技術(如WiFi、RFID或UWB),可以實現室內自動定位。然而,標準的解決方案仍然未有定論。
  • 基於RFID的高速公路車輛測速及定位方法
    1 概述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項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具有信息量大、抗幹擾強、操作快捷等許多優點。特別是RFID 技術在高速運動物體識別、多目標識別和非接觸識別等方面的優勢,使其在很多領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 本期我們不妨來聊一聊UWB室內無線定位技術
    【PConline 乾貨鋪】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數據處理能力的提高,基於位置的服務成為最有前途的網際網路業務之一。無論移動在室內還是室外環境下,快速準確地獲得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和提供位置服務的需求變得日益迫切。通信和定位兩大系統正在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 基於二進位防碰撞算法的RFID定位系統的設計
    引言  目前,有很多定位技術都可以對物體進行定位,但在小區域(如室內)定位服務中,現有的定位技術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如GPS技術用於停車場這種小區域的定位服務中,成本太高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其他技術如超聲波技術、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cation,RFID)技術、IEEE802.11、超寬帶(UWB)等,應用於室內定位服務,各有優劣。射頻識別定位技術以其非接觸、非視距、靈敏度高和成本低的優點,正成為定位系統的優選技術。
  • 基於iBeacon定位技術的智慧圖書館
    編者按:  摘要:本項目遵循物聯網技術架構,設計了智慧圖書館整體解決方案。它以iBeacon室內定位、3D實境、移動網際網路、SaaS等技術為基礎,實現了圖書館場景下的智能定位與導航服務、圖書館增強現實位置服務、3D運行監管、角色個性化服務等功能。
  • 高通趙斌:可見光通信室內定位技術的應用前景
    但是,深度室內定位目前仍沒有辦法通過輔助衛星定位來解決。  同時也出現了根據室內地磁場的分布來做室內定位的技術,類似於指紋採集來搜集室內的地磁信息從而提供室內位置。  目前WiFi是相對成熟且應用較多的技術,這幾年有不少公司投入到了這個領域。
  • 【譯】Sonitor 宣布推出基於超聲波的室內定位平臺
    室內定位技術供應商Sonitor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名為Forkbeard的超聲波定位平臺。該系統可使智能行動裝置變成精確的室內定位工具,成為標準實時定位系統(RTLS)標籤或徽章的替代品。  Lyra是該平臺的第一個版本,可以在走廊的1英尺範圍內進行尋路,100%的房間級精度以及1-2秒的刷新速率。
  • ...IPSN國際室內定位大賽的杭州品鉑,將攜自主研發的Abell定位技術...
    隨著網際網路以及各種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人們在複雜室內空間的定位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科研巨頭和各種行業機構不斷的探索和研發出新的定位技術。目前,基於室內的無線定位技術可謂百家爭鳴,大家比較熟知的有ibeacon、wifi、UWB、傳感器網絡、地磁、RFID、超聲波以及光通信等等。
  • 室內定位精度 計算機視覺_視覺定位的精度 - CSDN
    多方面的需求推動了室內定位技術的發展。二、 室外定位技術簡介目前常用的室外定位方式有:一種是基於人造衛星的定位,一種是基於移動運營網的基站的定位。基站定位的精度較低,但是可以在室內定位。基於室外定位技術比較成熟,大家也比較了解,篇幅有限,不多介紹。三、室內定位技術簡介上文簡單介紹下室外定位技術,室外定位技術成熟、市場機制良好、應用廣泛。然而室內無GPS信號無法進行定位,但人們大部分時間是處在室內,故對室內定位也有強烈的定位需求。
  • RFID電子腕帶定位管理方案
    一、概述本系統專門針對監獄、看守所、勞教所、強制戒毒所、智障人士看護所等領域所設計,提供基於物聯網RFID技術進行人員和物品的識別、點名、定位與跟蹤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精確定位是通過原有基站方式定位的同時,又推出的定位誤差更小的二級定位理念,使得系統的可靠性和實施性大為增強。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RFID技術在室內覆蓋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運營商對室內覆蓋系統的監測只能採用人工CQT(Call QualityTes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的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監測頻率低、監測不全面等諸多不足。採用傳統的分體式監測和無線監測的方法,均存在需要供電、成本高、協調難等問題。同時,在日常維護中,無論事情大小都要打擾業主,也給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實現室內覆蓋系統的自動監測是各大運營商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