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和樂樂在學習科學知識後,對於很多大自然的知識,樂樂掌握的也是越來越多了,有一天樂樂就特別好奇水中的生物,她問:「媽媽,為什麼章魚有那麼多的手?它又是怎樣在水裡生存的呀?」正好在這個時候,我也能夠藉此機會讓樂樂了解海洋生物更多的知識,結果查資料發現,章魚真的是非常特別。
我們很多都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聰明、最特別的生物,但其實在地球上還是有很多的生物有「隱藏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往往都會遠超我們的想像力。
想問是誰比人類還聰明?就是章魚,曾經還有科學家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感覺章魚很像是外星生物呢!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章魚是外星生物?
這是因為章魚的心臟、大腦和其他的生物都不一樣,它有9個大腦、3個心臟!其中有2個心臟是供給全身的,而另外2個心臟,就是給它的兩腮供血的。
曾有科學家發現:章魚有2個記憶系統,一個是正常大腦的記憶系統,而另一個記憶系統就是和它的洗盤直接相連的,而且章魚的大腦裡面還有5億個神經元,加上身上還有很多靈敏的感受器,這也就讓章魚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曾經還有科學家做過實驗,他們將一隻章魚放進了瓶子裡,並且用木塞把瓶口塞住了,然後扔進了水裡,雖然剛開始章魚有一些不明所以,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就把瓶塞打開了,而這種學習能力,也並不是普通生物想要就會有的。
其實這類章魚還並不是最厲害得,最厲害的章魚是可以輕鬆變換自己身上的顏色和形態的,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章魚只是會噴墨汁,但其實那些對於章魚來說都是小兒科。
有科學家描述:會變換顏色的章魚不僅能連著噴6次墨水,他們還能夠在關鍵時刻擬態成水母、海蛇、獅子魚等生物,都可以用「惟妙惟肖」這個詞來形容了,而它的這種基本不僅能夠捕獲食物,還可以躲避天敵的襲擊,可謂是「一箭雙鵰」。
章魚怎麼就這麼獨特?
曾經法國生物學家吉姆·科斯格羅夫曾經指出:章魚甚至擁有抽象思考的能力,使之能夠表現出非常複雜的行為模式。
章魚為什麼這麼獨特?其實就是因為章魚在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特別的機制——犧牲DNA進化來換取更多的RNA編輯。
簡單來說,DNA就像是一份菜譜、RNA就像是一個廚師,通常RNA廚師會嚴格地按照DNA菜譜的配方製作一份「菜餚」——蛋白質(這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這期間,基本不會自作主張,而這也就被稱為基因表達的中心法則,就連我們人類也都在遵循著這一法則。
但章魚的RNA卻不是這樣的,它經常會對DNA菜譜不屑,而它們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即興發揮」的,這樣才能夠做出符合特定口味的「菜餚」。
要說為什麼章魚這麼獨特,其實是因為他們這種機制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環境,但這樣的機制也會導致23%~41%的基因隔離,從而造成章魚進化緩慢,雖然從這一組數據中,我們會感覺這些章魚的基因是比較簡單的。
但事實上卻並不是,有研究表明了章魚的基因非常複雜,他們的數量也更是達到了3萬多個,這也要比我們人類還要多出1萬個,於是矛盾也就由此產生了。而我在給樂樂進行科普章魚的時候,樂樂還是對章魚非常感興趣的,由此,樂樂對章魚和海洋都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在很久以前,我就為她準備了幼兒的科普書《第一次遇見科學》,這也是她翻看最多次數的書籍,因為這套書專門講述了很多主題,內容也非常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們。
第一次遇見科學這套書包含了很多知識,而且這些知識面也很廣泛,其中包括了地球科學、物質科學、社會科學和生命科學,而其中又分了96個單元的科學主題,每一個單元前會告訴孩子這個主題的學習目標,就像是課前預習一樣,還有課後內容評估,檢驗孩子的學習效果,幫孩子進一步掌握單元知識。
相信很多父母一般情況下給孩子看的科普類書籍大多都是漫畫的形式,而這套書卻採用的高清的真實圖片,甚至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夠帶著孩子更直觀、真實、新鮮感的感受,這些圖片都是來源於美國地理學習公司,其中都是最真實、自然的場景,很適合讓孩子開眼界、長見識。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提供了線上課程,專業老師線上指導,孩子會感興趣。
這套書共有12冊,相比於其他繪本,價格稍微高了一些。雖然有些小貴,但比起孩子的玩具來說,能幫孩子們更深刻地了解這個世界,增加一些有趣的科學知識要更超值。
而且這一冊書的定價是30元,12本需要360元,現在優惠只需要324元,分享給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