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考駕照相關的「新交規」、「新標準」是不是刷爆了你的朋友圈?除了新扣分標準,駕考新規中引人關注的是還新增了「單眼人士申請駕照」的條款。
浙江在線健康網03月30日訊 (實習記者翁含露 通訊員劉宗寧 侯立傑)最近,考駕照相關的「新交規」、「新標準」是不是刷爆了你的朋友圈?那是因為4月1日起,《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公安部令第139號)》將正式實施!
除了新扣分標準,駕考新規中引人關注的是還新增了「單眼人士申請駕照」的條款:
符合條件的單眼視力障礙人士,將可以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
符合什麼條件?單眼視力障礙的人士,優眼裸視力或者矯正視力達到對數視力表5.0以上,且水平視野達到150度的。
消息一出,網友們的擔憂隨之而來:
網友「Jason Li」:一隻眼睛的視野和兩隻眼睛根本沒法比,盲區更大吧。
網友「6666大大」:你想啊,單眼開車不出事還好,一出事,人家就會指著你的鼻子說,「單眼還開什麼車?」
網友「丫晴晴」:單眼的世界不是平面的嗎?
也有網友對新規持贊同觀點:
網友「Green Blue」:我不能證明單眼和雙眼駕車同等安全,但如果單眼人士的條件可以保證足夠的安全駕駛,為什麼不可以?
網友「白翡翠」:國外有很多開放單眼駕駛的,單眼出事兒的比正常雙眼駕駛的少好嘛!
那麼單眼相對於雙眼的短板到底有哪些?這些短板是否足以影響開車的安全性?浙江在線記者採訪到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教授,請他來為大家釋疑。
瞿佳:在生理條件上,單眼視障患者可以勝任駕駛任務
單眼在視覺清晰度、視野範圍和深度視覺(即立體感)上都不如雙眼,這是肯定的。但單眼人士至於因為雙眼視功能低下,導致距離判斷不準確,從而引發事故嗎?
一般來說,單眼盲者一側視野缺失後,駕駛視野範圍較小,但可以通過轉頭或者轉眼彌補缺損。
國外眾多研究表明,視力與駕駛安全沒有或至多有微弱的相關性。雙眼視並不是判斷距離的唯一線索,單眼線索也可以提供粗略的深度視覺。單眼失明後,在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大腦還可以通過代償可以重新獲取距離感。
當然,如果只是一隻眼的視力稍低於正常眼,就還可能存在立體感,視野範圍也較單眼盲者要大得多,更不存在危險駕駛。
為什麼把條件設為「優眼視力5.0以上,水平視野達到150度」?
在2006年國際眼科會議上,國際眼科理事會提交了《駕駛安全的視覺要求》,該份報告推薦的視力標準為「申請人張開雙眼後的視力達到5.0或以上」。
「國外體檢視力時測的是雙眼視力,而且這個標準遠遠低於我國的視力標準。」瞿佳教授認為,這為我國放寬標準做了充分的實踐檢驗。
「正常眼的視力就是5.0的標準,且視野範圍達到150度,如果單眼盲者連正常眼都不能達到正常值,那就無法勝任安全駕駛。」
單眼駕駛為什麼事故率低?因生理條件不足反而更加小心謹慎
有交通事故原因報告指出,交通事故多是因駕駛者安全意識淡薄相關。實際情況也表明,在一些開放單眼者駕駛的地區,甚至出現單眼者的事故率比正常雙眼視者更低的情況。
但由於單眼者長時間駕駛容易產生視疲勞,一般建議持續駕駛時間減半(2小時),休息時間為15-30分鐘,夜間駕駛時間不能超過1.5小時,並且要注意保持車距。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至少有2000萬單眼視障者。因為生理條件的不足,單眼視障者駕車往往會更加小心謹慎,車速較慢,反而更加穩定可靠,不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瞿佳教授說。
據了解,近年來,單眼視障人群紛紛通過各種途徑來為自己爭取合法權益,其中不乏通過走後門獲取駕照、甚至乾脆無照駕駛,這些都會給社會安全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