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技術領先以來,美國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要不擇一切手段來打壓華為。當然,這也只是美國單方面的意願,最終的結局未必就能讓美國如願以償的制服華為。據相關人士的推測,結局極有可能是美國轉向與華為合作,獲得某些前沿技術。
美國打壓華為絕非是一時興起,更不是美籍華人院士馬佐平所說的「華為太高調,宣傳自己的技術全球領先。」而是看到華為具備了美國尚未具備的攻關最前沿科技的能力。
黑馬一般的華為,招來對手的「眼紅」
早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始,華為便將目光放在美國,來到美國市場的華為,經過不懈的努力,華為獲得了美國運營商不少的通訊合同,這也使得「身處異鄉」的華為慢慢站穩了腳跟。迅速的壯大,自然引起了美本土同行企業的注意,於是美國本土思科公司便開始了攻擊起訴華為,隨後摩託羅拉、諾基亞、西門子、朗訊、等通訊巨頭蜂擁一般的加入到起訴華為的隊列中。
正所謂「蝨子多了不癢」,它們的這些做法,顯然沒有對華為造成過多的影響。面對此景,美國開始「背地」裡使壞,以求阻止華為發展的腳步,阻止多宗華為收購美國公司、阻止華為中標美運營商升級項目、調查華為設備危害安全報告等等。
可是,一套「暗地」組合拳下來,美國依然沒有達到它所預期的效果。最終在2018,「坐不住」的美國開始公開的圍剿華為。不準華為參與美本土通訊設備的投標、幹預美本土企業代理華為產品、聯合加拿大非法拘押華為高管孟晚舟、禁止美本土供應商售賣技術及產品給華為、更是極端的限制他人不能使用美技術為華為加工產品。
面對如此狂風暴雨般密集的限制打壓,華為會陷入低迷,最後銷聲匿跡嗎?當然不會,美的這種做法,反而激發了華為的鬥志。越挫越勇的華為面對困境,自身也開始變得更為全面起來,隨後的華為推出了一系列的「備胎」予以還擊。不準用Windows!好啊,我就用Linux;不準採購供應商零部件!行啊,那我就轉向韓日或國內採購;斷供晶片供應!可以啊,那我就加大對國內晶片廠商的投資力度,組建團隊協助晶片廠商攻克難關;不準使用GMS!沒問題,那就做出來HMS,實現了全球6.5億用戶入住使用。似乎華為總是可以閃轉騰挪,在夾縫中尋求到自身發展的機會。
聞名全球的「大摩」,吃了任正非的「閉門羹」
摩根史坦利財經界俗稱「大摩」在全球27個國家和600多個城市,都有代表。僱員的總數高達5萬多人,擁有著高達3萬億美元的投資資產,是一個很會打造賺錢巨頭的存在。
在看到強硬手段無法打敗華為時,美便派遣3萬億美元的財團拜訪華為。這件事發生在2019年的5月份,美國摩根史坦利(以下簡稱大摩)的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率領自己的投資團隊去見任正非。聽聞此事的任正非也察覺到了對方的不懷好意,於是便果斷拒絕了大摩的請求。這對於一貫目空一切作風示人的大摩來說,它顯然沒有料到,自己會吃到任正非的「閉門羹」。為了給自己一個臺階,史蒂芬·羅奇傲嬌的表示:「你拒絕的可是一個3萬億美元的團隊。」
沒過多久,任正非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及此事,他表示:「又不是什麼客戶,為什麼要見呢?要是客戶,即便他是底層的員工完我都會接見,他們來的是投資團隊,跟我們業務不沾邊,我們賣設備,所以只找買設備的。」對於任正非這樣的回答,國人們紛紛表示,「這就是我們一直喜愛的華為,該有的樣子。」
也正因為無數國人支持,華為在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實現了逆勢生長。然而這一奇蹟的發生,是無數國人的支持和頑強不屈的華為所共同創造的。
華為就是如此的「豪橫」,「骨頭」也就那麼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