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
山西多地最低氣溫跌破冰點,
局地還出現了飄雪。
不少網友一邊裹緊小被子,一邊感嘆今年冬天似乎冷得有些早。好多人朋友圈裡發出了沒過秋天就已經入冬的感慨。
是的!
降溫來了!
今明兩天降溫!!!
10月13日周二
大部分地區有陣雨或小雨
南部部分地區有中雨
最低氣溫-2~8℃
10月14日周三
北中部晴天間多雲
有4~5級西北風
南部部分地區有陣雨或小雨
10月15日周四
北中部有4級左右西北風
南部局部地區有陣雨或小雨
最低氣溫:-3~8℃
10月16日周五
早晨北部和中南部的部分地區
有霜凍或初霜凍
最低氣溫-7~3℃
10月17日周六
中南部部分地區
早晨有霜凍或初霜凍
天氣詳情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
今明兩天山西地區將迎來一次
明顯的大風降溫天氣過程
像國慶那樣溫暖的日子
那是一去不復返了
「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 2021 年,
今年或遇 60 年極寒冬天,
堪比 2008 年暴雪 ……」
最近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經常刷到類似信息?
拉尼娜是什麼,真這麼厲害?
10 月 9 日,記者了解到,
拉尼娜事件確實已經形成!
但會不會帶來暴雪,
目前還不好預測。
一般來說,拉尼娜形成後,
南方降水反而較常年偏少。
什麼是拉尼娜?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拉尼娜和大家常聽說的厄爾尼諾,可以說是兄妹倆,兩者循環出現,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解釋,當海溫異常偏暖時,就會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當海溫異常偏冷時,就會形成拉尼娜現象。
「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 2 到 7 年,平均周期是 4 年。這種周期性振蕩是不規則的。」而當海溫出現變化時,會給大氣環流造成很大影響,氣候也會發生變化。
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發布消息,
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預計 10 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
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
冬季達到峰值,
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形成後,
會造成什麼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會造成氣溫偏低、降水偏多。但是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並不同。
此外,不同的季節拉尼娜的影響也會不同。比如,對我國南方來說,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降水反而較常年偏少。
國家氣候中心對 21 世紀以來
發生的 5 次拉尼娜事件
綜合分析發現,
在拉尼娜年的冬季,
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
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
降水方面
東北地區北部和南部
華北中北部、長江中下遊中西部
華南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
偏少
東北地區中西部
華北西南部、黃淮大部、西北地區東南部
江南東部、華南北部等地降水
偏多
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
2008 年雪災,也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響。2008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 2 日,我國遭受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範圍廣,南方多地出現大到暴雪。
羅京佳表示,
2008 年出現雪災的情況較複雜,
除了拉尼娜帶來的低溫,
還有南方水汽的配合,
有大氣季節內信號的影響。
但這並不代表每次發生拉尼娜事件,
都會出現大範圍雪災。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影響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不單單只有拉尼娜事件的影響。」羅京佳表示,根據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發的氣候數值模式預報結果,今年冬天南方反而偏暖偏幹。「拉尼娜事件帶來的低溫影響,並不足以抵消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所以平均氣溫有可能偏暖。」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球各地發生了很多會影響氣候的事件,比如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具體的區域氣候變化,仍要密切關注。大家可以及時關注官方氣候預測,不要輕信網上的信息。
新冠肺炎與流感相交織
山西省持續開展流感監測工作
每年秋冬季開始進入流感流行季節,目前,國外新冠疫情嚴重流行態勢仍在持續,國內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情況。10月13日,記者從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為進一步做好流感疫情防控,山西省疾控中心在山西持續開展流感監測工作,密切關注全球及我國流感疫情態勢,及時開展疫情分析研判與風險評估。
山西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科副主任李曉清介紹,目前,我省與全國一樣,流感活動繼續保持在極低水平;哨點醫院採集的標本未檢測出流感病毒。另據了解,中國疾控中心提示:流感病毒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藥性未發生明顯變異。
如何有效預防流感?山西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科主管醫師高雪芬提醒公眾:
1.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流感疫苗在整個流感流行季都可以接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種。建議對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進行接種:醫務人員;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託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等;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3.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4.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流感流行季節,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5.出現流感樣症狀後,患者應居家隔離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流感樣症狀患者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