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令人可惜的滅絕物種,第3種現身中國,可能倖存

2020-12-05 自然界小偵探

南極狼,因這種狼生活在福克蘭群島上,因此也叫福克蘭狼,曾是福克蘭群島唯一一種陸棲的哺乳動物,也是分布最南端的狼,其分布範圍已接近南極圈,令人可惜的一種滅絕犬科動物,福克蘭群島狼首次發現是17世紀末,到19世紀時便絕跡了。

阿特拉斯熊,阿特拉斯熊是一種令人可惜的滅絕物種,它是唯一一種生存在非洲地區的熊科動物,主要分布於非洲西北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最後一隻阿特拉斯棕熊很可能在1870年於摩洛哥北部被射殺,整個物種目前被認為已經滅絕。

裏海虎,裏海虎的稱呼有很多,波斯虎西亞虎以及新疆虎等等,它曾是西亞地區唯一的虎類,是令人可惜的滅絕物種,它們在19世紀還較多現身在中國新疆地區,到了20世紀初便開始絕跡,但由於至今野外目擊記錄較多,仍有可能倖存。

大海雀,大海雀是不能夠飛行的一種水鳥,跟企鵝非常相似,但是它並不企鵝一樣分布在南極,相反它們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曾成群地繁殖於北大西洋沿岸的巖石島嶼,向南遠到佛羅裡達、西班牙和義大利。因人類的大量捕殺,於1844年滅絕,令人可惜。

史蒂芬島異鷯,史蒂芬島曾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嶼,在野外發現過這種鳥類的人僅有一個,這個人便是島上燈塔的看守員,這種鳥類很可能是因為看守員飼養的一隻貓而滅絕的,看守員自己也就見過這種鳥兩次而已,實在令人可惜。

相關焦點

  • 細數5種已滅絕的古老物種,第3種極有可能倖存至今
    蒙古安氏中獸,曾經生存在距今約3500萬年前的中國地區。是當時最為龐大的陸生哺乳生物之一。體形幾乎與巨型短面熊、裂肉獸等史前生物相差無幾。現今發現的蒙古安氏中獸頭骨化石就長達83釐米,據此猜測,蒙古安氏中獸在當時無疑是頂尖的掠食者之一。
  • 6種消失多年的稀有物種,第4種僅在中國現身一次
    日本狼,曾經在日本地區分布的一種狼,是北海道狼的近親物種,也是體型最小的狼種,因傳染病以及人類的滅狼行動而逐漸瀕危稀有,最終走向滅絕,至今已消失了一百多年。瓜達魯貝美洲大鷹,這類稀有鳥類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鷹類,它是隼和鷹的同類,體型比鷹要大得多,其巨大的身軀看起來就像是一類遠古物種一般,遺憾的是這類稀有物種在20世紀後便消失不見了。北非紅麋羚,紅麋羚曾是非洲地區非常多的動物,後來因人類活動導致棲息地縮小,甚至是嚴重的濫捕行為導致了紅麋羚變得稀有,而生活在北部的紅麋羚亞種沒能倖存下來,至今已消失超過七十年。
  • 5種讓人惋惜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現今有望通過克隆「復活」
    因此大海雀也成為人為獵殺至滅絕的又一物種。渡渡鳥,又稱作多多鳥,是僅生存在印度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在被人類發現不到200年的時間裡便被捕殺至滅絕。是自恐龍滅絕後最為著名的滅絕動物之一。目前,最完整的渡渡鳥遺骸曾被人拍出440萬元的高價。斑驢,又稱作擬斑馬,著名的已滅絕物種之一,在19世紀遭受人類大肆捕殺之後最終於1883年走向滅絕。
  • 5種已滅絕的史前動物,第3種消失十萬年,可能倖存
    洞鬣狗,斑鬣狗已滅絕的一個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在中國地區也有分布,與斑鬣狗的主要分別是在於前後肢的長度,甚至有證據指洞鬣狗會偷取尼安德特人的獵物,約2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滅絕。楊氏虎,雖然名字中有個虎字,卻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獅子,是亞洲原始獅的進化結果,體型比獅子小,在距今約35萬年前曾在包括周口店在內的中國東北部廣泛分布,在周口店考古挖掘中發現其化石遺蹟。
  • 5種可能仍存在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被多次發現蹤跡
    巨猿,這種分布於中國的古老生物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猿,生存於約100萬~30萬年前,它們是現代猩猩的遠親,神秘物種大腳怪、北美野人和雪人的愛好者則認為巨猿有可能還存活於世。臺灣雲豹,臺灣特有貓科動物,在20世紀40年代數量尚有上千隻,但至今臺灣雲豹已經絕跡多年,被認為是已滅絕物種,但許多人認為這一種神秘的貓科動物可能還依舊存在於臺灣的深山老林中。
  • 5種巨型的遠古動物,第4種可能仍在中國倖存
    恐劍齒虎,劍齒虎曾廣泛分布於新、舊大陸的新近紀及第四紀時期,是一種遠古時期的巨型貓科動物,其化石在我國甘肅以及山西等地有發現,主要獵物可能為平齒三趾馬。猛獁象,猛獁象是一種遠古史前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動物,其體型巨大,在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均有發現,草原猛獁象是其中最大的個體,約170萬年前起源於中國,其體型約有亞洲象的三倍大。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
  • 盤點5大已滅絕的原始物種,第3種有望通過克隆重新「復活」
    禽龍,史前大型的鳥腳類恐龍,身長在9米以上,身軀高達4至5米。
  • 6種倖存的古生物,過半分布中國,有一種接近滅絕
    巨骨舌魚 ,是一種美麗的大型淡水魚,原本產自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據推測巨骨舌魚最早出現於一億年前,是倖存下來的古生物,現今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鱷雀鱔,現在僅見於北美東側、中美和古巴的一種兇猛淡水魚,這種魚具有滿口的銳齒,是一種對當地水體生態破壞嚴重的肉食魚類,是起源於一億多年前的倖存古生物。鸚鵡螺,分布於熱帶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的一種5億多年前就出現的活化石物種,鸚鵡螺是頭足類的一種,帶有有螺旋狀外殼,是現代章魚、烏賊類的親戚。
  • 這5種滅絕生物極可能重生, 第3種一千年前在中國絕跡
    袋狼,袋狼也叫作塔斯馬尼亞虎,是近代體型最大的一種有袋類食肉動物,起源於400萬年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滅絕,但在2016年,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人在澳大利亞地區拍攝到了疑似袋狼奔跑的畫面,這也證明了袋狼極可能會重現於世。
  • 盤點5種史前猛獸,第3種有可能倖存了下來
    巨豺齒獸 ,史前肉齒目哺乳動物,生存在4500萬到2600萬年前,主要生存於北美地區,這種動物有著斷頭臺一般有力的雙顎,武士刀一般的後牙,令人不寒而慄。它曾經在北美平原橫行一千多萬年。雙門齒獸,160萬年前就存在的一種有袋類動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有袋類,分布於澳大利亞地區,在當地土著流傳的傳說生物中有一種叫做澳洲水獸的生物,被懷疑可能是倖存下來的雙門齒獸。鬣齒獸,分布遍及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一種肉齒目哺乳動物,於4100萬年前存在,迄今為止已知最早出現的鬣齒獸在中國山西地區,雖然外表跟鬣狗相似,但其實鬣齒獸跟鬣狗並沒什麼親緣關係。
  • 盤點5種已宣告滅絕的生物,第3種或仍倖存下來
    闊嘴鸚鵡,因分布在模里西斯,也是模里西斯地區特有的一種鳥類,因此也叫作模里西斯鸚鵡,雄鳥個體相當之大,但其飛行能力卻很一般,甚至被懷疑是跟鴞鸚鵡一樣不懂飛行的鸚鵡,因人類獵殺以及其他動物影響,闊嘴鸚鵡現今已滅絕。
  • 中國已經滅絕的7種生物,新疆虎上榜,第5種至今仍是謎
    中國的生物成千上萬、數不盡數,但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永久存在的,它們會滅絕,就如同恐龍一樣,他們的滅絕讓人們感到很可惜、很遺憾。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已經滅絕的7種生物,新疆虎上榜,第5種至今仍是謎。
  • 5種外形恐怖的滅絕動物,恐狼上榜,第4種生存的時代令人敬畏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地球上,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每一年都有許多的動物在滅絕或者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說到已經滅絕的大型動物,可能最令人們熟知的是恐龍。
  • 盤點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實在太可惜了,第4種全球已不到百頭
    同時有很多的動物因為環境惡劣而適應不了周圍的環境滅絕,因為生態原因滅絕的動物不在少數。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都已經滅絕,見不到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 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其中食猿雕上榜,第5種是中國特有。1.食猿雕。顯而易見,這種雕類以猿猴類為食物。所以這種雕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大雕。但是隨著環境的惡劣變化,這種雕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且它們繁衍的數量很少,所以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 7種倖存的古老動物,第5種滅亡千年仍有出現
    喙頭蜥,這是分布於紐西蘭島上的倖存古老動物,它是現存唯一的喙頭類物種,它們跟蜥蜴並非同一物種,它們擁有松果眼,是三疊紀初期出現的的遠古物種。針鼴,這是一種珍貴的單孔目動物,於鴨嘴獸一樣,為卵生單孔目哺乳動物,分布於澳大利亞古老的環境,針鼴至今仍保持原始的生活習性。
  • 5種讓人惋惜的物種滅絕故事,第3種被人類發現後只存活了27年
    南極狼,學名稱作福克蘭群島狼,是當地唯一一種陸生哺乳動物,也是歷史上第一種走向滅絕的犬科動物。在十九世紀以前它們是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狼,幾乎無所畏懼,以至於基本不害怕拿著利器的人類,最終被人獵殺殆盡。亞洲獵豹,曾經生存在南亞和中東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陸地上的短跑冠軍,平均奔跑時速高達每小時113千米,在歷史上,亞洲獵豹經常淪為當地王公貴族獵殺的對象,就這樣,野外的亞洲獵豹數量急劇減少,在1948年走向滅絕。斯特拉海牛,最令人惋惜的物種滅絕事件之一,斯特拉海牛是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成年個體體長在8米左右。
  • 中國5種極為珍稀的物種,第3種被很多人養作寵物
    臺灣猴,中國特有種,外貌與獼猴十分相似,僅產於中國臺灣省的南部和中部,曾在大陸地區的動物園中十分常見,但在21世紀後,臺灣猴逐漸在大陸地區消失,僅存於臺灣,數量十分稀少。野駱駝,野生駱駝曾存活在世界許多地方,但時至今日,竟有中國西北和蒙古阿塔山附近存在野駱駝,可見其稀少程度,全球野駱駝的數量可能還不及1000隻,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生物。緬甸蟒,俗稱琴蛇,南蛇等,在一些地方甚至是泛濫成災的物種,但在中國卻數量稀少,為一級保護對象,現今大多人喜歡飼養緬甸蟒,它也成了最受歡迎的爬寵之一。
  • 5種極可能會滅絕的生物,第3種為中國獨產,剩20多隻
    奧瑞納克鱷魚,另有譯名奧裡諾科鱷魚,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境內的奧裡諾科河下遊,是美洲最大的鱷魚,原來估計只有250條,經過多年的保護,其數量有細微回升,但仍處於滅絕的邊緣。海南黑冠長臂猿,中國海南島的獨產物種,其分類學地位一直以來就頗有爭議,目前已被認定是一個獨立的種,是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如今數量僅剩二十多隻,是一種趨於滅絕的生物。
  • 5種已滅絕50萬年的物種現身,它們在警示什麼
    然而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卻不斷發現已經「滅絕」的物種重現人世,它們究竟在警示什麼?第一種生物:寮國巖鼠(Laonastes aenigmamus)第二種生物:裏海馬第三種生物:南秧雞(Porphyrio spp.又稱巨水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