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在2019年夏季,澳大利亞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野火肆虐問題,英國《自然》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這一場野火是澳大利亞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災難性林火」,幾乎每個州都出現了林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科學報告指出,發生在澳大利亞叢林的這一場大火,造成了近30億隻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雖然這一場野火已經被撲滅,但是世界上其它地區的火情依舊時有出現,2019年的悲劇可能會再次重演。
據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現在也出現了野火的情況,大部分山火都處於失控狀態,火場面積不斷擴大,現在焚燒面積已經超過4萬英畝(即大約為161平方公裡)。目前野火最嚴重的地區是北加州的舊金山大灣區一帶,其中納帕峽谷葡萄酒鄉的過火面積已經超過1.2萬英畝(大約為48平方公裡),舊金山大灣區南部和東部的山火面積超過2.4萬英畝(大約為97平方公裡)。加州州長紐森已經在2020年8月18日下午宣布該州進入防控山火的緊急狀態。
當前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北半球的氣溫是比較高的,當在高溫、乾旱的情況下,如果出現雷擊等情況,可能就會出現野火肆虐。據報導,在72小時內(即3天內),加利福尼亞就出現了近萬次雷擊,這是加利福尼亞地區近十多年來最嚴重的雷暴襲擊。這一系列的雷擊事件,又引發了367起新的山火,其中包括23場大火。
伴隨這些山火的出現,摧毀的不僅僅是樹林,還可能會導致生活在樹林中的各種動植物,如果這一系列的山火沒法快速控制,可能也會導致大量的野生動物死亡,這將會是一場悲劇,可能會再次發生。除此之外,這些野火肆虐帶來的,還有環境汙染、氣候變暖的問題。因為這些森林火災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最後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的趨勢。在高溫的情況下,這些火災可能會燒得更加旺盛。
從起因來看,這些火災很多都是在高溫、乾旱等條件下自然產生的,而高溫、乾旱等問題,其實又是氣候變暖導致的。現在地球的氣候變暖情況是怎麼樣了呢?根據科學數據,現在地球的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1℃左右,部分地區的上升幅度比較明顯,如南北極等地區。對於南北極等地區來說,原本屬於極寒地帶,隨著氣溫上升,這些極寒地帶的冰川就會加快融化的速度。
NASA的衛星畫面顯示,在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上的2個冰蓋已經完全消失了,其中一個冰蓋的面積大約為7.5平方公裡,另一個冰蓋的面積大約為3平方公裡。現在這些冰蓋的消失,也說明了氣候變暖的嚴峻性。伴隨著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一些地區的野火情況可能會更頻繁、嚴重。
我們以北極為例,北極存在大量的凍土層,在凍土層下,會埋藏大量的碳物質。隨著氣候變暖的持續,北極地區出現氣溫上升的情況,這些凍土層就會加快融化的速度,大量的碳物質就會裸露在大自然中。當北極出現高溫、乾旱、雷擊的情況時,就可能會出現野火肆虐的問題。在2019年,北極地區也曾經出現了嚴峻的野火肆虐的問題。所以,減少野火出現的頻率、強度,可以從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入手。
問題是,氣候變暖的趨勢,我們真的可以緩解嗎?事實上,氣候變暖的問題並不是沒法解決,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植樹造林,將已經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效的措施,都可以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當然,氣候變暖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所以還需要我們大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