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錢吃喝,有人花錢唱歌,有人花錢遭罪,
比如19年初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推出發售的
櫻花系列貓爪杯,
這組杯子的造型、設計離不開貓、狗和櫻花,
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一款「貓爪杯」。
由於每家店的貓爪杯數量有限,
星粉之間的一場「聖杯戰爭」打響了,
更誇張的是,
一隻原價199的玻璃杯被炒到了1000多人民幣。
事實上,在星巴克的官方宣傳稿或海報中,
這款粉色貓爪款雙層玻璃杯一開始甚至不是主推產品,
姑且不論顏值如何,起碼貓爪形狀的內層設計,
在星巴克一眾循規蹈矩的櫻花杯中算得上是別出心裁,
注入牛奶後顯現出的可愛貓爪更是戳中了不少人的萌點,
於是還未開售就已在抖音、小紅書、
微博等社交平臺走紅,
在發售當天,更有人連夜排隊搶購,
隨後還曝出多家門店出現消費者為爭搶杯子動手的現象,
然而,
「貓爪杯」裡的風暴不僅是有趣而又昂貴的人氣爆款杯,
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星巴克營銷手法。
不管為了杯子連夜排隊、
一兩千人民幣買一個玻璃杯這些新聞的真假,
歸根結底還是星巴克經營多年的杯子文化,
從最初的紙杯到馬克杯,
星巴克儼然把小小的杯子做成了大生意。
星巴克杯子經濟,從紙杯開始
每年聖誕節或情人節,去星巴克買咖啡的人,
很有可能不是為了喝咖啡,而為衝著星巴克專門為節日定製的紙杯去的。
每年星巴克的聖誕主題紙杯,都是媒體熱衷報導的話題。
不只是節日,
星巴克時不時也會根據季節的變化推出應景的主題杯,
比如2017年星巴克在美國門店推出具有春天氣息的藍色、黃色和綠色紙杯。
千萬別小瞧了紙杯這種細節,看似不值錢的紙杯,
可是星巴克形成杯子文化的基礎。
星巴克推出假日限量紙杯,迄今已有20 多年歷史。
從 1997 年開始,
為了慶祝被譽為「國外版春節」的聖誕節,
星巴克每年都會在聖誕季推出一款和平時常規版不太一樣的紙杯。
(圖片來源網絡)
久而久之,星巴克的聖誕紙杯也快成了聖誕節的符號,
消費者自然也越來越嚴格。2015 年的時候,
因為一反常態推出了極簡版的聖誕紅杯,
紅色的杯麵上除了星巴克的海妖標誌之外
什麼圖案都沒有,
星巴克還遭到了廣大星粉們的抗議。
雖然星巴克是想通過「留白」歡迎消費者提供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但消費者們覺得這根本就是設計師偷懶,是缺乏誠意的體現。
被「星粉」們一通口誅筆伐後,
星巴克再也不敢再鋌而走險了,
2016 年一口氣推出了 13 款不同的聖誕節限量紙杯。
當然,它們全部都回歸了紅底加上聖誕特色的設計。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
回歸了聖誕紅杯設計的星巴克並沒有打算止步於此,
因此在 2016 年,
星巴克就曾應景地推出了一款綠色的限量紙杯,
上面繪滿了不同的種族和人群,象徵著「團結」。
這樣緊跟時代、喜歡玩點花樣的星巴克,
讓即使不那麼喜歡喝咖啡的人,也願意在這個時候走進店裡買上一杯飲料。
數據顯示,每到聖誕假日季,
星巴克的銷售數字都會格外好看。
雖然不能把成績完全歸功於聖誕限量紙杯,
但它對銷量的提振作用絕對不可小視。
賣杯子也能成為一筆好生意
星巴克自打入中國市場後,立刻成為高端場所的象徵,
有人寧可少吃一頓午飯,
也要去星巴克裡點杯咖啡體驗一下所謂的「格調」。
星巴克除了賣咖啡和輕食以外,
也會賣一些咖啡豆、杯子等「周邊產品」。
但是開始的銷量並不算太好,
杯子這種東西又不是一次性消耗品,
誰會沒事買七八個杯子回家呢?
隨著星巴克開始推出限量版杯子以後,
「杯子」就從日常用品變成了一種收集的象徵。
2014年星巴克推出城市系列馬克杯,
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投放的杯子有所不同,
一時間,網絡上興起了「換被子」「代購杯子」的風潮。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星巴克杯子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變成了一種可以收集的產品。
除了層出不窮的馬克杯、
保溫杯也是廣大星粉們的心頭摯愛。
當然,比起隨咖啡附贈的紙杯,
這些杯子可就「氪金」多了。
季節限定款、城市限定款、聯名合作款……當你走進星巴克的杯子世界,有的時候甚至會莫名恍惚,星巴克到底是賣咖啡的還是賣杯子的?
17年與紐約時尚品牌 Alice+Olivia 的合作款
夏日星空限量版
19年粉紅小豬杯
誰說杯子只能賣給女生,
針對男生推出HerschelSupply合作款迷彩系列
這還因此造福了一大批海外代購們。
讓人眼饞又買不到的「海外限定版」
好了,好了,別再放圖了,我買,我買還不行麼?
雖然星巴克並沒有把杯子的收入單獨列出來,
但靠杯子營銷就賺回一波口碑的他們,想必也樂見其成。
因為去年中國消費者對貓爪杯的狂熱,
想必也讓星巴克和其他飲品界的翹楚看到了杯子經濟在中國市場的潛力,
於是,同樣是飲料消費商家,
喜茶也開始在發展飲料之餘,
發展杯子經濟。
(喜茶吸管杯,圖片來源網絡)
國內杯子界新秀
販賣杯子轉移成販賣品牌情懷,讓品牌意義豎起來。
光賣咖啡、飲品多沒意思,
透明的櫥窗放滿五顏六色的杯子,
不想喝咖啡、飲品的你是不是都會抬頭瞄兩眼?
高溢價消費心理
奶茶行業,都在吐槽喜茶價高,
coco、快樂檸檬價低實惠。
實則有關數據顯示,喜茶溢價率最多4倍,
喜茶喜歡用新鮮水果,
coco則用水果罐頭,成本高了,單價當然就高了。
星巴克就是十足的高溢價。星巴克咖啡多年利潤翻到9甚至10倍。也就是一杯中杯30元拿鐵,成本僅3點幾元。
星巴克杯子普遍價高。
塑料杯行業翹楚樂扣,contigo,
特百惠同容積杯子大致120元單價,
星巴克則能賦能賣到200出頭。
那麼大家的消費心理又是什麼?
買這種高價的貨就像剛剛新交了一個朋友,
你會忽視它的缺點,放大它的優點。
最後,祝喜茶這位「杯子界」的小老弟一路發展好~
* 以上部分文案創意、圖片來自網絡
Enjoy
編輯 | 喵大美
校對 | 小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