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三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鞏固練習題,主要講述解題技巧,比如不規則圖形周長的計算技巧,為期末考試省時加分加。
文後附有試題答案,供孩子們參考!
第一題考查學生計算和估算能力。
如題1的19X8,19接近20,把19當成20,用20X8=160的方法來求得19X8≈160
注意題2題中帶*的要驗算!
第二題考查的知識點有對時間進行加減計算,對分數的概念理解和計算,數的計算,測量/稱重時對長度/重量單位的正確使用,以及對集合概念的理解和實際情況的運用。
第三題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的理解和正確使用。
第四題是選擇題,題目出得有點意思!
如題1考查學生對毫米與釐米之間關係的理解與換算能力。
題2考查學生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觀察能力。其實找相同處也能找出身份證號碼與出生年月日之間關係來。
而題5,兩個周長是8釐米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後,有一條邊重疊了,在計算長方形周長時需減去,所以長方形周長肯定小於兩個正方形分開時的周長和。
第五題考查學生對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的理解和計算圖形周長的邏輯思維能力。注意邊長和周長的單位。不規則圖形計算技巧:線段平移法!
圖1是不規則圖形,認真觀察,通過不規則部分線段平移後,周長與規則的長方形周長相等,我們求出長方形周長即可。即(4十8)X2=24(米)。
圖2是規則圖形,認真觀察會發現它是一個邊長是7分米的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其周長是邊長X4=7X4=28(分米)。
第六題注意認真分析題目,以免理解錯誤。
如題2,注意關鍵詞「積」,795是與406一398的差相乘,而不是795X406後再減398。
而題3,注意關鍵詞「差」,是126的5倍去減349,而不是其他意思!
第七題考查學生審題能力和運用已學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應用思維能力。做完每道題記得「答:…」
題1,想要知道裙子是襪子的幾倍,得先把襪子是多少錢算出來。
襪子比裙子少56元,即64一56=8(元),
裙子是襪子的幾倍?64÷8=8(倍)倍;
也可以直接列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算式:64÷(64一56)=8(倍)。
題2如提示,菜地可以是長邊靠牆,也可以是短邊靠牆,所以確定哪邊靠牆是解題的關鍵!
注意:而且這個18米是圍牆,不是長方形的長!
由題目知,菜地其中一邊長6米,一邊靠牆,另三邊加起來的長度是24米,如提示,有兩種情況:
情況一,長6米的靠牆,那另一邊長(24一6)÷2=9(米)米
情況二,另一邊靠牆,那另一邊長24一6x2=12(米)
兩種情況在答時用「或」隔開。
題3是一張統計表,考查學生對表格的觀察能力和對表中數字進行分析計算的思維能力。
題4考查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加減計算能力。
題5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題1需要注意三位同學各需要練習本的數量,題目中表格處顯示不同數量的練習本價格是不一樣的。16本的每本單價是5元,27和33本的每本單價是3元。
題2考查學生的省錢思維能力。在練習本數量不變的情下,怎樣才能最少花錢?當然是單價最低時!
看表格,是數量達到51本或以上時,單價最低,那三個人數量加起來一起買,就都是2元單價。
做完試卷,對完答案,哪些知識點需要重點加強鞏固,心中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