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塔龜也叫枯葉龜,拉丁學名Chelus fimbriata,蛇頸龜屬,屬於大型水棲龜類,肉食性,瑪塔龜是由施耐德在1783年發現並命名。
瑪塔龜生存區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兩岸、蓋亞那、玻利維亞北部、秘魯西部、厄瓜多、哥倫比亞東部以及委內瑞拉等地。
瑪塔龜是特徵極其鮮明的、現存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之一,並且瑪塔龜基因非常特殊,不能與其他任何龜種雜交。
瑪塔龜長相奇特而兇狠,但膽子極小且生性懶惰。
瑪塔龜歷經千萬年的進化過程,讓其擁有頂級的偽裝特性,可以完美的與其生存環境融合,隱匿在渾濁的水域及自然環境中。
瑪塔龜的幼龜及亞成體非常像一片枯葉,而到了成體階段,它巨大的身軀接近半米長,參差不齊的甲殼、赤褐色的保護色以及脖子上垂著的垂索及小肉瘤讓它更像一大塊老樹皮和一塊斑駁的褐色大石頭的結合體。
瑪塔龜的成體體重可生長到15公斤重,背甲可達50公分長。瑪塔龜的背甲主要呈黑色和棕色,部分位置顏色比較淺,在米黃色和紅色之間,背甲形狀整體是扁平的,成體瑪塔龜背甲上有三排縱向龍骨,背甲表面有皺褶,為藻類和其他植物附著其背甲生長提供條件,從而使瑪塔龜的偽裝技能更加優秀,更易於隱匿於環境中。
瑪塔龜雄龜比雌龜顏色更鮮豔,雄龜尾巴更長更寬。
瑪塔龜的頭部形狀更加獨一無二的,它的腦袋又大又扁,呈三角形,不能回縮如甲殼中,它的眼睛後面很寬,鼻子細長類似一節短吸管,其頭部和頸部位置有大量褶皺和結節。
瑪塔龜頭部及頸部外表特別像其源生地的一種水生植物的葉子,它經常潛伏在此種水生植物中伺機狩獵。
自然環境中,瑪塔龜生活在溼地或緩慢河流的淺水區中,它喜歡安靜、泥濘、溫暖而較淺的水域中。當潛在獵物(小魚、蝌蚪、青蛙等)潛入水中時,瑪塔龜會隨著嘴的張開而向一側擺動,舌骨的迅速收縮會引發強有力的吮吸動作,類似強有力的大型吸塵器將獵物瞬間吸入口中,嘴巴迅速閉合。
瑪塔龜還是一個憋氣高手,它在水中可閉氣長達數小時,只通過它的咽膜和洩殖孔膜吸入氧氣。除了捕食外,瑪塔龜非常嗜睡,堪比大熊貓,瑪塔龜通常是在水底行走而不是遊泳,並且極少上岸,瑪塔龜不像其它龜種,它雖然喜歡生活在溫暖的水中,但不太喜歡曬太陽。
瑪塔龜大部分時間都是懶懶散散的,只有在交配時,它才會短暫放棄昏睡狀態,雄性會幾乎跳到雌海龜身上,雄性的頭部用力向雌性猛撲過去,嘴巴張開又合上,四肢儘量伸展。
瑪塔龜的蛋一般埋在腐蝕的河岸邊,數量在12隻到18隻之間,瑪塔龜蛋是硬殼的,接近球形,尺寸非常小(平均34×37毫米之間)。幼龜出殼通常在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間,龜蛋的孵化的時間很不穩定,根據巢穴的溼度和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平均為80天左右。
因為長相實在太奇怪了,所以瑪塔龜過去一直沒被人們加以利用,並且瑪塔龜的肉很難吃,據當地人講吃瑪塔龜的肉感覺像在吃泥土,並且咀嚼有種碎屑的感覺,當地人很多都討厭它的外表和難聞的氣味。
不幸的事,它不同尋常的外觀引起了很多寵物玩家的追捧,因此,瑪塔龜在近年來開始在南美洲被大量捕捉,其野外數量也在急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