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作為澳洲的獨有動物,大家都知道它們的「袋袋」, 但其實只有母袋鼠才有「袋袋」,用來餵養小寶寶,公的沒有。 公的,或者說雄性,「男性」,有的就是愛打架!
袋鼠打架的時候,兩腿站立,尾巴著地, 上可以拳擊,下可以腳踢。 如果不是訓練有素,一般人不是它們的對手,因為他們不按套路出牌,你以為它在上攻,實際它跳起凌空一腳,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被他蹬到幾米開外。
袋鼠的腿(準確的說是後腿,但由於前後腿差別太大,前腿就叫「手」吧)修長有力彈性強, 而尾巴起到關鍵的平衡和支撐作用,站立打架的時候,尾巴加腿就是三點著地,穩定性很強,等它跳躍使用腳蹬絕殺的時候,尾巴支撐著身體,起到平衡作用, 所以身體結構讓他們很擅長戰鬥。
雄性袋鼠,打鬥幾乎伴隨它們每一天,那麼為什麼這麼愛打架呢?
為了訓練
一家人,兒子和媽媽,爸爸打鬧著玩兒,其樂融融,增進了家庭關係,也薰陶了小兒子,為他以後獨立戰鬥提前訓練。
為了水源
澳大利亞中部缺水,類似於沙漠地區但不能說沙漠, 為了搶水喝,他們經常大打出手,為了生存可以理解,所以往往這個時候,女性也會加入戰鬥。
為了地盤
為了搶到自己心儀的好地方,也是經常幹仗,領域性很強,這在動物中(含人)很普遍。
為了「敵人」
袋鼠不單打自己人,其他動物對他們有威脅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客氣,比如狗,人類等。
為了「女人」
為了喜歡的母袋鼠,為了在她們面前展現自己的強壯,為了達到交配的目的,打個架隨隨便便。
為了地位
動物界為了誰當大哥,誰當Boss,也是經常通過比武一決高下,勝者為王,敗者為奴。 贏了就是老大,妻妾成群;輸了,吃個草都得看臉色。
不過,衝冠一怒為紅顏,雄性袋鼠打架主要還是為了母袋鼠,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