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蕎麥瘋長》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時,許多人罵,這拍的是什麼破玩意,有些人卻說從中懂得了人生。在愛奇藝上,《蕎麥瘋長》的評分不算低,7.3分的成績已可以媲美許多大片。但在豆瓣上,觀眾的評價卻十分無情,4.3分的整體評分,處處充斥著對這部片子的批判和痛罵。
有人說這是一部由《雨中曲》《燃燒》《後窗》等眾多電影的橋段拼湊出的大雜燴,也有人說,從這部電影看馬思純和周冬雨一起獲得金馬獎影后純屬運氣,更有人略帶惡趣味地評價,這是一部靠賣鍾楚曦的顏值和身體贏得票房的電影。這種不斷的罵聲和質疑聲讓人想起了當年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
當年幾乎每個看過《太陽照常升起》的人都被它絢爛的鏡頭,濃烈的情緒,飽脹的色彩和跳躍的細節所打動,但整部片子到底在講些什麼,卻讓觀眾「看不懂」。有趣的是,不僅觀眾看不懂,就連影片主演也對電影的主旨各執一詞,莫衷一是。而《蕎麥瘋長》所得到的市場反響正像極了當年姜文遇到的尷尬。
就像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樣,你或許能看懂每一個單詞,但就是連起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當世界文學進入到現代主義的時代,故事的敘述方式和表達方式更加的自我、個性。電影敘事在這種先鋒文學的影響下,也出現了所謂的「新浪潮」,打破了原來的時間線性敘事,讓電影更富有導演個性化的表述。《蕎麥瘋長》其實就是這樣一部像三稜鏡一樣的電影。似乎你從任何角度去看,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但合起來的光暈卻顯得有些炫目,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種色彩是主導。
如果從故事和人物的角度,《蕎麥瘋長》可以分為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李麥的故事,有些情色片的味道,充滿了生活幻滅的滋味。故事的核心人物李麥是一個很像《芝加哥》中Roxie的角色,懷揣著成為明星舞者的夢想,希望找到一個扶植她欣賞她的男人。不同的是,李麥沒有在夢醒時分殺掉那些只饞她身體的男人,也沒有像Roxie那樣狡黠和浪蕩。她總以為那些追求她的男人是因為她的才華,到頭來卻發現,他們不過是饞她的身子。當她的美被破壞時,才發現之前所謂的愛與喜歡,不過是虛幻。到頭來,自己的路還需要自己用努力來爭取。
第二個故事是雲蕎的故事,帶著魔幻現實的色彩,充滿了欲望。雲蕎出生在小鎮的單親家庭。父親在她還未出生時就離家而去,而母親則常年病怏怏地每天要靠吸氧來催眠。雲蕎生活的小鎮中央有一個高聳的鐘樓,但鐘樓的鐘卻似乎永遠的凝固在了3:20的時間。
靜止的大鐘,正如小鎮上的生活,永遠都如一潭死水,一成不變。但活潑好動的雲蕎卻總不安於小鎮上這樣死寂的生活。她喜歡看電影,喜歡收聽外臺的流行歌曲,喜歡學著電影中那些瀟灑的小偷在小商品市場上偷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總之,她生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世界裡。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在雲蕎身上看到了對這個世界無盡的欲望。她渴望漂亮的衣服,喜歡最流行的歌曲,喜歡好吃的零食,喜歡漂亮的高跟鞋,喜歡將自己的生活活成一部電影。這種鼓脹的物質欲望正是所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共同的經歷。當我們還沒有能力購買一切時,幸福的定義似乎就是擁有這些夢想中的物質滿足。與其說雲蕎是因姐夫的強暴讓她下定了決心,和秦聲一起到海城闖蕩世界,倒不如說是「失貞」讓她斬斷了對家與家鄉的最後一絲牽絆。於是她開始為自己的欲望付出實質的行動。
只是和李麥一樣,樂極生悲的車禍給她膨脹的欲望迎頭一擊。讓她看到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她會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當她在海城度過一段孤獨寂寞的時光後,和吳風的巧遇讓她仿佛又看到了某種心靈的依傍。於是她向吳風訴說自己的傷心,自己的難過。儘管吳風沒有將她作為性幻想的對象,卻在心中將她當成惺惺相惜的朋友。
因此才有了吳風臨死前對雲蕎的囑託。可當這個可以交心的朋友也離她而去時,曾經鼓脹的欲望化成無盡的孤獨與蒼涼,雲蕎突然意識到,長久以來她所追求的可能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美好。
第三個故事是吳風的故事,像極了黑幫動作片的主角,充滿了激情無限的荷爾蒙,也充滿了人生的無奈。片中黃景瑜飾演的吳風像極了《阿飛正傳》中的阿飛,像一隻永遠無法落地的無腳鳥,人在江湖,一切身不由己。吳風逃過了黑幫的火拼,拿了B司令的贓款,本可以遠走高飛。但不管是出於生存考慮還是出於道義,他都不能停下,也不能認慫,只能一往無前找B司令報仇。後來與B司令的拼殺中,他明明是那個殺出重圍的王者,只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就可以保住一條命。但他卻為了生命中最後的一點念想,為了成全李麥而陷入無可救藥的絕境。
在吳風身上處處體現著年輕人無處安放的荷爾蒙和永不知疲倦的精力。正是在荷爾蒙的作用下,他對對面的李麥那曼妙的身體產生了性幻想。在吳風眼中,李麥的一顰一笑都充滿著誘惑,帶著飽脹的生命力。就像《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對米蘭的那種曖昧情愫。這種感情不需要真正接觸就可觸發。這便是典型的青春所帶來的萌動。
李麥、雲蕎和吳風儘管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但卻在各自的青春中經歷著成長的痛苦和世態炎涼。影片將在外漂泊的人們的心態和生活做了高度的凝練和抽象,讓它們組成了人生的三稜鏡。懂得的人自會懂得,只要你遭遇過欲望與幻滅,在翻看這部電影時總能在其中一面找到自己的共鳴,何必去追求整部電影所謂的核心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