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夜半的時候,看到一個朋友在圈兒裡發信息,說聽到了幾聲蛙叫。在這之前,大概是在四月的時候,我也聽到了幾聲蛙叫。今天,在五月的最後一天,帶著孩子們準備出去玩兒的時候,又在小區門口聽到了幾聲蛙叫。
青蛙於我們是不陌生的。此外,還有蟾蜍,在我們老家,俗稱癩蛤蟆。課本兒裡告訴我們青蛙是益蟲,包括癩蛤蟆,它們都是吃害蟲的。可是在孩子心裡,哪有什麼益蟲的概念,只有好玩兒、不好玩兒,好吃、不好吃的道理。
對於青蛙來說,孩子們是惡魔一樣的存在。它們反應很靈敏,可孩子們是它們強有力的對手。男孩們準備了一種叫籤子的東西,相當於我們今天吃燒烤的那種鐵籤子的大號版。男孩們在稻田裡,來回地走。青蛙和稻田渾然一體,卻逃不過男孩們銳利的眼睛。看到青蛙,找準角度,將籤子斜斜地擲出去。扎青蛙的手藝練得純熟的男孩,一紮一個準。籤子穿透了青蛙的身體。孩子們走進稻田,舉起籤子。青蛙身體不能動,四條腿在拼命地蹬著。男孩們把青蛙擼下來,裝進隨身帶的包裡。
小時候的吃法和現在的吃法很像,主要是油煎。大人在鍋裡倒上油,將洗得乾淨的青蛙放進去,小火慢慢煎至金黃。小時候的美味不多,油炸青蛙絕對稱得上是一種美味。許多孩子都喜歡吃這個,我卻不喜歡,我覺得青蛙好可憐。
堂弟也喜歡扎青蛙,我見他扎過幾次。他不愛笑,扎青蛙的時候更是一臉嚴肅。他的技術不算好,也不算壞。
30年前扎青蛙的堂弟,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因為不張揚,踏實肯幹,當上了幾個省的總經理。後來,又被另一家公司挖走。不管在哪個公司,都勤勤懇懇,好像一隻勤勞的小青蛙。
小時候我不吃青蛙,長大了,我也不吃青蛙。今年冬天回家過年的時候,小叔帶了一袋青蛙給我們。家人做得色香味俱全,微辣,看起來很有食慾,一上桌,大家就吃得不亦樂乎,90多歲沒有牙齒的奶奶也吃了一隻。我一口沒有動。
今年春天,在小區門口的狹小池塘裡,發現有蝌蚪,於是捉了一些蝌蚪回家。孩子的爺爺看到蝌蚪的顏色,說,這些是癩蛤蟆。朋友說,等它們變成四條腿的時候,看它們會不會跳,會跳的就是青蛙。資料中說。蝌蚪的顏色如果是淺灰色的,接近透明的,就是青蛙,如果是深色的,便是蟾蜍。
我將這些蝌蚪養到了長出四條腿的時候,發現它們都會蹦。顏色由原來的黑色變成了美麗的銀色。它們跳出生活了不短日子的魚缸,到客廳裡四處閒逛,到陽臺上賞花聽雨。聽女兒說,還有一隻爬上陽臺的窗,跳到外面去了。
有一隻長出四條腿的小蝌蚪很有趣,在魚缸裡練習向上爬的本領時,總喜歡伸長它的右後腿,這條腿要麼是蹬在一塊小石頭,有時是蹬在別的小蝌蚪身上,我送了它一個綽號,大長腿,還了它的視頻,留作紀念。
高樓裡不是小蝌蚪們的長久棲身之地,我決定送它們回池塘。那個池塘在另一個小區前面,很大。第一次送走了9隻長出四條腿的小蝌蚪,第二次送走了4隻長出四條腿的小蝌蚪。它們進了池塘後,有的遊向了池塘深處,有的遊到旁邊的水草上。
在一起生活了20天,分別的時候,有一點難過。它們卻像被好玩的東西吸引了的孩子,只顧自己興致勃勃地玩。
用不了多久,該有更多的青蛙叫了。蟬聲也快該有了。白天蟬鳴,晚上蛙鳴,熱鬧的夏天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