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
與此同時,茲威德也發誓為5個兒子的陣亡進行報復,並和周圍的諸多部落廣泛結盟。到1819年春天,他已經重新集合了18000名戰士,他們由經驗豐富的指揮官索桑漢(Soshangane)率領,並以極快的速度侵入了祖魯人的領土。由於規模龐大,他們攜帶的食物只能維持3天,至於後續的補給則完全需要依賴繳獲。
這條消息讓恰卡倍感驚訝,但他很快做出了冷靜的決定:他命令把所有的百姓、牲畜和糧食全部從備受威脅的北部邊境撤出,並遷入南部的森林地區暫時隱蔽。同時,他試圖讓飢餓和疲憊折磨對手,直到他們變得不堪一擊。
面對18000名敵軍,恰卡命令族人離開危險區域,向山區和森林撤退
在索桑漢入侵的第一天,這支大軍渡過了白烏姆洛齊茲河,並開始向南追擊神出鬼沒的祖魯軍團,但入夜之後,他們卻頻頻遭遇祖魯人的襲擾,許多方陣都沒有得到安眠。到了第二天晚上,恰卡知道對方的食品可能已經耗盡,便故意將自己的一部分牛群趕到了離敵營很近的區域——這讓索桑漢以為,面對他的大軍,大部分祖魯人已經放棄土地逃跑了,於是,在第二天上午,索桑漢決定立刻率領大軍展開追擊。
在第三天,雙方都在進行貓鼠遊戲:在祖魯人的引誘下,索桑漢的部隊行軍了60多公裡,但糧食也在逐漸耗盡。夜幕降臨時,其麾下的不少武士都要求繼續追擊,但索桑漢卻命令大軍紮營過夜,同時還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事實上,索桑漢並不是一個容易落入圈套的莽夫,翌日早上,他的大軍開始徐徐撤退,到了傍晚時分,這支部隊突然在一片森林裡消失了,他們顯然是已經偃旗息鼓,以避免遭到祖魯人的突襲,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斥候一度爆發了交戰,但除了零星的警報之外,這一夜基本過得還算平靜。
在演習中,祖魯武士會故意踩在蒺藜上,以鍛鍊腳底板的耐受力,以便適應長期行軍,這種做法在最後的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戰役的第五天早上,索桑漢帶領他的部隊抵達了平原地區,並開始撤入己方的領地撤退,雖然他們此時既飢餓又疲憊,但損失依舊非常輕微。然而,令這位老將始料不及的是,祖魯人的行軍速度比他們更快——此時,恰卡反覆進行的演習終於證明了決定性的意義。
面對10000名尾隨的祖魯武士,索桑漢將部隊展開,他向部下保證說,只要打贏了眼前的敵人,戰爭就會結束,屆時他們將有「數不清的牛群」。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側翼將遭到祖魯人的猛攻,因此,他額外挑選了兩個最好的團,如果出現不測,他們將在第一時間趕去支援。
然而,在開戰之初,夏卡就展示出了不同尋常的才能:他要求祖魯人假裝全面進攻,但但真正只與敵人的兩翼發生衝突。為此,索桑漢的主力部隊不敢貿然行動,而兩側卻似乎有崩潰的危險。其最好的兩個團見狀立刻開始增援側翼,這恰恰中了祖魯人的圈套。利用前線的混亂,他們立刻將這兩支孤立的部隊包圍和消滅。同時,他們繼續向側翼試壓,一度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排成密集隊形展開進攻的祖魯武士
此時,索桑漢不得不承認,雖然當前他還佔有人數優勢,但局面已經相當危險,為避免全軍覆沒,他迅速收攏主力後撤,並在第二天清晨抵達了翁布瑞拉河沿岸,此時,他們還剩下12000人。為掩護主力部隊分批渡河,索桑漢派出了最好的部隊來殿後。然而,這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並沒有意識到,祖魯人在前一天夜裡悄悄減少了追擊部隊的規模,他們有2000人分別從上遊和下遊渡過了翁布瑞拉河,並在埋伏在了敵人的必經之路附近。
成群渡河的非洲武士,這種做法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被激流衝走的可能性
當索桑漢的部下慌忙來到對岸時,發現自己闖進了一個註定無法逃脫的圈套,在其視野所見之處,都是祖魯人閃耀的長矛和祖魯武士的身影,到了夜幕降臨時,這場南部非洲最大規模的戰役終於結束,除少數人僥倖逃脫外,索桑漢的1.8萬大軍幾乎蕩然無存。此時,已經沒有什麼人還能阻擋恰卡橫掃東南部非洲。恰卡親自拿著盾牌,帶領2000人突襲了茲威德的大本營。
他試圖親自砍下這個老對手的頭顱。但遺憾的是,茲威德已經帶著親信連夜逃離了。儘管後來他在更遙遠的北方重建了王國,其版圖遠遠勝過之前——然而,直到去世,茲威德都再也沒有踏上之前的土地。
血腥統治
通過這次勝利,恰卡掌控了今天南非的東半部分,並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祖魯王國。從那時起,恰卡的武士幾乎就像暴風一樣橫掃著南非草原,在其所經之處,留下的只有荒蕪的土地、燃燒的房屋和燒焦的屍體。在部落內部,恰卡擁有絕對的權威,他不僅是至高無上的國王,還千方百計試圖讓自己與神明並列。
1819年後,祖魯人(右側陰影區域)的擴張,其矛頭掃遍了大半個南非
事實上,在非洲歷史上,也幾乎沒有哪個國王或軍事強人會如此殘暴地對待臣民:在戰場上,他的士兵會因為露出哪怕一絲畏懼的表情而被活活打死;他既沒有正式的妻子,也沒有生過一個兒子,因為擔心後代會對他不利——一旦某個妾侍懷孕了,她們就會被直接處決;另外,他還驅逐了所有的巫師,因為他宣稱,只有國王才能命令上天下雨。這些殘暴的行徑,很快隨著他母親的死而達到了頂點。
在服喪期間,他下達了一條命令,禁止在一年內種植莊稼,也不準飲用牛奶,任何在此期間懷孕的婦女都會因為不敬而同丈夫一道被殺——據說有7000人因此死於非命。甚至生產的母牛也不例外——這樣,小牛也會體驗到失去母親的感覺。
規模空前的集體處決、手段令人髮指的酷刑、無緣無故的屠殺,讓恰卡統治了大約9年。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恰卡的處境也愈發危險。許多親信害怕他,但不尊重他,因為他總是要求無條件的服務,卻不給予財富和尊重,如果他們稍微有一點鬆懈,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窮無盡的酷刑。
陰謀不斷醞釀:1828年,恰卡的同父異母的兄弟——丁剛發動了叛亂。和許多族人想像的不同,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沒有表現出宛如神明的一面,而只是像之前被殺的許多無辜者一樣,一聲不吭地倒在了血泊裡。不過,在傳說中,依舊有一種說法,垂死的恰卡指著丁剛大喊:「你不會統治多久的,白人,白人就要來了,這裡早晚是白人的土地!」
恰卡的埋葬地,後來人們在當地修建了一座紀念碑
事實上,即使這一傳說毫無憑據,但它至少反映了一個事實:雖然祖魯王國的力量依舊如日中天,但威脅也在降臨,在19世紀以來,歐洲殖民者已經開始遷移到非洲內陸,與祖魯人之間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事實上,恰卡也許知道歐洲人的威脅,但他本人卻不認為其先進技術值得引進。當祖魯王國達到鼎盛的時候,許多商人慕名前來,向他介紹了文字和醫藥,並試圖推銷歐洲最先進的火器。
不過,恰卡卻對這些置若罔聞。他表示,祖魯人根本不需要文字,因為如果他的信使犯了錯,那麼,他們會被直接處決。另外,醫藥也是多餘的,因為每個人的壽命都是上天註定。至於火槍,恰卡雖然承認,這種武器的威力很大,遠遠超過了投矛,不過它們的裝填時間太長了,期間祖魯勇士們足以一擁而上——這種思想也也影響著丁剛和他的繼任者,甚至在1878年、與英國爆發全面戰爭時,祖魯人使用的仍然是過時的冷兵器。
在伊桑德爾瓦納戰役中,蜂擁而來的祖魯人向英軍進攻,英軍在這場戰役中有超過1000人陣亡,做個也許不恰當的比較:在早先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軍只陣亡了不到300人
但即使如此,在同英國人的戰爭中,祖魯人仍然表現出了良好的組織和戰術。在1879年1月,在伊桑德爾瓦納,他們一戰便殺死了超過1000名英軍及僕從士兵,這也英軍在非洲殖民戰爭中最大的失利。然而,這些蠻勇的戰士註定無法和近代的戰爭機器對抗,最終,祖魯人不得不放棄了全部領土,並淪為英國的附屬國和殖民地。
儘管如此,恰卡依舊給族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他的一連串徵戰影響了南非版圖,並讓祖魯人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南非的祖魯人口已經突破了1000萬,此時誰能想到,在200年前,它還僅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渺小族群而已——而這也是《文明》系列始終在表現的一點:在人類歷史上,文明的內在力量總是反映在他們的領袖身上,並具體表現為政治、經濟和軍事體系,它們最終化作一隻看不見的手,暗中操縱著芸芸眾生和他們的命運。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文明6專區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